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就不能讓給兄弟(1 / 1)

*

既然想要親自給汗阿瑪寫陵墓牌匾,又何必扯大旗,以公平起見來搞書法比賽呢?

還假模假樣的來推薦兄弟?

到最後又來暗示官員來選擇自己?

這有什麼意思?

都推薦兄弟了,那就讓兄弟來寫唄!

雖然不知道“淳親王”在未來又是哪位兄弟,但“誠親王”還是知道的。

無論是剛被封為“誠郡王”還是水幕裡,都可以看出來,“誠親王”就是他們的三弟/三哥胤祉。

他的字跡,的確是不錯。

可這不是最緊要的事,而是在那種事情上真的沒有必要。皇帝想要寫,難道官員還會不允許?

想著這點,著實是讓胤礽、胤禔、胤祉幾人忍不住咬牙切齒。

他們依然很不想承認水幕裡胤禛當皇帝的事,可這水幕時時刻刻的來提醒。

當然,眼下胤祉心情不怎麼美好的因素還是胤禛水幕裡的行為。

他自問也沒有得罪過胤禛,怎麼水幕裡的他總是被針對的一員。

如果是他未來在十三的葬禮上沒有透露出哀色,去得遲,但也沒有必要吧。

*

摸摸鼻子,胤禛也沒有預想到又出現這種令人尷尬的畫麵。

看著對方坦然自若的神態,莫名給他種感覺,隻要他不尷尬,那尷尬的就是彆人。

但胤禛還是忍不住去想,不知道汗阿瑪如何看待。就書法而言,水幕中已經出現過兩三次了。

雖然數量不多,但場景總是令人難以喻言。

好比眼前,用汗阿瑪誇獎他的話,來暗示那些官員來選擇他。

“感覺跟黑幕沒有什麼區彆!”胤俄欲言又止,最後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情緒,直接將說道。

他的話讓在場的朝臣想要看看是誰這麼頭鐵,在注意到是胤俄,不由得心裡感歎:“原來是十阿哥啊!”

胤禵更是認為「雍正」的行為沒有必要:“可以直接說出來,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在他看來,都當皇帝了,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何必擔心彆的人,彆的想法呢?

總不能是汗阿瑪還不讓吧?!

*

水幕沒有回答他們,但通過畫麵展現出了結果。

【在雍正的話音落下,大臣們瞬間達成共識,心中清楚的知曉該怎麼做才是最合適的。

畢竟聖上是想要給先帝的陵寢寫牌匾,是聖上的孝心啊,他們怎麼能夠阻礙聖上表達孝心的機會呢?

雖然皇上說了不用在意,但這種事情不是在意不在意的問題。

不過,心裡清楚,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否則被皇上以為他們是在討好媚上,那就不是件好事了。

於是,現場的諸位大臣便開始裝作非常認真的神態,將每個人的字都細細的看了遍。最後才齊聲回奏:

“這麼多幅字,還是皇上您

寫的這幅字最好!不僅禦筆之妙,天矩自然,而且仁孝誠敬之意,也流溢於楮墨之間,正好跟陵寢大事相稱。相信聖祖仁皇帝在天之靈知道了,也會感到欣慰。”】

欣慰?胤礽扯了扯嘴,這些大臣真是什麼話都能夠說出來。

即使他知道這是正常情況,更重要的是,水幕裡的四弟寫的字的確沒有什麼問題,那些大臣的誇獎是有討好的意味,但也沒有昧著良心。

但莫名的,胤礽還是有許多話想要說。

何況水幕裡出現的大臣以及沒有出現的大臣,後者的心情也格外複雜。

有些都不由得向著康熙的方向瞥去。

*

康熙自是可以猜到那些大臣的想法,不過比起這事,他關注更多的還是水幕裡的影像。

未來四兒子的心思也不能說不對,想要敬孝也不能說不好。如果他的字跡不佳提出這種意圖他或許會高興,但真的實施那就算了。

神道碑、匾額又是什麼?隻要想到可能出現的情景,康熙就覺得眼前一黑。

但胤禛的書法的確是不錯,那麼麵臨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

但胤礽卻不認為。

他覺得若是按照胤禛的行為下去,難免會引出來些許麻煩。

比如,在後麵的皇帝怎麼辦?

儘管他知道這想法有些多餘,但比起親自寫匾額,還是找字跡更好的來寫比較好。

這樣,日後的皇帝也不會在這方麵糾結。

要不然當皇帝,還要將書法練好。否則在寫神道碑、匾額的時候,字跡不好,豈不是給皇室丟人?

當皇帝的字居然寫的那麼爛,想想就會被天下人取笑。

簡直敗壞愛新覺羅家的聲譽。

*

於是,胤禛頓時收到了胤礽的目光。眼裡蘊含的意味讓他有點看不懂,是哪裡惹到對方了?

回想著腦海裡的畫麵,找到最後胤禛沒有找到符合的內容。

*

這就導致胤礽發覺胤禛隻是看了他一眼便收回視線把目光放在水幕。

而此時的水幕正呈現出新的劇情,還是以彩蛋冠名。

【NEW!觸發彩蛋:書法比賽後續】

【書法比賽結束後,雍正的字沒有任何疑問的被選中,成為第一名。

這也就使得康熙景陵的神道碑、功德碑,還有另外三塊額上的字,全部由雍正親筆禦書。並在它們的右下方都鈐蓋上“雍正尊親至寶”的寶文。

但也由於雍正開了這樣的先例,使得後麵的皇帝也隻能跟著照做。畢竟,這更能表現皇帝的孝順。

於是,後麵的皇帝也多了個任務,書法要好,不然先皇帝陵的碑、額,在書寫後會顯得突兀。

甚至,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僅先皇帝陵的碑、額要由皇帝繼承人來寫,包括鈐蓋寶文。便是先皇後陵的碑也要由先皇帝繼承人(嗣皇帝)來書寫了。】

看著和

自己所想差不多的情況,胤礽表情欲言又止。

在場的大臣們也欲言又止,這樣的未來簡直是讓大家損失了份揚名的功勞。

本來,給皇帝寫神道碑、功德碑和匾額都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不僅提現出皇帝的重視,還能讓自己在皇帝麵前掛名。

更不用說是彆的因素,結果在未來的四貝勒開先例後,就沒有那樣的好運了。

雖然他們也清楚,這並不是四貝勒故意的,隻是想要展現出他跟聖上的父子情。

嗯,父子情。

*

胤禔也有些一言難儘,表達父子情如果是在成為皇帝前也就罷了,那是想要通過父子情來給自己提升地位。

可在成為皇帝後,還要展現父子情,就真的讓人換種思路去想了。

當然,這也可能是種手段,但方式是不是錯誤了?

有些時候,事情是不需要親自動手的,隻要交給彆人就好。

就像匾額這種事,交給三弟,或者其他書法不錯的人都能行。

畢竟,都當上皇帝了,這也不能說不是孝順。隻要那上麵的碑文還有彆的內容都是自己所想的都行。

誰敢說不孝順?

就算不是自己想的,但隻要用心的,也不能說不孝順。

簡直就是破壞賽道。

*

胤禔都能想到日後若是換成彆的兄弟上位了,沒有按照他們觀看的這些畫麵裡的胤禛為汗阿瑪親自寫神道碑、功德碑還有其他匾額,很有可能被說是不如四貝勒孝順。

這樣的事情不是不會發生,就他們汗阿瑪而言,說不得也會想到這事,從而感覺到差彆待遇。

或許不會表現出什麼不滿,但心裡不舒服還是有可能的。

畢竟,就是放在他身上,如果給汗阿瑪準備壽禮,大家都是拿著銀兩去買的珍貴之物。

然後四弟或者哪個兄弟拿著自己親手製作出來的物品給汗阿瑪,被汗阿瑪看到後誇獎。

他絕對會心裡不平衡,居然那麼奸詐。

在他看來,珍貴之物的價值可是要比那種不值錢的東西要強許多。

哪怕是他知道汗阿瑪哪裡沒有見過他們獻上去的東西,隻要花費點功夫就可以得到,或者就算不花費功夫也能得到。

相比之下,親手製作的或許是不好,卻能夠體現出孝心。

再甚者,這件製作出來的物品還被汗阿瑪擺放在書房明顯的位置,能夠抬眼就看到後,差彆明顯的被體現出來了。

可若是讓胤禔選擇去做那種事情,胤禔不願意。

或許會獲得誇讚,可那誇讚又能夠獲得什麼呢?又不能夠壓過太子,還有可能產生流言。

既然如此,還是保持原來的情況。汗阿瑪對禮物不滿意,再尋找新的禮物。

太子亦是,不可能不費心思。就算他不費心思,他背後的索額圖也不可能不費心思。

越想胤禔越覺得胤禛的行為不地道,未來的他都當皇帝了,怎麼就不能把表現的機會給兄弟和其他人呢?

這樣的想法胤禛不知道,此刻的他還在看著水幕。

意料之中的,劇情結束有獎勵。

【任務完成,獲得獎勵:經驗*200,金幣*1,匾額題字*1,奶茶*1,精力藥劑*2,咖啡*2,巧克力*3,枇杷膏*1,蒸汽眼罩*10】

就是有一點,這獎勵怎麼比前麵的還要多?尤其有些獎勵看起來還怪怪的。

*

胤禟也有這種感覺,甚至他想得更多。

比如獲得的獎勵之所以這麼多,會不會是因為劇情的內容是關於四哥胤禛孝順汗阿瑪康熙的?

就像前麵胤祥操作水幕時,也是在胤禛與康熙父子情的劇情後,獲得很多的獎勵。

當然,胤禟很不想朝著這方麵去想,這顯得他就是個棒槌。

但獎勵的狀況容不得他不去想,實在是太明顯了。

讓他想要忽視都沒有辦法忽視。

同樣的,胤礽、部分大臣也沒有辦法忽視。

他們非常想要說是胤禟的運氣好,但在某些對比下,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