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若羌波問世!(1 / 1)

冰箱般巨大的3d打印機立在牆角。

宋河湊在打印機屏幕上研究用法,後麵圍了一大群來上早班的團隊成員。

實驗室門打開,一胖一瘦兩道身影匆匆趕到,站在打印機旁好奇探頭。

“老師,您要印什麼?這種型號的打印機我用過!”紀天和自告奮勇。

“我也用過!老師您給我們說!這種雜活兒我們乾就行了!”婁景輝附和。

“那好,你們倆來操作。”宋河閃到一旁,“打印個猴腦出來。”

“猴腦?”兩人雙雙一愣。

“沒錯,材料設為瓊脂糖和海藻酸鈉的複合水凝膠。”宋河說,“密度大一點,儘量模仿腦組織那種軟綿綿的效果。”

“要一模一樣的猴腦,還是印個大概形狀?”婁景輝問。

“一模一樣的!你們去那邊找隻猴屍,把腦子刨出來掃描建模吧!”宋河道。

“我去!”人群後方的範桃舉手。

宋河點頭允諾,範桃在實驗室的角色和法醫差不多,天天對著屍體切來刨去,簡直像解剖專業出身的,這種活兒交給她乾放心。

片刻後,範桃捧著一顆完整的猴腦過來,死亡太久有些腐臭味了,好在外形基本沒變。

紀天和已經設置好了,側邊的掃描室打開,猴腦放進去,很快完整的立體模型出現在打印機屏幕上!

紀天和點擊確認確認,打印機嗡嗡作響開工!

片刻後,一顆栩栩如生的透明猴腦被打印出爐!

每一條腦部溝壑走向清晰,質感柔軟,猶如果凍。

“乾活吧!”宋河看了一眼果凍猴腦,“注射人造腦蟲,測數據!”

聽完命令,團隊成員反應不一。

有人一臉茫然,人造腦蟲是測猴腦的腦電波用的,打印出來的果凍猴腦哪有腦電波?測個寂寞?

有人則反應過來了,恍然大悟,拔腿跑去準備儀器。

很快,果凍猴腦被放置到實驗台上,注射幾滴人造腦蟲,數據收集器放在一旁,短暫的等待後,眾人響起驚呼聲。

電腦屏幕上出現了腦波噪音!

密密麻麻的噪音,隨著腦蟲的擴散而變化,明明果凍猴腦是沒有腦電波的,但人造腦蟲卻測出了數據!

宋河喜悅微笑,拍拍手宣布:

“驗證成功了!”

“據我觀察,人造腦蟲會彼此乾擾,測出大量噪音!”

“這種乾擾,可能是人造腦蟲自帶的傳感器導致的,每一個腦蟲都向周圍發送掃描信號,但鄰近的腦蟲卻會誤判一些同伴的掃描信號,視為腦電波!”

“現在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固定人造腦蟲的注射量和注射位置!在做猴腦實驗之後,用3d打印機做一個一模一樣的腦子注入人造腦蟲,兩相比較排除腦蟲本身的噪音!”

“開工吧!”

幾分鐘之前,上早班的團隊成員還都哈欠連天,聽完宋河的研究進展,大家集體不困了,情緒亢奮地散開,到各自的位置上開工!

宋河坐到角落的桌上,吃範桃捎來的早餐,摸出手機給相老師發消息。

添加幾張實驗圖片,詳細解釋一番排除人造腦蟲本身互相乾擾的方法,最後恭賀昨晚的發布會引發轟動!

很快,回複來了。

相曉桐:“厲害!這麼簡單的辦法,我們團隊竟然沒想到!你這項成果幫助很大,這個人情我記下了!”

相曉桐:“找到熟睡時的未知腦波了嗎?”

宋河回複:“樂觀的話,72小時內能有結果。”

實驗進展出乎意料地順利,到了中午,腦電波的噪音已去除大半,有效數據量大跌至原先的六分之一,腦電波折線圖重新變得簡潔!

局麵撥雲見日!

眾多猴子在天之靈,也必將感到欣慰!

宋河親自上陣,伏案分析數據,僅過去短短兩小時,他猛地一拍桌子,欣喜大吼:

“找到了!”

眼前黑科技藍圖彈出,進度條從40%漲到50%!

整個實驗室轟動了,幾十人跑來團團圍住宋河,爭先恐後地看他的電腦屏幕。

“我給你們演示一下啊,深睡時的一個特殊腦波,是高低頻間歇波的形式!”

“在屏幕上,它跳來跳去,而且十分微弱,所以一般很難觀察到!”

“唯有從淺睡發展到深睡的短短一分鐘內,會出現這種波,就像一個開關,把腦子的深睡模式打開了!”

宋河一邊講解,一邊在屏幕上快速調出十幾份死猴子的數據。

他用紅線把相關的腦波折線全都標注出來,放在一起對比,特征明顯,一目了然!

頓時,實驗室內掌聲雷動!

團隊成員們欣喜若狂,大呼小叫,叫聲比實驗猴還尖銳:

“宋老師牛逼!”

“這才幾天,又是一個震動腦科學界的成果!”

“老師

真的不食言啊,說衝頂刊就衝頂刊!”

“老師,要不要給新腦波命個名?”

宋河摸著下巴點頭,的確該給新腦波命名。

不出意外的話,新發現的腦波很快會更新到世界各國學術界的知識庫,如果將來影響力加大,搞不好還會列上一些國家的生物課本!

宋河波太俗,他出風頭已經出夠了。

深睡波太直白,雖然利於學者學生們背誦,但毫無新意特點。

“若羌波吧!這種深睡時出現的腦波就定名為若羌波!”宋河靈光一閃,“咱們來若羌一趟,也給若羌這片土地回饋點禮物,擴大一下若羌的世界知名度!”

團隊成員一片叫好聲,又是一通瘋狂鼓掌,氣氛熱鬨得像過年。

“好了,我去寫論文投稿,你們繼續推進,儘快測出若羌波的編碼方式!”宋河吩咐,“大家加油乾啊,不能總讓我拿一作,你們也拿一篇一作試試!”

團隊成員散開,滿懷信心地工作。

絕大部分科研團隊的工作氛圍,要麼平平淡淡,忍受曠日持久的失敗,要麼壓抑高壓,被老板用鞭子抽著像驢一般乾活。

但宋河團隊的氛圍獨樹一幟,眾人情緒高漲,空氣中彌漫喜悅,不像是在做枯燥的研究,反倒像是在準備慶功宴!

宋河到偏僻角落的桌子坐下,打開筆記本,十指翻花地寫論文。

雖然若羌波這項成果百分之二百能發頂刊,但他沒有糊弄,依舊認真地斟酌措辭,試著把論文寫的繪聲繪色。

再怎麼說,將來自己也是學術界有頭有臉的人物,引用量會高的嚇人,全世界各地的生物學者或許都會拜讀自己的論文,如果寫的稀爛,豈不是自砸招牌?

黑曆史不能有啊!

勤勤懇懇寫了幾小時論文,三審三校,最後羅列上科研團隊全體成員的名字,乾活辛苦貢獻大的放前麵,乾活摸魚貢獻小的放後麵。

以往通訊作者一欄,宋河還會找位德高望重的老師掛名,但這次他不找老師掛名了,把自己同時列為一作和通訊作者!

怎麼,我宋河不夠知名嗎?還有誰比我更適合當招牌?

投稿!

剛投稿完畢,實驗室另一端傳來一片驚呼聲。

宋河疑惑地起身走過去,“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