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嗯”了一聲,“有勞。”
化妝師剛走到他身後, 原主的手機就響了起來, 屏幕上彈出來電者的姓名備注——“方行舟A”。
看樣子是熟人。
沈明恒知道有些人會給重要的人備注前加個“A”,這樣就可以排在手機通訊錄最前麵, 但是在後麵標“A”是什麼情況?
沈明恒任由化妝師在他頭上亂動, 他拿起手機放到耳邊:“喂?”
對麵停頓了兩秒,才帶著幾分難為情,低低地說道:“明恒, 我實在沒辦法了, 可不可以把你欠我的錢還給我一點。”
其中哀求可憐的意味像是要漫過手機溢出來。
沈明恒莫名其妙。
聽起來是我欠你錢, 你一個債主,怎麼這麼卑微?
他不動聲色:“你怎麼了?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方行舟不是很願意展示自己的苦難,那會讓他有種販賣同情的羞恥感。
然而走投無路之下,他隻能據實以告:“我家裡有人生病了, 需要的治療費用比較高,明恒, 你如果有錢能不能先還一點?”
沈明恒眨了眨眼,這位小A同誌人是不是也太好了一點?
他試探問:“如果我也沒有錢?”
“那、那就算了。”方行舟急急回答,生怕遲了一點就會讓沈明恒為難:“我自己再想想辦法,你彆擔心。”
他趕緊掛了電話。
沈明恒:“……”
沈明恒翻了翻原主手機裡留下的聊天記錄:
【沈明恒:趙霖,我最近出了點事,手頭有點緊,你能不能借我點錢?我保證下個月就還。】
【趙霖:我生活費也不多了,就剩下五千,全都給你。】
【趙霖:兩個月了,明恒,你的事解決了嗎?可以還了不?】
【趙霖:兄弟,我剛開始實習,付不起房租了,你這錢都拖了三個月,還能不能還?】
【趙霖:……再不還錢我報警了。】
【沈明恒:你不要逼我了,我有錢肯定會還的,大家都是兄弟,你幫我一回不行嗎?】
【沈明恒:再寬限一點時間,下個月我保證還給你行嗎?】
諸如此類的借錢與催債的消息不計其數,沈明恒接連翻了兩頁才看到這位“方行舟”。
【方行舟:你怎麼了?為什麼這麼缺錢?】
【沈明恒:我想創業,初始資金不夠,行舟,你幫個忙,我有這個夢想很久了。】
【方行舟:那是好事啊,卡號給我。】
方行舟給他轉了十萬,堪稱原主最大一筆生意,並且也一直沒有催他還錢,因而這聊天記錄便一直被壓到了最下邊。
沈明恒:“……”
我好像是個老賴啊。
雖然還沒有接收記憶,但沈明恒覺得,不管有什麼樣的苦衷都不是欠錢不還的理由。
[六兒,]他在腦海裡呼叫係統:[看看原主名下所有資產加起來有多少?]
他粗略一翻,發現原主銀行卡挺多的,放錢的各個APP也很多,他實在懶得一個接一個去查。
高科技係統最擅長這種了,很快答道:[一萬零八十九塊七毛三。]
沈明恒:“?”
沈明恒謹慎地確認:[我借了多少?]
係統道:[除去已經還了的,原主目前還欠了五個人共計十二萬五千六百五十元整。]
其中方行舟一個人就貢獻了大頭。
其他人當然也不是好欺負的,不會允許“沈明恒”一直不還錢,原主拖延掙紮了好幾個月,還是無可奈何地還了。
——在收到了方行舟的十萬之後。
方行舟憑一己之力解決沈明恒的諸多債主,而後成為了他最大的、但是不要求還錢的債主。
化妝師拍了拍他的肩膀:“可以了,去後麵拍攝吧。”
“好,多謝。”沈明恒不緊不慢跟在人群後。
[六兒,把我剩下的錢全部轉給方行舟吧。]
[宿主,全部嗎?四塊五的泡麵錢都不留嗎?]
沈明恒失笑,[不留。]
有手有腳,總是餓不死的,實在不行還能進廠包吃包住,但是能讓從來不催債的方行舟用這樣的語氣,可見他確實已然十分困難。
於是正在懊悔給沈明恒打電話的方行舟便收到了幾條轉賬信息:
【吱X寶:沈*向您轉賬46.5元】
【微訊:沈明恒向您轉賬372.83元】
【XX銀行到賬8890元】
【……】
*
沈明恒借著去洗手間的借口,終於找時間接收了記憶。
原主今年大四,即將畢業,他一直找人借錢倒不是染了什麼壞習慣,也並非如他與方行舟所說是要自主創業,純粹隻是因為他生活比較奢靡。
原主是個孤兒,大抵是從小自卑於這段身世,他一直樂衷於將自己裝點成富二代,然而很明顯,他並沒有這個實力。
小時候待的小城裡人比較少,一個學校的學生幾乎鄰裡間家人也都認識,沒有給他發揮的空間。
原主愛錢,他知道用功讀書會有獎學金,因而還算勤勉,運氣好踩著線上了一個頂尖大學。
大學的同學們來自天南海北,沒有人會無端去了解他的過往。
更重要的是,原主忽然見識到了更加刺眼的貧富差距,他陡然意識到他全身上下這一套打扮有多麼寒酸。
考上這所大學,小城給他發了一筆獎金。
這數額他剛拿到手時還覺得龐大,然而一個月後不過換了手機、換了電腦、換了手表,買了幾套衣服,竟也就所剩寥寥。
上了大學依然每個學期都會有不低的獎學金,可他的同學們都是從全國各地考上來的天之驕子,他不再能像以前那樣輕易地成為年級第一。
好在身為一個高材生,兼職並不難找,多的是富貴人家的家長捧著錢請他輔導自家小孩。因此雖然揮霍得多了一點,但一開始日子也不算難過。
可惜後來他的胃口越來越大。
他的錢不夠花了,原主就想到了借。
原主不傻,當然知道高利貸就是個深淵,故而從來不碰。他聰明的腦袋理所當然地想到,不管用哪個平台借都會有利息,但是找同學借就不會。
他更聰明地想到,現在的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要心軟許多,至少不會像□□那樣對欠錢的人砍手剁腳的,甚至連報警都會顧慮給同學留下案底影響他一生。
況且,作為有一定法律基礎的流氓,他知道甚至隻要他借的不多,不留下紙質證據,連法律都很難奈何他。
原主就這麼瀟灑地到了大四,周圍的朋友同學全都被借了一遍,然後終於翻車了。
他們終於發現,原主是個慣犯,是個欠錢不還的老賴。
大學生心軟是真的心軟,但他們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