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1)

成了農家秀才娘子 瑟嫣 2789 字 10個月前

讀書人講究,又不講究!

糟糠之妻不下堂,有;一遭富貴,糟糠之妻必須下堂更有。

很多人說,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同理,功成名就的讀書人,大多會想要換老婆。升官發財死老婆的說法,從古代一直延續到了現代。

元傑很好,雖然大男子主義,典型油壺倒了都不扶一下,還體弱多病不喜歡鍛煉,但這是讀書人的標配。元傑好的方麵體現在,沒有糟糠之妻必須下堂的心思。

想的是患難與共,哪怕真的通過科舉走上人生巔峰,成為一國首輔,也絕對不會休棄陪他患難與共的糟糠妻。

哪怕唐姝的嘴,和七竅玲瓏心配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玩得溜溜的,元傑對唐姝有愛不至於,但絕對有相濡以沫的親情。

現在的元傑其實身體上已經沒多大的毛病,他是心理上出了問題。連續科舉不中,這次科舉又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外,元傑那顆還算堅韌的小心肝傷得千瘡百孔。

元母的話,讓元傑有些不知所措,他不是怕,而是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抉擇。想繼續讀書,爭取三年後再考一次,又想就此放棄,利用秀才的身份,掙點散碎銀兩補貼家用。

從回來的那天起,兩種選擇,讓元傑的情緒起伏不定,元傑不知道該怎麼選。左思右想下,就繼續拿不定主意。

如此磨嘰,免不了被唐姝私底下誹謗,磨磨嘰嘰,虧得是自家男人,不然早左右組合拳,送他去外太空了。

“娘,哥彈孫堂弟的小雞雞。”

唐姝:“......”

不是很想理會這樣的事兒。

“叫孫哥兒彈回來。”唐姝有氣無力的道。

“?”元桃震驚,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不然呢!”唐姝開始翻白眼。“總不能讓我上手去幫忙彈回來叭!”

即便不是唐姝,改喊陳氏,那也不可能的。孩子之間互扯小JJ,那是孩子之間相互打鬨,一旦大人插手,興致就變了。

“趕緊彆鬨,該乾嘛乾嘛!”唐姝開始攆人。“下雨天不好出去玩耍,那就做荷包打絡子。”

王氏將針線活兒,一股腦的放在屋簷處,由著元蓮和元桃翻翻撿撿。

“現在荷包漲價了。三文錢一個。如果裡麵裝了熏香,最少能賣10文呢。”

“昨天在縣城問的?”

“二嫂就是聰明。”

“彆瞎恭維,限定什麼熏香沒有?”唐姝詢問。“或者乾花?”

“乾花?”

“對,乾花。這幾天山上的野菊花開了好多。可以采集曬乾製作成乾花!”

野菊花功效多多,最大的功效是清熱解毒,算是秋天來臨時最常見的花卉。像山禾村,東麵山頭除了竹林外,還生長著鬆樹灌木。偶爾運氣好,會撿到野雞蛋。更多的時候,則采集漿果。

孩子們的零嘴兒,大多來源於此。男孩兒沒有一個省心的,成天上躥下跳,也就每次耕種的時候,會和姐兒們一起幫忙丟種子。

“桃姐兒、蓮姐兒,今天你們學打絡子。”

“啊,打絡子啊!”元桃有些不情願,“我想去找蘭花玩。”

唐姝抬首涼颼颼的瞄了元桃一眼。“桃姐兒,彆忘了你是姐兒,不是哥兒,怎麼一天到晚,比哥兒還野。”

“哪有。”元桃不服氣的嘟囔。“娘這是對女兒有偏見。女兒哪裡比哥兒野了。”

唐姝‘嗤’了一聲,根本不相信元桃的辯解。

“還下著小雨呢,你冒雨跑去找牛蘭花,是懷念起了雞毛撣子的滋味?”

元桃:“......”

癟癟嘴巴,元桃到底不敢犟,老老實實的跟元蓮一起打絡子。

元蓮的手很巧,不一會兒就打好一個絡子,哪裡像元桃笨手笨腳的,好半天沒打成一個絡子不說,還搞得亂七八糟。

唐姝瞄了一眼,就不忍直視。

“你說說你真的,乾啥啥不成,吃飯闖禍第一名。”

“哪有。”

元桃將手中亂七八糟的絡子丟了,沒好氣的回嘴。“阿娘就是對我有意見,哪裡像阿耶......”

“不叫爹爹了?”

“阿耶也好,爹爹也罷。難道不是一種稱呼。”

元桃氣呼呼的說:“反正女兒就是覺得阿娘有偏見。”

王氏噗呲一笑,“你娘親就你一個女兒,怎麼偏見?”

“偏心哥哥唄。”元桃依然氣呼呼的,“阿娘就哥哥一個兒子,以後養老靠他,自然要偏心哥哥,不然以後不給阿娘養老怎麼辦。”

這話說得......挺無言以對啊!

唐姝:“我偏心?你自己說說,到底是你哥挨揍次數多,還是你?”

一個村裡鬼見愁,一個戀愛腦的坑爹貨,

真偏心也是偏心元桃,真要一碗水端平,隻能元植和元桃挨的揍一樣多。

“既然你說偏心,那明兒你做什麼都跟你哥在一起。”說到這兒,唐姝突然想起今天元植沒有看書背誦,當即將繡到一半兒的荷包放下,操起雞毛撣子,就找元植的茬兒。

“每天該乾什麼,自己心裡沒數?”唐姝刻薄的道:“非要老娘提醒,我看你是想挨揍。”

元植:“......”

所以,為什麼下雨了,還要背誦文章!

元植哭唧唧,發覺自己都對雞毛撣子有了心理陰影。

元桃跑過來在一旁嘲笑。

唐姝冷淡一瞥。

“不是要一視同仁,趕緊的,和你哥一起給我讀書認字。”

元桃:“......”

元蓮卻道:“嬸娘,我想跟著一塊兒認字。”

元川跑了過來,表示要跟著一起讀書認字。至於二房的元根、元孫,早不知跑哪兒去了。

唐姝去叫回房休息的元傑出來,教導幾個孩子讀書認字。

“姐兒也教?”元傑遲疑:“姐兒不是應該學針線女紅嘛。”

“讀書能明智懂道理。”唐姝溫溫柔柔的說,卻暗藏刀鋒。“山野人家,哥兒姐兒都一樣,可不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

元傑頷首,倒沒再說什麼,轉而摸出一本三字經,開始朗誦,並讓孩子們跟著一起。

寥寥讀書聲,小雨滴滴答答,彆樣的景致,溫馨又寧靜。唐姝沒有再繼續做荷包,而是被元母叫著,去後院地窖取窖藏的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