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後世番外(1 / 1)

“同學們,翻到書的二十八頁,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第十課,空前鼎盛的‘昭漢’。”

燥熱的下午,一群學生懶洋洋的趴在課桌上,仿佛下一秒就要睡著了似的。

曆史老師楊文風風火火的走進教室後,打開課件嚴肅的對教室中的學生道。

聽到楊文的聲音,學生們一改剛剛萎靡不振的樣子,連忙打起精神 ,目光炯炯的盯著王文。

見學生們一改往日形象,楊文有些摸不著頭腦,“你們這群小家夥今天怎麼這麼精神?”

聞言學生們笑嘻嘻的把書翻到相應的位置,對王文催促道:“老師,你快講課吧。”

見學生這麼積極想要學習,楊文還有些不習慣,不過秉承著教師的職業素養,她推了推眼鏡,立馬投入到準備多時的課件之中。

“同學們,眾所周知,天下大勢,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縱觀世界曆史,王朝更替是常態。”

“但有一個王朝,在曆史上卻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這個王朝,便是漢朝。”

“漢朝,一共分為三個階段。”

“一個是漢高祖劉邦建立的西漢,一個是光武帝劉秀建立的東漢,還有一個,便是文景皇帝創造的昭漢。”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漢朝的這三個階段,都統稱為漢,是咱們後世之人為了好區分這三個漢,才在它們前麵賦予了一個不同的字………。”

就在楊文講得正投入時,一個坐在垃圾桶旁邊的調皮男孩舉起了手,“老師,聽說文景皇帝剛開始並不想把國號立為漢,後麵為了拉攏荀彧,文景皇帝這才用了漢字。”

“老師,這是真嗎?”

聽到學生的問題,楊文推了推眼鏡,儒雅睿智的臉上滿是笑意:“胡同學這段時間有進步,都會主動向老師提問題了。”

楊文突如其來的誇獎讓坐在垃圾桶旁邊的胡文祥鬨了個紅臉,頂著瞬間熟透了的臉,胡文祥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一下頭。

“老師,文景皇帝真的是因為荀彧,才把國號立為漢的嗎?”

楊文搖頭,笑得一臉的溫和,“胡同學,很遺憾,你這個問題,老師的回答是不清楚,因為此事在正史中並沒有記載。”

“不過正史沒有記載,並不代表這件事情是假的,昭漢距今過了幾千年,我們如今對昭漢的曆史開發度並不是很高,很多事情都是留有疑問的。”

“胡同學要是感興趣,可以多尋找些相關資料,也許有一天這個問題會被你證實………”

說完,楊文把視線放到了PPT上,“昭,彰明也。”

“這個昭字,最能體現文景皇帝所創之漢。”

“同學們看書上右下角的小字部分,這一段話,是文景皇帝的簡介。”

聽到楊文的話,學生們並沒有依言觀看,因為對於家喻戶曉的文景皇帝,眾人對她的生平早已了如指掌。

劉宛,字鶴鳴,大漢文烈皇帝劉備之女,昭漢開國皇帝,十歲霸占荊州,自稱漢王,十七歲稱帝,統一華夏,其在位期間,滅世家,開科舉,燒《女誡》,行均田………創前所之未有,開萬世之太平。

這些話,是每一個華夏學生中學時的必背,楊文眼前這群高中生,如今閉著眼睛都能把這段話說出來。

不一會兒,預留的時間到了後,楊文把PPT翻到下一頁繼續講了起來。

今天的學生尤為配合,所以楊文把課程講完後,還剩下了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楊文正考慮要不要給學生布置點作業時,一個怕是便咋咋呼呼的學生舉起了手:“老師我有一個疑問。”

楊文微微頷首,“馬同學有什麼疑問?可以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解決。”

得到楊文的許可,馬澤在全班同學好奇的目光中站了起來,憨笑道:“老師,為什麼文景帝時期的大臣,都是成雙成對的啊?”

“都說三軍易得,一將難求,而文景皇帝身邊的賢臣,不但多,還都是一雙一雙的出現。”

“比如大漢賢相,諸葛亮和荀彧;大漢雙子星,祝融明珠和江寧;還有大漢邪臣,賈詡和程昱………”

聽到馬澤的話,楊文睿智一笑,“大漢之所以有這麼多賢臣,離不開文景皇帝的一雙慧眼。”

“眾所周知,文景皇帝,是古往今來第一個靠嘴打天下的皇帝。”

“彆人開國要麼靠家族,要麼靠運氣,要麼就自己四處拚命。”

“而文景皇帝開國,靠的是一雙會識人的慧眼,還有就是一張會忽悠人的嘴巴。”

“經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應該也都清楚,無論是諸葛亮荀彧,還是賈詡程昱,他們原來,都是劉備和曹操麾下的人。”

“但文景皇帝會忽悠,她先是曉之以情動之理,利用它劉氏的身份把忠於漢室的荀彧騙到麾下,後又拜她父親劉備的謀士諸葛亮為義父。”

“麵對當時才十歲的文景皇帝,荀彧生怕她把政務處理得一塌糊塗,直接包攬了荊州的大小政務。”

“而諸葛亮……,眾所周知,文景皇帝是他最疼愛義女。”

“為了文景皇帝,諸葛丞相冒天下之大不諱,在劉備出兵揚州期間,把益州半推半就的送給了文景皇帝…………”

“從這裡,我們不由看出,文景皇帝的識人之術到底有多厲害,她的一個忽悠,給自己招來了一個任勞任怨的丞相。”

“她跪地一拜,便給自己拜了一個拱手讓城的義父。”

“至於大漢雙子星,我們現在先不多說,待下節課我們學習昭漢的對外擴張時,老師給你們細講。”

聞言聽得正精彩的學生們一陣失望,“老師就不可以今天說嗎?”

“老師就不可以提前說嗎?”

楊文搖頭:“下節課的知識,自然是下節課說。”

“好了,接下來老師給你們說說賈詡和程昱。”

“你們在網上衝浪,經常能看到關於他們二人的名梗對不對??”

聞言教室裡的同學猛烈的點頭,一個紮著馬尾, 雙眼炯炯有神的女孩站了起來,聲音略帶些興奮,“老師,那些梗是真的嗎?”

“是啊老師, 傷天和不傷文和是真的嗎?”

隨著女孩問出問題,教室裡的學生瞬間沸騰了起來,一時間,教室裡麵全是嘰嘰喳喳的聲音。

楊文抬手,製止住了興奮的學生們,推著眼鏡笑道:“這個梗,倒是有一定的出處。”

“據漢文公的自傳描述,當初程昱帶兵聯合江東的魯肅抵抗北方曹軍來犯時,文景皇帝讓漢文公賈詡寫了封信寄給程昱。”

“信中的內容,大致就是讓程昱收著點,他要是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自己遭天譴,不能連累文景皇帝。”

聽到楊文這麼說,學生們瞬間眼前一亮,“老師,所以傷天和不傷文和,損天德不損仲德這個梗是真的咯?

楊文低頭笑了笑:“你們這些小朋友,正學的不學,這些課外知識,你們倒是感興趣的很?”

聞言學生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其中馬澤繼續問道:“老師,眾所周知,賈詡和程昱都是東漢末年有名的毒士,為什麼慧眼識珠的文景皇帝會把他們兩個也收入麾下呀?”

“文景皇帝行事光明磊落,按理來說,她應該不喜歡以“毒”出名的賈詡和程昱才對。”

“可我看曆史上,賈詡和程昱,好像還挺受她重用的,這是為什麼啊?”

聞言楊文微微搖頭,“沒有壞謀士,隻有不會用謀士的好主公。”

“為什麼光明磊落的文景皇帝會重用賈詡和程昱,我想大家下去後可以查查資料。”

“看看文景時期的那些百年大族是怎麼被消滅的?程昱去西域後,受到了多少當地人的反抗,賈詡為什麼會被派去東瀛做郡守………”

聽到楊文的話,學生們若有所思的思考了起來,一個戴著眼鏡,看起來文文靜靜的女孩舉手。

“老師,我曾細看過文景時期的史書,昭漢初年,社會並不平靜,內有世家對創辦科舉製的文景帝恨之入骨,外有北方異族對中原虎視眈眈。”

“所以當時才登基沒多久的文景帝,一邊帶兵北上,一邊派賈詡滅世家。”

楊文讚揚的看了女孩一眼,“許悅同學說的沒錯,昭漢初立時,文景皇帝麵對的是內憂外患的中原大漢。”

“當時她若選擇滅世家,北方異族必然在邊境對昭漢百姓燒殺搶掠,她若帶兵北上,世家必然反撲文景皇帝統治的大漢。”

“這時,被稱為毒士的賈詡走入了文景皇帝的視野,文景皇帝覺得,這天下,沒有比他更適合滅世家的人。”

“同學們,咱們細想一下,若是文景皇帝派去滅世家的人是荀彧或是諸葛亮,你們覺得他們會比賈詡做得更好嗎?”

聞言眾人細細思考了一番後搖了搖頭,風光霽月儒雅端莊的荀相和諸葛丞相,滅世家必然沒有大黑心肝賈詡厲害。

畢竟賈詡滅世家,注重的就隻是一個“滅”字。

賈詡滅世家的流程,可以說是蠻橫無理,你說你沒有犯錯,啥?你祖爺爺曾經強搶民女,這件事情你忘了?連家中長輩犯的錯都能忘,罪加一等…………

這件事情若是放到諸葛亮或是荀彧身上,定然是不會發生的……………

楊文見學生們都有了自己的答案,不由笑眯眯的道:“這就是文景皇帝重用賈詡和程昱的原因。”

“他們二人是有些毒,但若把他們用好了,與大漢來說,他們二人就是良臣。”

聽到楊文這麼說,一個學生不解的撓了撓頭:“老師,既然如此,賈詡和程昱對昭漢來說,也算是良臣。”

“可為何,他們死後,都不願意把屍體運回家安葬呢?古人不是都講究落葉歸根嗎?”

楊文聞言淡淡一笑,“你這個問題問的好,為什麼他們二人不落葉歸根呢?”

“那是因為他們二人當時所處的環境是昭漢。”

“據郭女王丞相的在她所著的書中描述,賈詡和程昱死時,文景皇帝都曾派郭相去迎他們的屍身歸鄉。”

“可惜他們二人死後,都留下遺言,說要以自己的屍身鎮守東瀛和西域。”

“世人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後,大為感動,不少人當地居民還為他們建了祠。”

“據郭相書中所寫的隻言片語來看,漢文公賈詡之所以不回去,是因為他早些年滅世家做得太狠了,他怕屍身運回故鄉後,有人刨墳鞭屍…………”

“至於忠烈侯程昱......,聽聞是賈詡寫信給他炫耀,說他要把自己的身屍留在東瀛,永遠鎮壓東瀛。”

“聽到賈詡這麼做了,程昱也不甘落後,畢竟他二人,可是誰被文景皇帝誇獎了,都要向對方顯耀上幾個月的人..........

“哈哈哈。”

“原來毒士之間這麼逗嗎?我還以為他們兩個湊在一起.,經常一個算計一個呢,沒想到他們居然是這樣的文和和仲德。”

見學生們笑得高興,楊文搖頭笑了笑,把自己帶來上課的東西收拾好。

“同學們,下一課我們要學的,是鼎盛時期昭漢的疆土,你們下去記得預習 。”

“還有兩分的時間了,大家回顧一下本節課的知識點。”

聽到楊文這麼說,學生們長籲了一聲,“老師,再給我們講講文景皇帝唄,我們可崇拜她了…………”

“是啊是啊,那可是我的女神唉,千古女帝,比肩秦始。開局帶個姐,結局統江山,我對我女神可崇拜了………。”

楊文淡定的看著不斷向她撒嬌的學生們,“眾所周知,文景女帝是大漢的開國君王,同時也是我華夏曆史上第一位女帝。”

“她在位期間,是我華夏最鼎盛的時期,同時也是我華夏疆土最寬廣的時期。”

“祝融將軍和江將軍的銅像,如今還屹立在歐洲大陸…………”

“鐺鐺鐺…………”

一陣鈴聲打破了楊文的話,楊文抱起講桌上的教案,笑眯眯的道:

“同學們,我們下節課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