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誇獎(1 / 1)

“還有,三舅媽家裡的東西都那麼貴,到時候你們弄壞了,媽媽可賠不起。”

溫翠翠照顧倆孩子,頗有些指桑罵槐的滋味在裡麵。

薑允初沒搭理,搬著小馬紮,和大嫂二嫂湊到了一起。

“大嫂二嫂,你們說聊啥呢,這麼起勁兒。”

“還不是為了拆遷的事。還是你們家好,再寫有房子,還寬敞,像我和你二嫂,我們租的房子,一家子擠在裡麵,有時候轉個身都難。

一家子住一起磕磕絆絆也多,現在家裡每天吵好幾頓。”

本來,還對老三一家搬進新房子不以為然,都在鄉下,建的再好能好到哪裡去,現在過來一看,氣派的,比以前資本家住的房子都好看。

更彆說,現在已經見過了屋子裡麵,空調冰箱洗衣機,他們家買一件都舍不得,老三家人家已經齊全了。

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

沒忍住,對於大嫂一家至今還不分家的相處模式,她很看不慣。

“那能怪誰,還不是你不舍得家裡幾個孩子搬出去。

像我們家,結婚後,就各過各的,兄弟之間哪有這些矛盾。”

距離產生美,用於兄妹之間的關係,更為恰當。

“你當我和你大哥不想分,”現在是他們家想分也分不了。

“現在他們家就老幺沒結婚,還有,下一輩就軒軒一個男孩,所以,他們就商量著,等房子下來,給他倆一人一棟,他們兩口子在自己住一棟,剩下的就賣掉,給他們兄弟幾個把錢平分了。

你們倆說,我做的有錯嗎?怎麼老二老三老四他們不願意,到最後老大和老幺也埋怨我,說我不公平。”

她是偏心了軒軒和老幺點兒,但這不是特殊情況嘛,軒軒是他們家長子長孫,又是唯一的男孩兒,給他一棟房子怎麼了。

而且,他們現在年紀也大了,老幺結婚的時候,可能幫不上什麼忙,現在女孩兒條件又高,把樓房留給老幺一棟,讓他娶媳婦兒,她沒覺得有問題啊!

她不覺得有問題,卻被薑允初毫不留情的指出了她已經僵化的思想。

“首先,你這是重男輕女,軒軒是你孫子,藝藝就不就是你孫女了,你把房子軒軒不給藝藝,要我我也不願意,你們家老二沒和你斷絕關係就是好的。

其次,你偏心老幺,現在誰家房子住著寬裕,你們家幾個孩子,在外麵打工上班,有那個單位分了房子的,又有那個是買的起房子,你怕老幺沒房娶不起媳婦了,你就不怕其他兒子沒住地方,媳婦兒離婚跑了,”

“啊,這麼個事,誰能想著這麼多彎彎繞繞,那我們家怎麼辦?”

薑允初本不想再說下去,浪費這麼多口舌,已經看在都是一家人份上,再多管閒事,給她出主意,她怕遭到幾個侄子侄媳婦的埋怨。

她倒有些羨慕二嫂家裡,孩子少,清淨。

“你快和我說說。”溫大嫂身上最大的優點就是識時務和有自知之明。

他們家現在鬨成這樣,自從那件事之後,老二一家連帶著老三和老四家,已經很久沒有回過家了。

她辛苦為幾個孩子操勞了半輩子,可不想臨了和幾個孩子離了心。

所以,這個問題亟待解決。

而家庭和諧的老三家和老二家,就成了她學習的榜樣。

於是,趁著都在摘菜洗洗涮涮,就不停的和薑允初打聽。

在大嫂的軟磨硬泡之下,耳朵都要起繭子了,忍受不住,舉了她和二嫂家的例子,“有兩種解決辦法,要不你學我們家,直接分家,讓他們自力更生。

另一種你學二嫂,把東西給孩子平分,當然,二嫂家孩子少房子多好分,你們家分不過來,可以除了留下你和大哥住的一套,其他全部都賣了,把現金給他們分了。”

說來說去,還是分理處。

樹大分叉,人大分家,這是自然規律,避免不了的。

“唉,迷說我生這些小崽子乾嘛,這一輩子,都伺候他們了。

我現在吧,就希望,等老了以後,彆想鎮上老李家老兩口似的被兒子兒媳婦趕出家門,活活氣死!”

還有這種事情?“什麼時候得事,我怎麼不知道。”

“劉前天,不光咱們村,就連鎮上一些地方也都要拆。

老李兩口子生的那個小子,沒良心,結婚後,就被他媳婦攛掇著,和老兩口分了家。

老李兩口子可憐見的,平時就靠打零工維持生計。

一天下來,有時候都不夠吃飯。

也就這幾年過上了好日子,老兩口手藝好,開了家早餐店,生意挺好。

但現在,他們安身立命得屋子被拆了,他們賣早點的屋子,在他兒子的名下,現在拆遷的補償款和他們兩口子一點關係都沒有,也沒有了維持生計的攤子,被兒子趕出家門的老李當天就被氣進了醫院,沒救過來人走了。

而他媳婦,第二天被人發現,在老頭的旁邊,也過去了。”

薑允初聽大嫂的描述,覺定對這老兩口很熟悉,腦海裡閃過一對老夫婦的影子,她說的不會是阿公阿婆吧?

但卻沒有了繼續探究下去的勇氣。

“我算是看出來了,孩子都是討債鬼,等房子分下來,我就都賣了,省心。”

趁他們還能乾的動,要多掙些錢,攢著,彆等到老了,落下了和老李兩口子一樣的結局。

還是要給自己留下後路。

十二點的鐘聲響起,正好,卡著這一刻的點,溫湛昀邁進家門。

打完招呼後,來廚房找薑允初。

“這些是你和備齊的,這厲害。”

溫湛昀到廚房夠看到,各種原材料都被洗好切好分類裝在不同盤子裡,就等著他回來做了。

聽到被人誇,是挺開心的,但這些……“有大嫂和二嫂一起幫忙,肉是老大和老三切好的。”

“但我隻誇你,咱們下次再接再厲。”也確實不錯,起碼知道做了,並且也付諸於行動了,這就很值得表揚。

而且,隻有多誇獎,才更有乾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