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秦女帝(三十九)(1 / 1)

朝堂上的袞袞諸公被之玉接二連三的話懟得無從開口,看著一身氣勢非凡的之玉,剛剛出言的華發老頭皺了皺眉,最終卻沒有出口反駁,他算是發現了,這滿朝文武大臣,怕是除了典客頓弱外,其餘人無一是這大公主的對手。

而此時的頓弱,正躲在自己的位置上低頭看自己官袍上的繡花,大公主是他典客府出去的,他那說她一聲不好嗎?不,他不能說…………。

而且這半個月的時間,足夠讓他了解這位大秦的大公主是怎樣一個內有乾坤的人,這樣一個利國利民的人,不應因為她是女子便不讓她施展自己的才能,不然這豈不是對人才的浪費。

所以此時的他和其他不表態度的官員一樣,蝸居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大公主舌戰百官,看著看著不由得感歎,不愧是他典客府出去的人,這小嘴,就是能說。

想到這裡,頓弱還有些生氣,這大公主就是乾外交的材料,也不知道大王是怎麼想的,居然要把大公主調去當廷尉,這不就是浪費了大公主那張嘴了嗎?

頓弱心中微微一歎,隻感覺自己的心痛得無以言表,好好的一個外交人才,他還沒捂熱呢 ,便被大王調走了。

之玉看著瞬間沉默了的大殿,掃視了一圈在場的王公大臣後,冷冷開口道:“不知諸位大人可還有何要說的?”

此時作為百官之首的王綰這才悠哉悠哉才站了出來,對嬴政拱手道:“陛下,女子為官雖無明法規定,但始終不合祖宗之法,還請大王對長公主任廷尉一職一事仔細斟酌。”

嬴政聞言在才收起剛剛看戲的態度,看向下麵雖是一人,卻有著猶如千軍萬馬般滔滔氣勢的之玉,不怒自威的道:“我兒覺得呢?”

之玉對著嬴政微微拱手,恭敬的道:“父王,如今乃禮崩樂壞大爭之勢,自是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隨著之玉一字一句鏗鏘有力的說完,安靜的大殿之內突然傳出了幾聲威嚴的吟聲,似是在附和之玉的話一般。

在座的人都是飽讀詩書的,聽到威嚴的聲音後, 遲鈍了一瞬便想起了這個聲音是怎麼傳出來的,想到這些,一眾臣子心中悸動,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龍吟嗎?

“報………。”

”大王。”

一個內侍顧不顧禮法,跌跌撞撞的跑入宮殿內,高聲道:“大王,神跡,是神跡…………。”

聞言章台宮內的眾人一驚,便連嬴政都迫不及待的往外走去,聯合剛剛聽到的龍吟聲,眾人心中不由在猜測,這所謂的神跡,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待眾人出了章台宮大門後,便見章台宮上方霞光滿天,而在七彩的雲霞之間,正有兩條一大一小的龍盤旋在章台宮之上遨遊,大龍全身漆黑,在嬴政出來後便發出了震耳欲聾的的呻吟聲,響徹雲霄。

而小龍則是通體為紅色,美麗的鱗片布滿了全身,跟在大龍身後遨遊空中,時不時的便會發出幾聲亢奮的龍吟,沒過多久 ,一大一小兩條龍往天上雲霞處飛去,消失在了雲海之間 ,隻留下滿天的霞光。

章台宮外,眾人死死的盯著兩條龍消失的方向,待確定龍真的消失不見之後,隗狀最先回過神來,連忙跪下對嬴政拜道:“大王萬歲。”

隨著隗狀出聲,眾人也連忙反應過來,對著嬴政跪拜道:“大王萬歲。”

嬴政盯著霞光滿天的章台宮上空,確定龍是真的消失不見了之後,這才兩臂高抬,大笑出聲。

“哈哈哈,”

“哈哈哈。”

“天佑大秦。”

“天佑大秦呐。”

隨著君王開心的聲音響起,下麵的大臣的臉上也不自覺的露出了笑容,跟著嬴政道,

“天佑大秦…………。 ”

“天佑大王……………。”

嬴政哈哈一笑,親自挪步走到之玉身旁,扶起了與一眾大臣跪著恭迎他的之玉,眼神威嚴的掃過在場的眾人。

“好一個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來人,擬詔,孤之長女,趙氏元曼,天意所屬,得天庇佑,天縱英資,宜承大統,著立為王太女。”

隨著嬴政的話音落後,殿外跪坐的一眾大臣連忙從剛剛的神跡中反應了過來,一個個臉色一變。

剛剛大王也才是讓大公主做廷尉而已,如今怎麼就立大公主為王太女了。

王國的繼承人,又怎能立得如此草率,然而還不待他們反駁,隨著嬴政的話音落下之後,已經消失不見的龍吟聲再次傳來,通體紅色的龍再次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盤旋在雲端之上。

這下大秦的官員傻眼了,被震驚在原地忘了要做何反應,這是老天都承認大公主為王太女了是嗎?難道今日天降神跡, 就是為了大公主一人嗎。

如此異象,是聞所未聞的,那黑龍,像極了大王一般威嚴,而那紅色的龍,大秦誰人不知,大公主華陽喜著紅衣,無論什麼場所 ,她總是一襲紅衣示人,奪目得讓人移不開眼。

如今兩龍一大一小,一黑一紅,就不正好對應了大王和大公主嗎?

大王為父,對應的龍自然也是大的,而大公主為子,對應的龍自然也要比黑龍小上許多。

老天都降下神跡承認大公主的王太女之位了 ,那他們這些凡夫俗子,又怎敢質疑天地。

“臣等拜見大王,拜見王太女。”

眾臣心中再是有所不甘心,此時看到如此天降神跡 ,也不得不承認之玉王太女的身份,畢竟他們敢反駁大王的決策,卻萬不敢反駁天地的決定。

之玉抬頭,看著一身黑色華袍威嚴迷人的老祖宗,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恭敬的對嬴政行了一個晚輩的禮:

“兒臣叩謝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