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等顧芸兒幾人走遠了後,槐樹下的那些人可就開始說閒話了。
年輕婦人,也就是大木媳婦兒道:“啟哥兒媳婦兒和夕姐兒不是第一次出去了,前幾日我就瞧見她倆一大早摸著黑出門去了。等到太陽都老高了才回來。”
有人問:“她倆乾啥去了?”
大木媳婦兒:“誰知道呢,我在院子裡看到的,等我出來時她倆已經回去了。”
旁人道:“夕姐兒是個好孩子,這顧家的女兒可不是個好的,彆帶壞了夕姐兒。”
有人道:“我記得大嬸子之前也跟啟哥兒媳婦兒一起出去過,大嬸兒說啥來著,好像說是賣東西去?”
眾人就此事議論起來。
“他家有啥東西日日拿去賣?”
“興許真的是賣東西去了,頭段時間我聞著她家有肉味兒。”
“天哪,他家不是沒錢了麼,我聽說還欠著外債,咋還舍得吃肉了?既然有閒錢,咋不先把錢先還上了。”
“誰知道呢,這顧家村的姑娘嫁過來後他們家就每一日安生的。”
大木媳婦兒:“可不是麼,瞧那顧家女的身形,一看就是吃多了好東西。去鎮上賣啥啊,怕不是都自己吃了。”
“大木媳婦兒說得對。”
今日回來得晚,顧芸兒是真的餓了,她放下東西和賀夕一起快速清洗完東西去了堂屋。
賀母煮了白米湯,這米湯比顧芸兒第一次喝的時候濃稠了一些。鍋裡熱了饅頭,桌上擺了一疊鹹菜。這鹹菜明顯清洗過了,還放了香油,這和顧芸兒之前的做法一致。
今兒沒剩下肉湯,顧芸兒拿過來饅頭就著鹹菜吃了起來。
吃了大半個心才沒那麼慌了。
賀夕也餓了,大口大口吃饅頭。
賀母:“今日很忙嗎,怎麼這麼晚才回來?”
顧芸兒嚼完嘴裡的東西,喝了一口湯,這才說道:“還行,今兒我買了四斤肉,做了三十多個肉夾饃,不太好賣。”
賀母驚訝地道:“三十多個?那確實不太好賣。”
賀夕補了一句:“嫂嫂做的肉夾饃好吃,都賣完了,今兒還賣了十個鹵蛋,多賣了五個菜夾饃。”
賀母:“我的個乖乖,這麼多啊,這些吃食你們一早上全都賣出去了?”
賀母看看女兒,又看看兒媳。
賀父也驚訝地看向她們二人。
顧芸兒:“嗯,雖然不太好賣,但是賣出去了。”
賀母:“那你們這一早上得賺了多少錢啊?”
她算了算,沒算太明白。
顧芸兒:“五十五文。”
賀母震驚地飯都忘記吃了,一日五十五文?她沒聽錯吧。他們全家人都去碼頭上搬東西,一天也賺不了這麼多啊。
賀母又確定了一次:“五十五文?”
賀夕點頭:“對,五十五文。”
賀母咽了咽口水。要是一日五十五文,兒子去參加秋試的錢就攢夠了。照這個情形發展下去,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能攢他們十幾年才攢下來的錢。
窮了這麼多年,她突然覺得未來充滿了希望。
一天增加幾文錢,那麼往後是不是能更多呢?
“差不多就這些了。”
賀父的一句話打破了賀母的幻想。
賀父了解鎮上的人的購買力,他本來覺得一日賣出去二十多個肉夾饃就差不多了,沒想到今日還能又多了八個。可見不管兜裡有錢沒錢,大家對美食還是十分喜愛的,也舍得在美食上花錢。不過,也差不多就這些了。
顧芸兒點了點頭:“爹說得對,我覺得也差不多了,今日明顯不如昨日好賣了。再這樣賣賣看吧,實在不行再想想彆的法子。”
賀父賀母賀夕全都看向了顧芸兒。
顧芸兒正喝著湯,剛放下湯碗就看到了大家的目光。
“怎麼了,我說錯什麼話了?”
賀母說出了大家的心聲:“你剛剛說想法子,還想啥法子,一天賺五十多文已經很多了。”
顧芸兒覺得此刻她若是說想去大城市開酒樓大家一定覺得她在做夢,所以她沒說,而是笑了笑,道:“娘,哪有人嫌錢賺得多的,我這不是想著多賺點錢麼。”
賀母:“已經不少了,一個月一兩多,兩個月就三兩了,咱家一年也攢不到三兩銀子。”
賀父:“你娘說得對,如今賺的已經很多了。現在生意還不算穩,先這樣乾著,如果後麵你有什麼想法就到時候再說。”
賀父和賀母的想法一致,覺得如今生意已經很好了,隻要能穩住了,家裡就不愁吃喝。
顧芸兒:“好的,爹。”
她如今也是這樣想的。隻是她想法和賀父還不太一樣。她就沒想過一直在鎮上,她想的是先在鎮上賺點錢,賺個差不多了,攢夠了本錢就擴大生意,眼下她也不用解釋。
賀父想到了什麼,看向了兒媳和女兒:“有件事我前幾日就跟你娘說過了,如今也跟你倆說一聲。咱家賺了多少錢切勿跟旁人說,若旁人知道咱們賺錢多難保有那眼紅的不來使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賀夕看了一眼顧芸兒,對父親道:“嫂嫂之前就跟我說過了。”
賀父看向顧芸兒,讚賞地點了點頭:“嗯,你們心中有數就好。”
吃過飯,顧芸兒回屋去睡了一覺。醒來後,拿著衣裳去了河邊。她一到,大家就沒再說話了。這很明顯,大家剛剛一定是在討論她。
不過,她一向是話題的中心,麵對大家的議論她也沒太當回事兒。隻是心中難免有些疑惑,一開始大家很喜歡討論她的,最近明明不怎麼說她了,怎麼今日又議論起來了。難道有了什麼關於她的新八卦?
等顧芸兒忙完後已經差不多午時了。
她將早上屠戶送的大骨頭拿出來清洗。
盆裡放水,再加一點鹽,將大骨頭放入其中,泡一泡。約摸過了兩刻鐘左右,倒掉血水,再次清洗。鍋裡放入清水,再將大骨頭放入其中焯水,將血沫弄出來。然後再次清洗。
鍋裡倒入水,將大骨頭放入其中,開始燉。
燉了約摸一刻鐘左右,肉的香氣傳了出來。
賀母和賀夕剛剛去山上撿柴了,回來時就聞到了滿院子的肉香味兒。
見顧芸兒從廚屋出來,賀母問道:“這麼早就做飯了?”
顧芸兒:“沒有,我將早上買的大骨頭放入鍋裡燉了一下。”
賀母:“怪不得我聞著有股子肉味兒。不過,那上麵都沒有肉的,燉那乾啥。”
顧芸兒還沒解釋,賀夕在一旁說道:“娘,嫂嫂的手藝您還不清楚嗎,肯定好吃。”
賀母:“也是,芸兒的手藝好。”
顧芸兒:“娘,骨頭上雖然沒有肉,但是燉出來的湯好喝,用這個湯燉冬瓜很好吃。一會兒我做出來娘嘗一嘗就知道了。”
賀母笑了:“好,那我就等著吃了。”
顧芸兒從賀母肩上接過來柴火,道:“娘,下次撿柴您彆去了,我和夕姐兒去。”
賀母:“我閒著也沒事兒,活動活動,這點柴不重的。”
顧芸兒又從賀夕肩上接過了柴火。
瞧著大骨頭湯熬了快一個時辰了,顧芸兒從鍋裡盛了一半骨頭和骨頭湯放入盆中。切了一些冬瓜,將冬瓜放在了鍋裡繼續煮。
趁著這個功夫又熱了幾個饅頭,切了些鹹菜絲。
出鍋前,在鍋裡撒了一些鹽和蔥花。
顧芸兒做的這道大骨頭冬瓜湯看起來像菜又像湯,裡麵湯水比較多,她沒再熬稀飯,直接將大骨頭冬瓜湯盛到了小碗裡。
將飯菜端到桌子上,顧芸兒解釋:“這道湯裡麵放了冬瓜,既是菜又是湯,中午就不炒菜了。”
賀母:“你這湯做的也挺麻煩的,比做菜還麻煩。”
顧芸兒:“隻要好吃就好,再麻煩我也願意。”
賀父聞了聞味道,端起湯喝了一口,點了點頭。
“這骨頭湯真不錯。”
賀母也嘗了一口,道:“的確不錯,沒想到大骨頭還有這樣的味道,我以前做的特彆腥,根本沒法吃。你往裡麵放調料了嗎?”
顧芸兒:“沒有,除了放了薑、蔥花還有鹽,其他什麼都沒放。”
賀母略有些驚訝。兒媳做鹵肉時放了許多調料,所以肉夾饃好吃。這道菜沒放大料,怎麼還這麼好吃啊。她又端起碗嘗了一口,味道還是十分鮮美。
賀夕:“很好喝。”
顧芸兒笑著說:“鍋裡還有,你今兒多喝點。”
賀夕:“不用,我喝一碗就夠了。”
顧芸兒猜到賀夕是不舍得喝,於是說道:“娘買過應該知道,大骨頭十分便宜,一文錢一斤。”
賀母點頭:“對,確實不貴,不過買的人少,上麵沒多少肉,也不好吃。”
顧芸兒:“今兒的大骨頭沒花錢,是屠戶送的。”
賀母驚訝:“白送的?”
顧芸兒:“是的。因為我日日去他攤位上買肉就跟他講了講價,屠戶送了兩斤大骨頭。”
賀母:“他人還怪好呢。”
賀父:“人確實厚道。”
顧芸兒覺得賀父賀母還是太老實了,她道:“如果咱家一日買三四斤肉,對他來說是個固定的客源。這大骨頭也不值什麼錢,又能留住顧客,對他也有好處。”
聽到這一番言論,賀母道:“咋能這樣想呢?”
賀夕在一旁小聲說道:“鎮上也不隻他一家賣肉的,他若是不給些好處,咱們也可以去彆處買。”
“夕姐兒說得對。”顧芸兒看向賀夕,眼裡滿是讚賞。她果然沒看錯人。
賀母看了一眼女兒,又看向兒媳:“你真這樣跟屠戶說的?”
顧芸兒:“自然沒有,隻是若他不能給些優惠我可能就要去彆處問問了。”
賀母十分震驚,頓了頓,道:“你不是一直都在這家買嗎?他家肉不好嗎?”
顧芸兒:“如果東西差不多,自然是誰家便宜去誰家。”
她以前擺攤賣小吃的時候也經常去進貨,一開始不好意跟人講條件,隻敢說一句“便宜點”,被人拒絕後覺得尷尬不已。後來跟人打交道的次數多了臉皮就沒那麼薄了,不管關係再好的進貨商都要以利益為主,該提條件的時候就提條件,不用覺得不好意思。若這家給的價格不滿意,那就問問彆家。畢竟她是來做生意的,又不是來交朋友的。
賀母:“若是彆處也不給優惠呢?”
顧芸兒:“不給就算了,若是價格相同,往後去哪家買都一樣。”
也不是每一次講價都能成功的,不過,為了能留住顧客,老板多半都會給些優惠。
賀父突然覺得兒媳每日能賣出去那麼多東西或許不隻是因為她的手藝好,還因為她這份膽識和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