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秦女帝(七十二)(1 / 1)

聽到王綰的話,之玉點了點頭,“好,待把匈奴打跑,本宮便回來主持祭祀, 此乃本宮為太女後第一次祭拜天地祖宗,自是要認真對待。”

“到時候,還得麻煩兩位丞相替本宮主持大局呢。”

“太女哪裡的話,能為太女主持祭祀 ,乃是我們的福份………… 。”

交代好一切後,之玉便翻身上馬,拔出手中長劍指天,氣勢淩然的吩咐道:“出發。”

鹹陽城外,前來相送的官員見此紛紛彎腰作揖,對著前方已經緩緩發動的隊伍高聲道:

“恭送太女。”

“恭送王軍。”

在百官的身後,還有不少聽聞之玉要出征後,親自趕來相送大秦黔首。

此時的他們也紛紛跟著百官作揖,高呼著恭送太女的話。

不少年老的黔首看到漸行漸遠的王軍,不禁眼角濕潤了起來,心中忍不住的在祈福,希望太女能夠平安歸來。

自從太女監國之後成,秦國不少苛政都被一一廢除,便連秋日的稅收,都比往年少了兩成,多的這兩成稅收,足夠他們安安心心的過個好年,他們心中對之玉這個監國的太女,實在感激不儘。

在黔首的心中,能讓他們吃飽飯的君王,便是好君主,所以之玉這個儲君一時之間在民間頗受愛戴。

大軍走遠後,隗狀收回了作揖的姿勢,有些意外的看向了他身邊的王綰。

王綰看到隗狀的目光,有些不自在的低頭拍了拍他寬大的袖子,這才問道:“隗相做何如此盯著本相看?”

隗狀收回視線,睿智的臉上閃過幾分笑意,“沒什麼,隻是覺得今日的王相讓人驚訝。”

聞言王綰自然知道隗狀指的是什麼,他隻豁達一笑,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太女才德兼備,其餘公子,望塵莫及。”

“本相雖因太女是女子,所以對她任諸君頗有微詞,但她實乃大才,若不用,才是我大秦的損失…………。”

“就如當初隗相你說的,都是大王的子嗣………,不管誰為諸君,你我都是大秦的官員………。”

聞王綰此言,隗狀欣慰的點了點頭,“王相能如此想,自是再好不過。”

楚地。

“報………… 。”

一個侍衛帶著密信,闖進了正在研討戰術的軍營內。

看到侍衛身上的衣服,眾將領明白是鹹陽宮那邊派來的人,便識趣的沒有斥責侍衛闖營。

高坐上首的嬴政看到侍衛前來,微微抬眸,氣勢淩然的道:“呈上來。”

聽到嬴政的話,侍衛小心翼翼的從懷中掏出一竹筒恭敬的呈上前。

王翦見此親自從侍衛手中接過竹筒遞給嬴政。

嬴政擺了擺手讓侍衛退下,不顧正在議事的眾人,當即打開了竹筒,把裡麵的紙條拿了出來。

這個消息是鹹陽城十萬火急送來的,他擔心鹹陽那邊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待看完上麵之玉的親筆信後,嬴政的臉色一會青一會白的,實在不知該如何形容。

營帳中的眾將領見此麵麵相覷,不知信中寫了什麼內容,竟能讓大王沉默了半晌。

不知過了多久,嬴政長長哀歎一聲,看了一圈營帳中的眾人後,對著兩個站在一起的年輕將領吩咐道:“蒙恬,蒙毅,如今匈奴來犯,太女帶兵北上抵禦,孤擔心她身邊無大將,你們兄弟二人親率五萬士兵北上,協助太女抵禦匈奴。”

聞言蒙恬蒙毅顧不得驚訝,連忙抱拳道:“是,大王。”

大帳中的將領聽到嬴政的話後瞬間變了臉色,滿頭華發的王翦有些氣憤的道:“這匈奴,實在猖狂。 ”

蒙武則有些擔憂的問道:“大王,如今王軍皆在此,太女抵禦匈奴,手中無兵,這可如何是好…………。”

嬴政有些疲憊的擺了擺手,“孤來楚地時,太女下詔征了十萬女兵,她如今便是帶這些女兵前去代縣。”

說罷嬴政有些唏噓的歎了口氣,“當日孤還不同意她征這女兵,如今看來………,也幸好太女堅持己見,不然如今我大秦,豈不如案板上的魚一般,任匈奴欺負嗎?”

聞言眾人臉色微變,太女竟征了十萬女兵…………。

自古保家衛國征戰沙場乃男子之事,女子本弱,自該在後方耕織才是,讓女子上戰場,豈不顯得他們男兒無用,不能保衛好家國……………。

不過如今也不是糾結這十萬女兵的時候,匈奴南下,怕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此時的邊境,恐已是民不聊生,也不知道太女帶著十萬女兵前去,能不能抵禦住匈奴……………。

“蒙恬,蒙毅 ,你們兄弟傻愣在這裡做什麼,還不趕緊去點兵收拾東西,以便北上。”

蒙武一腳踢在還傻站著的兩兄弟臀上 ,急切的催促道。

聞言兩人趕緊對著嬴政拱手後退了出去。

嬴政歎了口氣,拿著手中的信反複觀看了良久,這才輕歎道:“太女得天庇佑,此戰定能平安歸來…………。”

話雖說得篤定,但此時的嬴政眸子裡卻滿是擔憂。

他的‘女兒’,定要平安歸來………。

“大王,匈奴彪悍,女兵嬌弱,不若讓蒙恬和蒙毅多帶些人北上…………。”

見嬴政盯著信反複看了幾遍,王翦心知嬴政是在掛念之玉,便主動提議道。

畢竟如今攻楚已過了關鍵階段,大王便是再多派五萬士兵前去也是可以的。

嬴政聞言擺了擺手,盯著營帳中的輿圖看了良久,這才道:“不必,太女已帶了十萬女兵前去,再加上蒙家兩位將軍帶去的五萬人馬,想來在冬日寒凍之前定能將匈奴趕出我大秦境內。

“楚地疆域遼闊,人馬不多怕是會出亂子。”

嬴政都如此說了,其他將領自是沒什麼意見,隻能暗自祈禱北方邊境能無事。

原趙國境內,一隊人馬正不分晝夜的穿梭在官道上。

一個六歲左右的小孩立於馬上,他的身後,是一個一身紅色盔甲英姿颯爽手執韁繩的女子。

小孩看著周圍越來越荒涼的環境,有些忐忑不安的問道:“大姊,我們這是要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