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秦女帝(十七)(1 / 1)

之玉話都說到這了,眾人也不好說些什麼,雖然大王帶大公主前來祭祀這件事情讓他們頗有微詞,畢竟自古哪有女子進軍營的,但這是大王帶的,他們也不能說些什麼。

“大公主言重了。”

“諸位將軍,孤已讓吾兒扶蘇在灞上設宴,晚上宴請諸位將軍,還請諸位將軍先把手中的事情忙好,晚上咱們君臣同樂。”

“多謝大王 。”

聽到嬴政如此說,幾個大秦將領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能被大王宴請,是多大的榮耀,他們自然喜不勝收。

“曼兒,你隨孤四處走走, 孤帶你去見見我大秦的雄師。”

嬴政說完後起身帶著之玉便往營外走去,術業有專攻,他既全權把攻楚之事交給王翦,自然要讓王翦好好排兵布陣,他在這裡,下麵的人對他有所畏懼,王翦也不好發揮……………。

“大王,臣陪你與大公主一同前去。”

見嬴政要出去,王翦上前抱拳道,畢竟他是大軍主帥,嬴政逛軍營,他不陪著說不過去。

嬴政擺了擺手,“明日大軍便要出發了,想來王將軍應該還有很多事情要安排,讓大公主陪著孤就行,王將軍去忙吧。”

見嬴政如此說,王翦自然不好再說什麼,隻得與眾將士一同拱手道:“恭送大王。”

待嬴政帶著之玉出去後營中的眾將士連忙齊刷刷的看向王翦,其中身份最高的蒙武一臉不解的問道:“王將軍,今日這是什麼情況,大王怎麼……………?”

王翦看了眾人一眼,麵帶警告的道:“大王的心思,豈是我等能揣摩的。”

“諸位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其他的,莫要多加打聽。”

見王翦說得嚴肅,眾人也不敢在多說什麼,隻得把話題轉移到排兵布陣上來,但私下眾人還是暗暗在揣測,大王帶大公主前來祭祀是想表達什麼,祭祀,自古可都是儲君才能有資格參與的。

“父王,你今日帶兒來祭祀,是不是存了心思想立兒為儲君?”

出了大秦將領所在的營帳後,之玉小跑至嬴政的身旁小聲問道。

一直跟在嬴和之玉後麵的林一聽聞此言,連忙向四周都看了看,確定周圍沒人後這才有些後怕的道:“我的大公主啊,這些話可不興說的。”

之玉眨了眨眼睛,頗為不解的看向一旁著急的林一道:“林大人說的這是哪裡話,這世上最遺憾之事,便是長了一張嘴巴,卻隻會拿來吃飯,不拿來說出心中所想。”

“我自不是那樣的人,所以心中有事,自然是要來問父王的。”

見之玉說得一臉的坦然,林一壓下自己劇烈跳動的心,臉上努力的擠出一絲笑容:“大公主。

嬴政見林一想提點之玉,卻又不敢開口,有些好笑的搖了搖頭,對林一道:“孤與大公主走走,你這在侯著吧。”

聞言林一如釋重負的彎腰行禮道:“是。”

大公主和大王這幾日經常語出驚人,他的心臟一天七上八下的,真怕哪天他就被大公主給嚇出病來。

“父王可是有話要與兒單獨說?”

見嬴政把林一打發留在原地,之玉湊上前去含笑問道。

見之玉臉上止都止不住的笑容,嬴政有些沒好氣的敲了敲她的頭,“怎麼?被孤留下來單獨說話你很高興?”

之玉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老祖宗留她說話,她能不高興嗎?

“當然高興了,父親你隻要兒陪,便說明兒還是有點用處的,不是一無是處之人。”

聞言嬴政無奈的搖了搖頭,帶著之玉站在軍營的上方,俯視著下麵的六十萬大軍。

“我兒,是如何看孤帶兵兼並的?”

嬴政看著下麵正在訓練的大軍良久,這才歎了口氣看向旁邊的之玉問道。

聞言之玉心中一緊,收起了臉上笑嘻嘻的笑容,她知道,此時屬於她的考驗開始了。若是她今日不能給嬴政一個滿意的答複,她這王太女的路,怕是要走得艱難…。

“父王,兼並,是時代所趨。”

聽到之玉對回答,嬴政並沒有什麼反應,隻是繼續無悲無喜的問道:“兼並戰爭死傷無數,當年長平之戰時,武安君就曾帶著秦軍一舉殺了四十多萬趙軍。這些年來,天下六國,對孤恨之入骨,恨不得把孤除之而後快。”

“便連燕太子丹,也…………”

聞言之玉嗤笑,“他們沒有站在父王的高度,如何看得懂父王你之所為,功在千秋。”

聞言嬴政有些壓抑的挑眉看向之玉,“哦?我兒認為,孤如今所做的,是對的?”

之玉點了點頭,看著遠處的重重山脈,悵然一笑道:“自平王東遷後,諸侯割據,各國各占一方,禮崩樂壞,天下大亂,自此 ,中原地區就無一日安寧。”

後齊國強盛,桓公稱霸,天下諸侯紛紛效仿。”

“自此之後,天下紛擾不斷,黔首苦不堪言,後趙、魏、韓三國分晉,戰爭愈演愈烈,爭霸戰爭開始向兼並戰爭轉化。”

“細算下來,天下黔首已在戰火之中苟活了五百多年。”

“如今父王你心懷大誌,要一舉滅亡六國,若是有一天中原大地儘歸我大秦,凡日月所照,皆為秦土,江河所至,皆為秦人,那天下黔首,又豈會生活不好?”

“六國之人痛恨父王,是因為他們恨父王出兵奪走了他們的潑天富貴,若真說他們愛國,那幾百年前,天下諸國還全儘歸於周呢,怎麼不見他們說要複周?”

“亂世用重典,沉屙下猛藥,天下紛擾了五百多呢,若是父王不一舉出兵,把各國逐一消滅,這天下的戰火,何時才會平息?”

“這天下的黔首,何時才能過上安寧的日子?”

“所以兒認為,父王所為,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