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穀大順不甚在意禮物是不是貴重。擱如今的身份,他的私庫裡不缺黃白之物。不過嘛,禮單子的厚薄能讓穀大順看出來費邑侯的誠心幾分?
粗略一掃禮單子,做到心頭有數後,穀大順心情不錯。他說道:“侯爺來訪,您是貴客,這禮送的過於貴重了。”
“瞧瞧,穀兄弟叫什麼侯爺,見外,太見外。”東方相安一臉笑容的回話道。
“對,是見外了。”穀大順借坡下驢,沒繼續客套。他說道:“那來點實在的,先請東方兄長吃茶,您請。”
穀大順舉起自己跟前的茶盞,又道:“東方兄長也請嘗嘗,這是愚弟去一趟南邊得來的好茶。據說這茶是長壽山上的百年茶樹摘炒製成。如果合了東方兄長的口味,等會東方兄長拿些回去慢慢吃,當是愚弟的一點心意。”
“穀兄弟,你讚稱一回的好茶,我可得仔細品一品。”東方相安不拒絕。
二人說著吃茶,那就吃茶。
待吃過半盞茶後,時間消磨掉一些。東方相安這會兒話鋒一轉,不提吃茶,不提朝事,他笑道:“今日前來,有一事想請穀兄弟同意。”
一聽這話,穀大順心想,來了,戲肉來了。
“東方兄長,有話請講。”穀大順語氣和善,麵帶微笑,他道:“弟能辦到,必不推辭。”
“這事情還就得穀兄弟做主。”東方相安暢快大笑一回。笑罷,他道:“我兒玄高,年滿十五,已然到成婚之時。”
“穀兄弟膝下添一位千金,這不正巧,我就想著上門賀喜的同時,也跟穀兄弟拉一拉交情,更進一步。你我往後結為姻親,永盟同好。”東方相安開門山見的說出來意。
“永盟同好。”穀大順念叨一回。
“玄高這孩子人不錯,我親眼所見,我很滿意他。東方兄長開口,您家這一樁良緣,我哪能拒絕。”穀大順不拒絕,當然就是同意。
“善。”東方相安見穀大順一口應下,他很高興。
“有穀兄弟你一句話,待近日,我就請官媒挑著好吉日登門向貴家千金下聘求親。你我聯姻,這一樁婚事自然要操持的風風光光。”東方相安給出保證。
“哪能不信東方兄長的能耐,您辦事,我放心。”穀大順的態度從容,他心頭太有數。
當初應了東方暻,如今東方相安登門。這等婚事可謂是雙方一拍即合。
神京城,內城,費邑侯府。
書房內,東方暻沒讀書,他在做畫。便是此時有丫鬟上前遞話,道:“稟世子,翁主回府了。”
“……”東方暻聽過丫鬟的話,他手上的筆鋒一頓。
這一卷畫,東方暻沒心情繼續畫下去。他抬頭對丫鬟說道:“我知了。”
丫鬟退下,東方暻擱筆到筆架上,畫卷在書桌上攤開。
東方暻停在桌前,思索片刻後,他起身,提步往前院去。
剛出書房,轉過廊道,東方暻走進花園時,遠遠的就瞧見一道熟悉身影。
“玄高。”一道讓東方暻熟悉的聲音響起。
“姐姐。”東方暻瞧見來人,他忙見一禮,喊話道。
來人是東方暻的姐姐,他爹東方相安的養女。先帝親封的琉璃翁主。琉璃翁主姓丁,名芍藥,其父是當年先帝遇刺時保駕護衛的侍衛之一。
丁芍藥在生父護駕身亡後,其母病故。在家族裡成了小可憐。日子難熬。
這事情被東方相安知曉後,東方相安出麵收養了丁芍藥。再然後,這事情被人傳到先帝耳中。
先帝有感於丁芍藥生父的忠誠,冊封丁芍藥為琉璃翁主,享食邑。
丁芍藥容貌清秀,性情溫柔,年二十歲,已嫁給長水校尉宋誠。
宋誠,士族出身。其為宋氏長房嫡次子,有家族背景,又肯上進。自是東方相安眼中的好賢婿。
要論丁芍藥的婚後生活,自是一帆風順。夫妻二人感情甚篤,膝下育有一對五歲大的龍鳳雙胞胎。
“得著你歸來的消息,我心頭歡喜,這不,除了想回來瞧瞧你,亦想跟父親問安。”丁芍藥見著弟弟,她笑道:“不湊巧,父親不在府上。”
“不過見著弟弟,我也高興。”丁芍藥仔細的打量一番弟弟東方暻。
姐弟二人說一番話,東方暻關心一回外甥和外甥女。
“兩個潑皮猴兒,不談他們,由著他們祖母領去上香了。”丁芍藥嘴裡說得談然。可眉眼之間一談起自己膝下的一對龍鳳胎時,她的唇畔就含上一抹笑意。
東方暻從姐姐嘴裡知道,他給兩個外甥的禮物暫時沒到正主手上。
不過,也因為東方暻的禮物,做姐姐的丁芍藥知道弟弟回府了,於是她特意回來一趟。
姐弟二人一道從花園子離開,前往去花廳。
夏日時節,鎮上冰盆去一去暑意。花廳之內,姐弟談話,丁芍藥免不得談起弟弟的婚事。
“玄高,你的心意如何,又想娶什麼樣的新婦。可要告訴姐姐,姐姐好替你保媒。”丁芍藥打趣道。
“姐姐突然關心我的婚事,莫不成姐姐有人選了?”東方暻就這一個猜測。
“……”丁芍藥沉默片刻後,她輕輕點頭。
“姐姐心意,玄高心領。”東方暻沒想繼續談下去,再談下去,一理知曉人選後就成尷尬。
“隻是姐姐不知道,父親今個出府就去忙碌了一樁大事。”話到此,東方暻伸手指向自個,他笑道:“且為玄高婚事。”
“父親定下弟妹人選了。”丁芍藥驚訝。不過驚訝歸驚訝,丁芍藥笑道:“既然父親之意,那必是合適的小娘子。”
“我且等著,等著早些喝了玄高和弟妹的喜酒。”丁芍藥挺開心,至於她本來要提的人選,這會也不提了。免得掃興。
神京城,內城,穀氏宅第。
穀大順送走東方相安。二人相談一番,各有收獲。
待東方相安離開後,穀大順差人去喚女兒前來。
東院裡,穀秀娘挺順利的適應了神京城的生活。
這一日,她在寫寫畫畫打發時間。
不做生意,不是遠遊賞景。突然閒適下來。這米蟲的好日子讓穀秀娘有一點不太習慣了。
偶爾的閒暇時光會讓穀秀娘覺得舒心。可等著吃吃喝喝,不乾一點自己的事業,穀秀娘又覺得太舒坦了。她很怕自己被養廢了。也更怕自己成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廢物。
“姑娘,大人請您去一趟前院花廳。”丫鬟蓮香稟話道。
穀秀娘應一聲。簡單收拾一番,把寫寫畫畫的工具一一歸攏。爾後,她領著丫鬟去一趟前院花廳。
“爹。”一進花廳,穀秀娘福一禮。
“好閨女,陪爹說說話。”穀大順招招手,示意穀秀娘落坐。
穀秀娘應了,落坐前,她替她爹麵前的茶盞添了水至八分滿。
瞧著這一幕,穀大順笑一回。且不拒絕女兒的心意。
想想,穀大順端起茶盞,嘗一口茶,不為吃茶,就是品一品女兒的孝心。
爾後,穀大順提了費邑侯登門一事。他笑道:“好閨女,你的婚事落定。爹心頭少一塊大石。”
說到底,這一樁婚事東方暻應了不成,還得東方相安應了。如今東方相安替兒子求親,穀大順同意。兩家結為姻親之事才算落實。
“女兒的婚事,讓爹受累了。”
“享了兒女福,操心兒女事,爹心裡不覺得受累,隻覺得受用。哈哈哈……”穀大順暢快笑一回。
笑罷,穀大順拍拍手,穀宅管事領著二位嬤嬤進屋。
二位嬤嬤一進屋,先給穀大順和穀秀娘見禮。
穀大順指著二人,說道:“這是宮裡出來的老嬤嬤,最懂神京城的繁瑣規矩。好閨女,你往後要嫁進費邑侯府,有些規矩挺惹人嫌,卻也免不得要學一學。鬨懂了裡頭的門門道道,你才不會被一些嘴碎的造了謠言汙蔑。”
聽著是教導規矩的老嬤嬤。穀秀娘能明白她爹的好意。
人活世間,各有規矩。沒本事定規矩,那就想法子在規矩裡鑽空子,然後儘量活得更自在,更舒坦一點。
站哪處山,唱哪的歌。
吃誰家飯,聽誰家話。
往後要在神京城過日子,穀秀娘就得鬨明白神京城的規矩是什麼模樣。不然的話,哪一處被人蒙蔽,被人挖坑下絆子,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個。
顯然了,穀秀娘不想做吃虧的那一個人。她輕輕頷首,回道:“爹為女兒好,我一定跟嬤嬤們用心的學好。”
大周皇朝,承平十年,季夏,林鐘之月。
長水校尉府第,府上的主母丁氏給穀氏宅第的小娘子遞貼子,請穀家小娘子一聚,參加賞荷宴。
於是匆匆上馬,粗粗一學規矩的穀秀娘,這便被打斷學習的進程。
未來的大姑姐請人,穀秀娘當然沒能拒絕。來了神京城,穀秀娘總要融入這一個圈子裡。有熟人領路,更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好事。
長水校尉府。賞荷日,登門後,穀秀娘被人迎進後宅,去了女眷們的聚會之地。
宋家丫鬟引路,遠遠的,剛過廊道時。一位小娘子領著四個丫鬟遠遠而來。這不,就湊巧的遇上穀秀娘一行人。
宋家丫鬟見著這一位小娘子時,恭敬福一禮問安。
小娘子擺擺手,她不在意引路丫鬟。她的目光落在穀秀娘身上。她打量小片刻,爾後,嫣然一笑,又福一禮,說道:“見過穀家妹妹。”
穀秀娘回一禮,語氣驚訝,問道:“您認識我?”
這一位小娘子聽著穀秀娘的問話,掩嘴一笑,爾後,大大方方的回道:“長水校尉府的主母是我嫂嫂,我姓宋,排行四,閨名婉兒。”
穀秀娘鬨懂了,原來這一位便是未來大姑姐的夫家妹妹,宋家四姑娘,宋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