像孟麗學習(1 / 1)

豬頭哪來的?

剛才陸濤濤送來的,來了沒看見張文海兩口子,大年三十不能被春聯關外麵,匆匆放下豬頭就走了。

一起拎來的還有五斤多重的大蝦,平時不好買,過年更不好買,陸爸爸好容易才買到,親閨女都沒給,勸讓陸濤濤給孟麗送來。

程穎不知道怎麼安排大蝦,她沒吃過,先埋在雪堆裡,等孟麗回來再處理。

孟麗回來的時候,陸慧抱著孩子看大蝦,家裡三個小孩子蹲在旁邊圍著大蝦說悄悄話,想象著大蝦的味道,恨不得流口水,一個比一個想吃。

“小嬸小嬸!”

“咱家有大蝦啦!”

難得她們在老家這麼活潑,一個比一個笑的開心。

程穎正在包餃子,她不認識張向東父子,客氣的接過東西,放進灶屋。

男人們跟張向東父子打招呼,一起送他們出院子,張向東父子要趕著回去貼春聯,時間不夠了。

既然張文海跟孟麗回來,時間也差不多,該做晌午飯了,晌午飯下餃子,過年就得吃餃子。

豬頭用來敬神,難得有好東西,人當然不能吃啊!

張富喜和劉春妮都不讓吃,必須先敬神。

大蝦他們不敢做主,人家孟麗兄弟說了,那是給孟麗肚子裡的孩子補營養的。

房簷滴滴答答的化著雪水,孟麗入灶屋門簷的時候,一串水滴在頭發上,她舉起胳膊用袖子擦掉。

江米趕緊站起來:“咋不在屋躺著?累不累?化雪了路不好走吧?趕緊坐,不然你還是去屋裡躺著?”先兆流產可不是開玩笑的。

孟麗沒坐:“謝謝二嫂,沒事,我好多了,嫂子們,有沒有要我幫忙的?”

她要是一直在屋躺著,其他人除了覺得她脾氣大,對她躺著這個事是沒有意見的,畢竟在她們心裡,生孩子是女人家的大事,尤其她們家,都等著孟麗的肚子,容不得閃失。

可是孟麗不嬌氣,願意起來幫忙,嫂子們對她的感官一下子親切了,心裡都舒坦了。

但是,堅決不能讓她乾活啊,。

劉雨是老三,她不吃醋就最有立場說話,“你跟陸慧顧孩子就好,你們倆最小,我們當嫂子的不照顧你們照顧誰啊!”

陸慧站在一邊笑。

她確實沒咋乾活,除了在劉春妮眼前裝勤快之外,大部分時間她都在帶孩子,孩子睡著的時候,才跟嫂子們一起乾活。

程穎當大嫂的,比江米和劉雨更照顧孟麗,不說當老大要有覺悟,就說孟麗真的乾活了,要是滑倒了或者累出個什麼事,張文江是不會放過她的,怨她不會當大嫂,不會顧念下頭的弟妹。

張嫂如母,她懂。

於是,程穎直接扶著孟麗坐在鍋台前麵的小板凳上。

“幺妹,你先坐著烤烤火,暖和暖和去被窩躺著,對了,外麵的大蝦怎麼吃?嫂子沒做過,你跟我說怎麼做,我一會先給你弄蝦,然後再下餃子。”

江米:“對,聽說大蝦越新鮮越好吃,得早點做。”

“倒也不至於這麼趕,死都死了,就在雪裡凍著吧,一會我讓張文海分幾堆,埋深點。”

張文海聽到聲音,走過來要乾活,被嫂子們趕走了,讓他去跟爺們說話。

上輩子一聲聲咒著她死的大嫂,此刻喊她幺妹,繼上次伯哥喊她幺妹之後,大嫂也這麼喊她了。

孟麗不是不知感恩的人,幾個嫂子讓她歇著,那她就投桃報李,不吝嗇這些東西。

她努力放下成見和心結,溫和地說:“大嫂二嫂三嫂,不用把蝦都埋了,咱們先挑兩斤水煮,用清水煮,我來打調料,今天中午吃餃子吃大蝦,大家一起吃,剩下的分成幾天,我跟幾個孩子早上吃。”

幾個嫂子連忙拒絕。

“不用不用,幺妹你跟爹娘吃,我們不吃。”

“幺妹你自己吃,我們吃那個乾啥?”

“孩子們也不用,這幾天一直吃你的好東西,個個吃的肚兒滾圓。”

孟麗拍板:“不管,反正得聽我的。”

也沒哪個不敢不聽她的啊,沒見公公婆婆都聽她的嗎?

再說,這種聽話法,她們當然樂意。

大蝦最後煮了兩斤,孟麗打了兩碗調料,一碗蘸蝦,一碗蘸餃子。

這頓飯吃的其樂融融,女人們沒有躲在灶屋,一家人全坐在了大桌子上,圍在一起說說笑笑。

劉春妮生怕孟麗沒吃到豬頭生氣,一個勁的誇孟麗手藝好。

“我們家幺妹就是能乾,幺妹,以後吃餃子還得靠你,就你打的調料好吃,她們都不行。”

這是吃上癮了。

張富喜也是,砸吧嘴:“可不是,我這輩子啊,就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餃子。”

餃子還是那個餃子,程穎她們包幾年了,一直是同樣的餡同樣的味道,所以說,還是孟麗料碟好。

好吃的東西,誰都愛吃,吃好吃的,心情就會變好。

孟麗頭上的四個妯娌第一次知道,原來公婆也會誇人,這一次不平等的待遇,她們卻沒有了泛酸的心情。

孟麗就是心靈手巧,聰明人乾啥都聰明。

程穎甚至說:“珊珊,以後你多跟你小嬸學學,像你小嬸一樣有出息。”

這句話說的真心實意。

不管向孟麗一樣小小年紀當高考狀元,還是眼光好挑個好男人結婚了也不用受氣,沒見吃蝦都是老五給她剝,聽說她那五國語言特能掙錢。

雖然最後一條是張文海故意說的,但是他也沒說錯,更是說到了幾個嫂子的心坎裡。

誰不想多掙錢啊?有本事才能多掙錢。

孩子們要是像小嬸就好了。

江米和劉雨也和程穎一樣,認真說自己的孩子。

小孩子隻是年紀小經曆少,不是單純,尤其是張家這幾個女娃,哪個不是一窩的心眼子。

雖然上輩子沒用到正道上,但這輩子,此時此刻,已經完全被孟麗俘虜了。

“向小嬸學習。”

“我最喜歡小嬸了。”

“小嬸,好想明天早點來。”

劉春妮一針見血:“你個饞丫頭,你是盼著明天早上的壓歲錢還是盼著明天早上跟你小嬸一起吃大蝦?”

她這麼說孩子,已經算難得的溫聲細語,孩子們被她罵慣了,此刻不覺得是被說,反而一個個捂著嘴巴笑。

奶奶說的兩個事,她們都想。

兩斤的蝦很快沒了,一大鍋的餃子也很快沒了。

一家人除了孟麗和張文海,無論大人小孩,都是第一次吃蝦,非常的滿足。

張富喜和劉春妮對著一桌子的蝦殼說可惜,伸手把蝦殼和蝦腳放嘴巴裡,嚼吧嚼吧咽了。

劉春妮甚至把料碟碗一個拿給張富喜,一個拿到自己麵前,一邊蘸著吃一邊說:“恁貴的東西,彆人憑啥說不能吃?她們說的不對,我吃著可好吃了!”

她一個第一次吃蝦的人,還批評起所謂的彆人來了。

關鍵是還有一個不停點頭附和的——張富喜。

張文海看的心酸,這是生他養他的父母啊,不管兩個人怎麼作,這是生他養他有錢也舍不得花的父母啊!省吃儉用一輩子的錢存在存折裡,死不瞑目地時候塞到他手裡,非說要給孫子留著。

看著發白的二老,他愧疚道:“爹娘,往後兒子經常給你們買蝦,讓你們吃個夠,一直吃到不想吃,除了蝦還有彆的,什麼好吃我給你們買什麼。”以前他不說這種話,什麼都隻靠做,現在一點沒有障礙,越說越順嘴。

“好!好!我兒子有出息。”

“瞎說,大蝦咋能吃夠?我才吃不夠呢,吃一輩子也吃不夠!”

“娘,那我就給你和我爹買一輩子的大蝦。”

張文海攔住了劉春妮,吃自己剝的就差不多了,不讓她再吃其他人剩下的蝦殼。

為了給爹娘做麵子,他把自己跟前的蝦殼吃了。

他這一動,幾個兄弟都動了。

一個個把自己跟前的蝦殼都吃了,他們要記住這種感覺。

兜裡沒錢的話,談什麼孝順父母?

要是靠他們自己,連蝦都讓爹娘吃不上,還談什麼報父母養育之恩?

蝦殼不好吃,不好吃才更應該記住!

他們要努力掙錢,要好好孝順爹娘。

爹娘老了,子欲養而親不待,他們不想有這一天。

不說張文江和張文河,就連最冷眼摳門的老三還有心眼子最多的老四,都一致決定,爹娘不是老五一個人的爹娘,也是他們的。

不管老五給爹娘買什麼,那是老五的心意,他們也要儘自己的心意。

難得這麼溫馨的時刻,孟麗含著笑,悄悄看了一圈,不得不感慨,她的公公婆婆是福氣人。

彆的都不說,這幾個兒子真的很孝順。

雖然光顧著孝順,一個個都沒對得起自己的老婆孩子,也沒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但是對爹娘的心,彆人家的孩子拍馬也比不上他們五個。

飯後,孟麗回屋睡午覺,陸慧在西間喂奶哄孩子睡覺,可能是吃的好,也可能是心理作用,她覺得吃了大蝦之後,她的奶水特彆足。

陸慧低頭望著懷裡認真吃奶的小臉,小聲道:“乖孩子,趕緊吃,吃了好好長大,你以後也像你小嬸學,當一個有出息的人,想吃什麼吃什麼。”

孟麗一直反感張文海的兄嫂侄女一邊惦記她的東西,一邊理所當然的躺平擺爛,還不知道感恩,仿佛離了她的錢,她們就過不上還日子,仿佛她們沒有過上好日子,就是因為她和張文海沒有提前給她們分財產。

沒有一個知道感恩的,也沒有一個知道努力的。

也不對,努力了……

唯一努力的方向就是生孩子,企圖用孩子來當籌碼得到巨額財產。

如果有一個清醒的,知道靠自己,知道要腳踏實地的努力,那麼不管是她還是張文海,會直接把家業交到這個孩子身上,不管是侄女也好,是侄女生的孩子也好。

可惜!

可惜啊!

這輩子,她和張文海都想明白了,升米恩鬥米仇,她們不替兄嫂養孩子了,也不當冤大頭養兄嫂了。

個人的日子個人過。

他們隻養自己的孩子,把愛和財產都給自己的孩子,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隻要能順利順利出生,那就是上天的恩賜。

他們顧不上哥嫂的孩子,也不打算顧了。

但是,就是這麼的……神轉折,或者說是諷刺。

四個嫂子,每一個,都在今天很認真地對著自己的孩子說。

“你們要努力,要有出息,像小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