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4(1 / 1)

他滄桑的臉上滿是皺紋, 眼睛隻能露出一條縫, 有些吃力地仰著頭看著薛岫,沙啞著嗓子道:“見過大人,小老兒便是此地的裡正。”

“此人你可認識?”薛岫目光淡淡地向地上的人看過去。

裡正順著薛岫的眼神望過去後, 他杵著拐杖走到顧一的麵前, 仔仔細細的打量。

片刻後,裡正搖搖頭道:“沒有見過,這位大人,他一定不是我管轄之內的人,我的記性很好,見過的人都記得的。”

薛岫問向顧一:“你可還有話要說, 你既然不是桃源縣的人, 卻在此妖言禍眾,可見其心不善, 來人, 將他壓入牢中, 關上十日並打十大板,以儆效尤。”

衙役們應聲,正要拉著顧一起身進入牢中的時候。

顧一此刻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錯,他已然慌了神,掙紮著呼喊道:“大人,大人,饒命啊。”

“小人隻是一時情急,才口出狂言,求大人饒小人一命。”

見薛岫麵容不變,被拖拉著要顧一急忙嘶吼著:“大人,都是我的錯,我是流至桃源縣的,隻是想拿點銀錢,才動了歪心思,求大人看在我已招的份上,饒小人一命。”

衙役們頓住,麵麵相覷不知道該不該把人拉走,但也沒有鬆開顧一。

薛岫淡漠,他冷然說著:“你既已犯事,自然要受到懲治。”

衙役們一聽,連忙拉著顧一離開,防止顧一繼續吼叫,他們還拿出個帕子堵住顧一的嘴。

等人離開後,頓然安靜下來。

百姓也沒有鬨騰,他們低垂著頭,有些不安地站在那,他們是萬萬沒有想到竟然還有人會汙蔑賑災的貴人。

這可如何是好。

裡正杵著拐杖,顫顫巍巍想要跪伏在地,向薛岫請罪。

薛岫攙扶住他:“老人家正是作甚。”

裡正眼裡含著淚光,慚愧說著:“都是老朽管教不善,才會有如此敗類,企圖動搖大家,若是我等真聽信了他的讒言,對大人不利,那……那可真是我等的罪過。”

“不,此時乃是歹人之罪過,又如何能怪罪爾等身上。”

裡正唉的一聲,抬起衣袖緩緩擦拭著眼角沁出的眼淚,他雙眸中還帶有水霧,仰視著薛岫的麵容,又看向圍聚在一旁的鄉親。

他又回眸看著薛岫,見薛岫麵冠如玉,目光清朗,他已經活了大半輩子,看人的眼光還是有的。

雖然這位公子出生不凡,但不是那種囂張跋扈的人,恍然見之像是天邊清冷的月,又像是山間的翠竹,有此等姿儀,定是高風亮節之輩。

心底也有了底,裡正開口道:“大人,我年事已高,已無法以工換物,像我等這等年邁的人,又是如何安置。”

“老人家安心,一切都會安置妥當,不會棄你們不顧的。”

“大人,工錢真的是按平常市價的兩倍發放,”裡正有幾分狐疑的,像是不相信有這種好事,從前他也聽聞彆處發生災情,可從未有過什麼以工換物的情況。

好一點的,還會管你死活,留你一口飯吃,壞的話,那錢可全都被貪官給貪了。

薛岫點頭道:“自然。”

有了薛岫的保證,裡正也算是安下心來,他轉過身對著身後的人道:“大家夥,既然大人都這麼說了,我們就放下心,好好做事,都散了吧。”

圍觀的百姓也自然聽到了裡正和薛岫的對話,薛岫的點頭仿佛讓他們找到主心骨一般,躁動不安的心都安分下來。

連忙說道:“既然叔公都這麼說了,我們就先散了吧,都去忙自己的事。”

百姓們慢慢散去,裡正也向薛岫點頭後,開始緩緩離開。

薛岫看著滿目蒼夷的桃源,他隨著縣官走到衙門處,衙門雖已被大水泡過,但還能住人。

薛岫任由著縣官安排,住進自己的院子後,他立馬走進書房裡頭,起草著以工代賑的章程。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章程自然也會亂成一團。

而他已經來到桃源,若他沒有草擬好章程發下去,縣官也不敢多做什麼。

薛岫一心二用,拿出兩張宣紙,在上麵寫著不同的字。

唯有這般,更能節省點時間。

等他落下最後一筆的時候,顧韶音也推開門,急匆匆地走到他的麵前,手撐著案桌上問道:“薛岫,已到響午,可要施齋布粥。”

顧韶音有點拿不定主意,他雖然知道顧家也曾參與過賑災的事裡,可他從前那是聽聞,可從未像現在這般。

薛岫皺眉:“還未準備齋飯?”

“沒啊,”顧韶音眨巴兩下眼,看著薛岫冷下來的臉色,他瞬間明悟,立馬撒丫子跑,邊跑邊喊:“我知道了,我這就去辦。”

薛岫垂眸看著自己寫的章程,微微歎口氣,等墨乾了後,他卷起拿在手裡。

向外頭走去,走過抄手遊廊時,正好碰到剛要進門的縣官。

薛岫將章程遞給縣官道:“這是我起草的章程,可按照上麵的去辦。”

縣官額頭冒著大汗,神色急迫,被薛岫攔下後,他驚慌地麵容慢慢穩定下來,看著遞到眼前的宣紙,他連忙用雙手接過章程。

他這麼匆忙的跑回來,也是想要詢問薛佑後麵該如何辦,若是在沒有個定論,那群鄉親可就要鬨了。

縣官連額頭的汗都來不及擦,他匆忙中又帶有幾分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毀壞了紙張。

映入眼簾的是那工整的行文,字跡清晰,無一處塗改,縣官不由得歎道:不愧是薛公子。

隨後,縣官認真的一字一句地看下去後,如獲至寶,他未曾想到,不過是一個時辰,薛公子心中已有成算,連同那以工換物,換取多少,都列得分明。

像是捧著金山銀山般,縣官麵上帶著笑容,恭維地說上幾句:“多謝薛公子,有了薛公子草擬的章程,這場水患也不過是小難,一定會有驚無險的度過去的。”

“下官在此替桃源縣所有的百姓謝過薛公子。”

“不必多禮,”薛岫淡然道:“快去吧。”

縣官哎的一聲,連忙轉身向外頭跑去,他可要把這東西張貼在告示那,以便全城的百姓都知曉。

捧著粥正喝著的百姓,看著縣官老爺氣喘籲籲地跑過來,跑到告示牌那處,張貼著東西。

張貼好後,縣官轉身道:“鄉親們,薛公子已起草了章程,大家都可以過來看一看。”

百姓端著碗護著食小心翼翼地上前,識字的看清楚上麵的字後,高興不已。

端著碗回到人群中,樂嗬道:“大家夥,賑災的大人真的沒有騙我們,我們的工錢真的有兩倍多,而且,多得多勞。”

“真的是這樣的嗎?”神情麻木的臉上都有了喜色,他們互相看望一眼,空洞的眼神逐漸有了光彩。

隻要能夠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