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安莫爾軍的軍勢像風卷殘雲一樣衝過古爾大橋,有條不紊地將奧魯米聯邦軍包圍了起來。大包圍戰役,進入了最高潮的階段,而這個時候,林銳也帶隊跨過了古爾大橋。
在他們的麵前,是奧魯米聯邦軍在東南部最後的集結堡壘——拉塞雷納堡。
在林銳的眼中,拉塞雷納堡已經成為了廢墟。
根據之前的統計資料,這座拉塞雷納堡也是久負盛名的城市,有大量的建築,從最雄偉壯觀的紀念碑、古代宮殿,到低矮地石頭民房、臨時搭建的茅草屋,一色俱全。生活在這些建築內地拉塞雷納堡常住人口,大約有五十萬,另外還有大概十萬的外來人口,主要是各色各樣的商人。
現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戰火地洗禮,拉塞雷納堡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建築已經被徹底地摧毀,還有另外三分之一的房屋受到了嚴重破壞。隻有最後地三分之一地房屋還是基本完好地,但是它們完好的時間,大概延續不了兩個月了。拉塞雷納堡的居民傷亡,也達到了令人震驚地七萬。但是這個數字誰也沒有公布出去。
隨著安莫爾軍的進攻步伐越來越快,拉塞雷納堡被徹底地夷為平地的日子也越來越快了。
一眼看過去,原本雄偉莊嚴的東南部第一堅城,已經變成了亂七八糟都廢墟。到處都是燒毀的房屋,燒黑的磚頭和石牆,還有一個個被炮彈炸得四分五裂地大坑。原來四通八達地街道,已經全部被倒塌的房屋碎石所封閉,所有都房子都是千瘡百孔的,如果它僥幸沒有被炸塌的話。整個城市看起來灰蒙蒙的,微風吹來,漂蕩起遮天蔽日的灰塵。時不時地還傳來劇烈地爆炸聲,這基本意味著拉塞雷納堡完好的房子又少了一棟。
無法描述的混亂不堪的廢墟,是目前拉塞雷納堡的明顯特征,那些大大小小的廢墟,就是安莫爾軍和奧魯米聯邦軍隊爭奪地焦點,也是無數地軍人性命的終結點。這些廢墟,經受過多次的炮火和炸藥地洗禮,已經脆弱地好像豆腐花一樣,似乎一陣強風吹來,就會將他們全部地刮走。可是,安莫爾軍的炮彈,還有大量的炸藥包,還是不斷地將這些廢墟蹂躪來蹂躪去,每次的爆炸都要改變廢墟的形狀。同時在大多數地時間裡,也改變了廢墟的主人。
在這些搖搖欲墜地廢墟裡,還有無數地好像土撥鼠一樣竄動的人影,他們好像幽靈一樣穿梭在每一個細小地縫隙中,從地表上根本看不到他們的蹤影。那些戰鬥和生活在廢墟中的人,無論是安莫爾軍,還是奧魯米聯邦軍,都已經習慣了走地下通道。
如果有人不小心走了地上通道地,那麼迎接他地,很有可能就是冰冷的死亡。廢墟一望無際,誰也不知道敵人究竟會躲藏在那裡。
經曆過這場血腥激烈的巷戰,拉塞雷納堡這個名字,大概要成為絕唱了。這座城市,將要從軍事地圖上永遠地抹掉,“東南部第一堅城”之類地言語也將逐漸地和拉塞雷納堡脫離關係.當這裡的所有建築都被安莫爾軍毀滅以後,或許安莫爾軍會在這裡建設一座花園式的城市,徹底地銷毀曾經的戰鬥地痕跡。當然,這是以後的事情了。
來到了拉塞雷納堡以後,林銳立刻進入了拉塞雷納堡的廢墟,親自檢查安莫爾軍的戰備工作。安莫爾軍同時在鬆石鎮一線和安克維一線開戰,以新生的安莫爾軍,挑戰奧魯米聯邦,作為最高統帥的卡桑,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各種政務文件好像雪片一樣地飛來,安莫爾軍後勤部門也大吐苦水,覺得已經到了無法支撐的邊沿,財政部也反映重建工作已經因為戰爭地原因受到了重大地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卡桑隻能把軍事方麵的指揮權徹底交給了林銳,以安心處理內政。林銳所主導的大包圍戰役,進行得非常順利,他覺得自己必須親自來拉塞雷納堡看看。
安莫爾軍的前線將領,全部都反對林銳進入拉塞雷納堡,幾個前線指揮官反對的尤其激烈,甚至不惜和林銳頂嘴,態度之強硬讓周圍的將領都暗自佩服。
因為除了卡桑之外,林銳和他的傭兵武裝現在已經是他們最大的依仗。
但是,他們最後還是沒有扭過林銳的堅持,林銳最後還是進入了拉塞雷納堡的戰場廢墟,這都確讓很多人都悄悄地捏了一把汗,負責林銳貼身安全的幾個安莫爾士兵也非常的緊張。
戰場上刀槍無眼,誰知道危險究竟隱藏在哪裡?雖然目前安莫爾軍控製拉塞雷納堡區域已經接近了三分之一,在自己地控製區域內,已經基本清除了奧魯米聯邦軍隊的力量,但是這隻是“基本”而已,在很多說不出名字的廢墟和角落裡.還經常的隱藏有奧魯米聯邦地士兵。他們躲藏在暗處,隨手一槍冷槍,就會有一個安莫爾軍戰士犧牲在戰場上。
當林銳出現在拉塞雷納堡地廢墟的時候,又有誰敢保證在那一望無際的廢墟裡還會不會有潛藏的奧魯米聯邦殺手?就算組織安莫爾軍三番五次地掃蕩和梳洗,也無法保證林銳的安全。如果對方運氣好的話,隻需要輕輕地一扣扳機,這個傭兵頭子就要壽終正寢了,相信這是無數奧魯米聯邦軍願意看到的最好結局。
安莫爾軍不能讓林銳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否則未來可真的難說了,安莫爾的政局也許又要重新改寫了。這個代理最高統帥怎麼就不明白呢?儘管他過去的確很英勇,很驃悍,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他必須儘量地遠離不必要的危險。
幸好,林銳總算還有一點點地自知之明,沒有讓他們太難做。在拉塞雷納堡的廢墟上接見了幾十名安莫爾軍的英雄代表,勉勵他們繼續英勇戰鬥,並且親手給他們頒發勳章以後,他就回到了拉塞雷納堡的北門城牆,離開了那片危險叢生的廢墟。站在拉塞雷納堡地北門上,可以居高臨下地看到大半個戰場,就目前地情形來說,這是最理想地位置了。
在激烈地巷戰持續展開了一個多月以後,這裡反而是完整的區域。沒有受到炮火和炸藥地破壞,這裡也是整個拉塞雷納堡唯一一塊讓人地腳板落地感覺塌實的地方。唯一遺憾地就是,這裡處於下風的位置.經常一陣風吹來,漫天飄舞地都是塵土,灰塵遮天蔽日的,無邊無際,根本沒有地方可以躲避。每次風吹過後,林銳身上也全部都是灰塵,好像是從廢墟裡鑽出來的差不多,他身邊的人也是如此。
炮彈、手榴彈、炸藥.各色各樣的爆炸,已經將這座堅固到城市徹底地變成了灰塵暴的發源地,隻要有風來.伴隨而起地就是鋪頭蓋麵地灰塵。這時候,反而是那些戰鬥在廢墟中地戰士們不用擔心,他們隻需要俯身趴在廢墟裡,就能夠躲過這樣的沙塵暴,不過,對於他們來說,有沒有風塵暴並不重要,反正他們渾身上下都已經和廢墟的土黃色牢牢地融合在一起。
天氣很悶熱,好久都沒有下雨了。拉塞雷納堡炎熱地好像一個巨大的蒸籠,但是對於進入拉塞雷納堡都戰鬥人員來說,拉塞雷納堡除了是憋不過氣來得蒸籠之外,這裡還是一個標準的爛泥塘,隻要陷進去了,就休想能夠出來。這是有數據說明的,原本最先進入拉塞雷納堡的安莫爾軍三支部隊,傷亡率都超過一半,其餘的也基本負傷。安莫爾軍的其他部隊也是如此.在這片危機重重地廢墟裡,想要全身而退,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沒有人能夠清楚地描述安莫爾軍和奧魯米聯邦軍隊的戰線到底在什麼地方,即使是處於最前線的戰士也不敢說這塊區域究竟是屬於安莫爾軍的還是屬於奧魯米聯邦軍隊的,因為廢墟的所有權的確變化地太快了。有時候明明安莫爾軍已經控製了這塊區域,但是接下來奧魯米聯邦軍隊又不知道從哪裡突然冒出來,於是雙方又展開激烈地爭奪。沒有個三五天的拉鋸戰時間,任何地廢墟都沒有確切的主人。
也許這條戰線在五分鐘之前還是這樣的,五分鐘以後又是另外的樣子了。曾經有個笑話在安莫爾軍地連隊中流傳,說某個參謀計算戰績,上一刻安莫爾軍還控製著大約六平方公裡地街區,下一刻這個數據就變成了五平方公裡。為啥?因為奧魯米聯邦軍隊好像泉水一樣地又冒了出來了,於是部分地街區又被他們奪回去了。
參加過鬆石鎮之戰的老兵對此有深有體會,在巷戰裡麵,絕對不是安莫爾軍點士兵到達哪裡,哪裡就是安莫爾軍大控製區。安莫爾軍和奧魯米聯邦軍隊犬牙交錯,就好像機器地齒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要將自己後麵出現的奧魯米聯邦士兵完全清理乾淨,感覺要比向前推進更加得困難,付出的代價也更大。
最形象的說法,那就是也許這一片廢墟目前還是安莫爾軍控製的,但是一會兒以後,又被奧魯米聯邦軍隊控製了。如果是不知就裡的人們,一頭闖了進去,立刻就是全軍覆沒的局麵,安莫爾軍也是有過這樣的慘痛地教訓。曾經有整整一個連的安莫爾軍戰士被奧魯米聯邦軍隊包了餃子,造就了拉塞雷納堡激戰以後安莫爾軍最大的集體傷亡。
遍布地下地下水道和地下室,讓安莫爾軍地推進變得很不安全,因為在自己地後方隨時都會有大量的奧魯米聯邦士兵無緣無故湧現,光是對付來自背後的威脅,安莫爾軍就得繃緊十二分的神經。進入拉塞雷納堡的安莫爾軍戰士,被抬下戰場的,除了部分是受傷地之外,還有相當數量是因為神經衰弱,尤其是班排級的基層指揮官。他們經常二十四小時戰鬥,根本沒有睡覺休息的機會,想不神經衰弱都難。
不過無論如何,大包圍戰略已經成功。安莫爾軍已經成功將大部分奧魯米聯邦軍逼到了拉塞雷納堡的核心地帶,並且完成包圍,正在一步一步將整個城市牢牢地控製在自己的手中。奧魯米聯邦軍隊雖然抵抗非常地頑強.但是他們一直在步步退縮也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不用考慮時間的話,安莫爾軍拿下拉塞雷納堡是百分百可以保證的事情。
經過連續多天的激戰,安莫爾軍的消耗的確很大,參與攻城地部隊都出現了相當程度地傷亡。不過傷亡還不是最主要地,最主要的還是疲勞,因為沒有足夠得兵力來替換巷戰部隊,所以大部分安莫爾軍巷戰部隊都隻能在拉塞雷納堡的廢墟中堅持了作戰。這樣的苦楚隻要想一想就知道。這也是為什麼林銳要親自到拉塞雷納堡給大家打氣地重要原因。
奧魯米聯邦軍隊的消耗同樣也很大,他們麵對安莫爾軍的強悍炮火,還有無堅不摧地爆破小組,遭受到地傷亡絕對是空前的。在這一個多月地時間裡,光是安莫爾軍後勤部門從廢墟中清理出來的奧魯米聯邦士兵屍體,就已經超過三千具。這還不包括那些被炸得屍骨無存的,或者是被活埋的那些。
根據後勤部的估計,到目前為止,奧魯米聯邦軍隊的死亡人數肯定超過了萬人了,如果加上喪失戰鬥力的傷員,奧魯米聯邦軍隊至少減員兩萬人以上。但是,巷戰還在激烈地僵持著,戰鬥激烈程度似乎也在一天一天地不斷增加。安莫爾軍穩打穩紮,步步為營的前進,奧魯米聯邦軍隊也是步步為營,負隅頑抗,雙方都在以最大地毅力在堅持著。雙方都堅信,隻有比對方更加頑強,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拉塞雷納堡幾乎已經成了鬆石鎮的翻版,很多奧魯米聯邦軍官心裡都明白,奧魯米聯邦軍在鬆石鎮的慘敗,很有可能在這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