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苒從未想象過自己有一天會與自己的契約靈獸相戀。
要知道當初她選擇走上器靈研究的道路,除了對與同為靈獸的對方簽訂主仆契這件事抱有芥蒂以外,其實也是存了一些看不上未化形靈獸的天賦的心思在裡麵。
她雖然沒做過,但她也從不否認自己對其抱有偏見。
但當那隻小淩鷹憑借自己的努力突破戰將 ,並一路幫自己解決了好幾個礙事的追求者時,她竟然第一次開始好奇它的人形會是怎樣。
感情就是這樣,當你開始對某種事物產生好奇時,便是你在不知不覺間開始深陷其中的開始。
鳳苒好奇於應嵐的人形,但她並沒有選擇像大多數化形靈獸那樣與未化形靈獸簽訂主仆契約。
在她看來應嵐僅用兩年時間便進階到戰將級這件事就已經證明了他的天賦。
他的這種情況並不應該是什麼所謂的殘次品。
或許阻礙靈獸化形的主要原因並非是它們的天賦?
她開始懷疑靈界靈獸的化形是不是有什麼致命的漏洞,才使得有那麼多的靈獸化形失敗。
而她切入的第一個要點便是應嵐的實力。
因為她發現隨著實力的不斷增長,應嵐的行為也在不停的變得愈發人性化。
她對比了應嵐與普通化形靈獸的各方麵表現。
應嵐雖然沒能化形成功,但是他的修煉速度及實力都要遠高於化形靈獸。
而與之相對應的化形靈獸雖然沒有應嵐那麼強的實力,但是卻擁有遠超他的智慧和共情能力。
這不禁讓她開始懷疑,所謂化形是不是僅僅隻是靈獸天賦側重方向不同的影響。
而她們認知中所謂的天才,是不是僅僅隻是因為她們的天賦在各方麵分配比較均衡。
那麼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能夠將像應嵐這樣偏科生的短板補足。是不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靈界在化形問題上的偏激。
但問題是實力不足好辦,智商不夠要怎麼補。這是鳳苒作為火鳳上萬年來都未曾設想過的問題。
為此她也隻能從與智商最為接近的精神力入手。
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好的,原本在修煉上就很有天賦的應嵐,在鳳苒近乎瘋狂的精神力投喂下,終於在他突破統領級的那一天順利完成了化形。
他的成功印證了鳳苒的猜測,但一想到補足應嵐完成化形所耗費的資源,鳳苒就不禁有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感。
精神力的擴充是能解決一些"偏科生"的化形問題,可精神力資源本就稀有。
何況像應嵐這樣因為武力值分配過高,而導致精神力思維不足的情況終歸還是少數。
相較於它絕大多數化形失敗的靈獸其實是處在一個文武天賦雙不足的境地。
對於這類靈獸而言想要讓他們的族群支付那麼高額的資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回報率實在太低了。
因此為了避免造成混亂,鳳苒便沒有直接對外公開自己的發現。
但作為火鳳身邊的近衛,應嵐的身份終究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出手中被認出並傳到了鷹族的耳朵裡。
皇長子順利化形,並擁有了統領級彆的實力,這樣的情況對於鷹族而言自然喜聞樂見。
畢竟於鷹族而言,即便是當初應嵐化形失敗的時候,他們也並沒有真的放棄他。
他們隻是將他隱藏起來,並讓另外一個人頂替他的身份來繼續維係鷹族的排麵和榮耀。
自始至終鷹族從未想過要將應嵐拋棄。
所以當他們得知離家出走的皇長子已經完全擺脫了化形失敗的陰影後。
他們甚至還在償還了"鳳苒支出"的同時,直接了當的開出了讓應嵐以太子身份回歸,以待未來接任鷹王之位的承諾。
那個時候的鳳苒,在得知鷹族態度的那一刻,便已經做好了放應嵐回歸族群的準備。
畢竟就像鷹族所說的那樣,他們雖然找人頂替了應嵐的身份,但那隻是出於時局做出的選擇。他們從未真的苛待過應嵐。
她不覺得鷹族的做法有什麼錯處所以也就自然沒什麼反對應嵐回歸的想法。
然而為曾想她這邊做好準備放應嵐離開,作為當事人的應嵐卻主動回絕了鷹族的示好,並像鳳苒正式提出了成為其契約靈獸的請求。
鷹族太子放棄唾手可得的王位轉而要成為她的契約靈獸。
是她鳳苒作為掌管鳥族的統領的確有所排名。但火鳳的契約獸一樣是契約獸。
在靈界世人眼裡即便是她的契約靈獸,也顯然不足以與鷹族這個鳥族大族的王位相提並論。
但應嵐的決定卻完全沒有因鷹族王位產生任何一絲一毫的影響。
他固執的想要留在鳳苒身邊。
鷹族的人見此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同為鷹族他們當然明白彼此個性那種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執著。
也許鳳苒還沒有察覺,但作為鷹族的族人,他們卻早已意識到了應嵐的想法。
所以他們最終選擇了退讓,他們不反對應嵐成為鳳苒的契約靈獸,但與此同時這畢竟涉及到族群的顏麵。
為此他們也希望應嵐和鳳苒能夠將此事隱瞞。
在他們看來成功化形後的應嵐雖然優秀,可以火鳳的道行是勢必不可能看上自家這個毛小子的。
所以在麵對自家台子的少男心時,鷹族方麵早已做好了應嵐會被鳳苒拒絕的準備。
也隻有這樣才能讓應嵐真正的死心。
然而為成想就是這段他們所有人都不敢想象的感情,竟然還真的成了。
他們家那個曾經化形失敗的毛小子,竟然真的追到了代表著鳥族頂點的火鳳,而且還沒過多久便傳來火鳳懷孕的消息。
如此進度饒是鷹族也是嚇了一跳。
原本他們還期待著應嵐在被拒絕後回歸鷹族,可現在隨著鳳苒懷孕,應嵐的身份已經被徹底鎖定在了鳳苒贅婿這一關鍵詞上。
當然就實際情況而言贅婿二字肯定是算不上什麼好詞。
但那可是上萬年都未曾有過繁衍的火鳳啊。
這是不是也變相說明了他們鷹族的高質量。
他們鷹族與火鳳之間竟然有繁衍的可能。
這可是鳳族那一眾鳳凰都未曾做到的大事。
若是火鳳真的因為這份親緣開始親近鷹族,屆時鷹族的地位自會水漲船高。
也因此當鳳悠悠出生並完成化形後,鷹族的第一反應便是想要再次複刻應嵐的成功。
然而為成想此時此刻他們的目標在聽聞父母的故事後便瞬間轉變了思路。
原本她以為凰圖劍是這個世界的主線,但現在看來這個世界試煉的真正目的應該是讓她,想辦法去解除靈獸化形與否帶來的"階級問題"。
當然就道德倫理而言,人們肯定不應該用化形的成敗來斷定一隻靈獸的價值。
可問題是在這個世界化形的成敗可不是像未來現實的高考那樣,即便失敗依舊具備著其他的可能性。
在靈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化形的成敗代表的幾乎就是不同的物種。
若沒有化形人形作為中介,不同種族的靈獸之間甚至沒有溝通的能力,這才是造成問題的關鍵。
雖然這很片麵,但解決化形問題確實是這個世界矛盾最為直接的體現。
為此鳳悠悠也準備參考父親也就是應嵐的案例,去嘗試讓未能化形的靈獸完成化形。
隻是究竟是要選擇怎樣的實驗樣本呢。
鳳悠悠仔細想了想,雖說以她們火鳳在鳥族的地位,隻要稍微吐露一點兒消息,不說鳥族,就是其他族群大概率也會篩選自家未能完成化形的小輩前來參選。
但此時此刻的鳳悠悠畢竟還沒有一個能夠讓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應嵐的案例雖然證實了這個方案的可能性,但就像鳳苒所說的那樣這隻是個例。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借助火鳳的聲譽,找來一大批未化形靈獸的話,一旦研究進度陷入僵局時間久了,還可能還會耽誤他們與化形靈獸簽訂契約的機會。
於是乎她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鳳苒。
該說到底是母女嗎,鳳苒很高心自家女兒能夠有這樣的想法。
為此她向女兒推薦了一個靈界一個名為"迷失之穀"的秘境。
迷失之穀,是一個位於靈界邊界的特殊秘境。
在這裡生活有大量化形失敗的靈獸。
這些靈獸在化形失敗後又沒能找到願意接納他們的族群。
於是乎久而久之無法融入靈界社會的他們便被聚集到了迷失之穀。
同時也讓迷失之穀有了所謂流放之地的彆稱。
與人形靈獸所構建的靈界不同,生活在迷失之穀的靈獸大多隻會依靠自身本能行動。
而且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很多靈獸甚至已經徹底喪失了所謂的靈智。
鳳苒覺得那裡剛好可以滿足鳳悠悠的需求。
不過出於安全考量,鳳苒定下規矩,隻有當鳳悠悠本身擁有足夠的自保能力以後,才可以獲得前往迷失之穀的許可。
而為了達到這個標準……
"媽咪 ……求凰圖劍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