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1 / 1)

柳樹皮依照如葵吩咐已經泡了足足七日,原本因從柳樹本體剝落後變得有些脆的柳樹皮,經過長時間的浸泡,變得柔軟又堅韌。

如葵吩咐蔴,將整個禺山院的前院騰空,並擺滿了排排水缸。

蔴就是上次由殷母主持開展,如葵為核心甲方的俾子麵試中,那位成功應聘上位出身獵戶的小女娘。在其確定進入了禺山院後,由傅母教導了幾日規矩,現在便正式上崗了。

除了蔴,殷母還為如葵配了其他幾位一等女使,人也不是從上次選拔剩下的人中擇的,而是殷母直接撥了幾個自己身邊的一等女使和二等女使過去,過來後便迅速適應融入了禺山院,首要體現便在名字上。

這裡的改名並非是徹底改名,這些女娘們的本命還是戶籍或者身契上的名字,進入禺山院後的名字實際上更類似於一種工作中使用的花名。

在殷府中,如何辨彆眾多的女使仆婦們是歸屬於哪一院的人的時候,首先看的是衣服,每一院落的俾子仆婦所穿的衣服款式顏色樣式都有所不同。

就比如如葵的阿姊如藿,在她未出嫁前,她院落中的婢女大多身著粉色的裾裙,根據等級不同則顏色款式不同,等級越高的女使,衣服顏色就越深越豔。

再比如殷母的梧蒼齋中的女使則大多身著綠色。同樣的,等級越高,顏色越重。殷母身邊的一等女使身穿的綠色已經是接近黑色的墨綠了。

到了如葵的禺山院則是以白色為主,女使的等級則是根據裾裙深衣的衣邊顏色作為區分,最高等級的女使是皂邊白衣裾裙。

改名也是一樣,每座院落的女使們的名字透露出該間主人濃濃的個人喜好和行事風格。像如葵的禺山院,女使的名字,椒、蔴等,就多取自草植花卉名。

之所以要采取這樣的法子,主要還是為了方便掌管府內事物。在人口眾多,通訊極其不便但每天需要處理的事物又極為瑣碎繁雜的情況下,能迅速通過辦事的女使仆婦的名稱衣著,判定下達的命令來源是非常重要的。

更何況,若是一旦出事,不管是女使仆婦的傳達不力,還是後續的實際執行不到位,這個法子都可以極為便利清晰地尋找劃分出此類事件中眾人的權責範圍。

所以殷母才說如葵在掌房管家一途中極有天賦,這個法子是如葵在幼學之齡,僅僅是在一旁學習時分出了幾分心思,看了幾日殷母處理府內事物的手段,就提出的改進之法。

所以新來的女使們的第一件事便是重新改名了。

殷母身邊原來的一等女使穩重大氣的碧璽改名成為了芷,另外兩名二等女使,一名極善女紅製衣的南地溫柔女使改名成了苓,而另外一名臉圓圓笑起來極為喜慶,據說極善烹飪的女使則改名成了蓉。

剩下的一乾仆婦婆子,殷母也按照世家慣例為如葵配備齊全。原先人丁稀少導致偌大個園子看起來冷冷清清的禺山院,一下子就感覺熱鬨了起來。

而且眼瞧著殷母為如葵準備的女使的配置,落實到了如葵生活裡的方方麵麵,即使如葵現在離家,隻要將這幾個一等女使帶全,便不會衣食等問題的困擾,真是拳拳慈母心啊。

如葵看著院中排排而立的碩大的水缸,內心估算著可存放的柳樹皮的儲量,因不確定自己能否一次成功,為了以防萬一,怕是隻有前院這些可能不夠用,後院估計也得照前院的模樣擺上一擺。

因著現在如葵的月錢銀子庫房鑰匙都歸屬芷所管,所以如葵將芷喚來,吩咐芷再去采買些如前院儲水用的水缸,最最要緊的還有起碼可燴製十人份飯食以上的大釜。

雍朝平民家所用的鍋釜多為陶製,又稱為陶釜。如葵要求的鍋釜容量巨大,而一般陶釜受材料限製,從根本上就不可能製成如葵要求的大小。

若是如此巨大容量的鍋釜,能製成的唯有金屬。就目前來說常見金屬製的釜,一般是由青銅鑄成,但問題就是,大型的青銅製的鍋釜大多是祭祀用的禮器,又稱為釜鼎,非一般人或非一般事則不可用。

雍朝的普通會冶煉技藝的平民匠人大部分可能都沒見過青銅製的釜鼎,未來也不大會有機會見到或接觸到青銅製的釜鼎,所以更彆提鑄造了。

所以如葵隻能將希望寄托在鐵製的鍋釜上。

如葵記得,能製出周邊呈平滑曲麵,且可使火焰或者熱氣,均勻地沿著整個容器迅速平穩傳遞熱量的冶鐵工藝是在自己上世臨去時才發展成熟進而大麵普及的,至於現在的冶鐵技藝,可能隻能做到將鐵塊打成厚薄不一的鐵餅而已。

如葵頭麻,深吸一口氣,不忙,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點一點做,不可一蹴而就,不忙,不忙。先從能做的開始解決。

如葵向芷提出需要購買的諸多材料,芷聽聞後,一向不漏聲色的臉緊緊擰起了自己的眉頭。

她默默心算了一會,對如葵說,“女公子,東西倒是都方便置辦的,咱們自己的鋪子就能供給。“

”隻是這數量……未免也太過龐大了些。“

”一般到這種程度的數量足以供給一中等官宦人家全家所用了。這麼大數量的單子都是府內的采買提前從前年或者大前年便會找好相熟的賣家進行預定,如若是像在咱們這種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要求能拿出如此數量的商家,怕是沒有啊……”

“至於您說的從多家購買,且不說京畿內所有賣水缸鍋釜的商戶能不能滿足,就說女公子您的銀錢……應該是不夠的……”

“這還是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還沒算上路上的磕絆,損耗,銷毀,這些也都是銀錢……”

如葵讚同道,確實如此,而且芷還不知道,不隻這些接下來還需付大量的薪火錢……

“無妨,也不是需要一次買齊,破家值萬貫這個道理我還是懂得,一點一點來,我隻是將我所需的整數統統報給你,讓你心中有底。”

“先從最著急的幾樣開始吧,鍋釜和薪柴,以及冶鐵技藝好的匠人。“

”若是咱們自家有,便先取自家的,若是沒有,便再去外麵尋。“

”打探匠人一事,務必從急從重。“

”至於銀錢,先用著看,我這些年積下不少私房錢,若是將所需排好個輕重緩急倒應該也能講究應付,如若真不夠,那便先從府中公賬預支我的月錢,剩下的我來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