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各方戰略(1 / 1)

emsp;emsp;“報……昨日,曹操與袁術在洛陽城外激戰,袁術令埋伏曹操不成,被對方識破,夏侯惇斬殺袁術麾下大將張勳,雙方大戰至傍晚時分,曹操以夏侯淵回軍突襲,與留守關外的兵馬合擊,攻破虎牢關,袁術守將雷簿戰死,守關一萬五千兵馬,或殺或降,無一逃脫。”

emsp;emsp;“今日一早,雙方各自昭告天下,曹操叱責袁術為反賊,袁術稱曹操為叛逆,閹賊之後,一副誓不罷休之態勢。”

emsp;emsp;聽完了探馬回報的消息之後,劉赫揮了揮手,那探馬躬身快步退出了大殿。

emsp;emsp;“袁、曹二賊,果然中計。根據飛鷹衛來報,曹操麾下有三萬大軍,正往豫州陳郡殺去,而豫州也有三萬兵馬,同樣從陳郡發兵殺往陳留,雙方於昨夜正巧相遇,激戰半夜,各自退去。如今兗州和豫州陷入全麵大戰,一時之間,恐難以分出勝負,我並州當可無憂矣。”

emsp;emsp;“主公明斷,這招以退為進,將洛陽這四戰之地,讓與他們,當真絕妙無比。我軍從洛陽退守河內,而河內背靠黨,可進可退,等他二人兩敗俱傷之後,我軍翻手之間,便可奪回洛陽,還能借機滅了兩大諸侯,收回兗、豫二州,鈞當真萬分欽佩。”

emsp;emsp;崔鈞一番話,看似恭維之語,卻是句句出自真心。

emsp;emsp;“州平誇獎得不錯,不過這話卻不該對我說,此計全是公達之謀。旁人都想反客為主,公達此計,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來了一個反主為客,實在是大大出人意表,當記一大功。”

emsp;emsp;荀攸此時坐在荀彧身邊,他緩緩站起,對著劉赫拱手道:“主公謬讚。”

emsp;emsp;劉赫此時心情大好:“文若、公達,堪為荀氏翹楚之輩,我得二位相助,如虎添翼,大事何愁不成?”

emsp;emsp;荀彧說道:“如今洛陽之事暫時解決,西河郡災情穩定,童健已然出發,勘察各處黃河水段,隨行還有百名曾在各郡參與治水之官吏,想來黃河一事,主公也可放心。諸事順遂,軍心正隆,正該出擊,圖謀功業。”

emsp;emsp;“嗯,文若所言,甚合我心。”劉赫點頭道。

emsp;emsp;“不知我軍日後戰略所指,文若可有建議?”

emsp;emsp;荀彧對劉赫的問題,似乎早有準備,當即開口說了起來。

emsp;emsp;“兵之道,首重出師有名。名正則言順,軍心方能凝聚。我大漢國都,乃是洛陽,如今主公與陛下,遷於河內,首要之事,便是正名。”

emsp;emsp;劉赫追問:“如何正名?”

emsp;emsp;“袁術乃是反賊,竊據洛陽,乃是謀逆之舉,自是不當。主公可發天子詔書,宣布朝廷中樞,暫移晉陽,同時申飭袁術罪狀,昭告天下,再命曹操儘快攻取洛陽,如若成功,允諾封其為驃騎將軍,領濮陽侯。”

emsp;emsp;劉赫有所明悟:“嗯,那日軍師以鐘元常假冒曹操字跡,偽造了他與我勾結之書信,信中所提之封賞,也是如此。到時候天下諸侯,尤其是袁術,更是認定曹操已堅定不移投靠於我,就算曹操想從洛陽戰事中脫身,袁術也必會窮追不舍。文若高見,一紙詔書,便讓這曹孟德焦頭爛額去了。”

emsp;emsp;“正是此意。袁紹乃袁術堂兄,有多有侵略並州之舉,主公可一並叱責,並再次重申,二袁與眾世家勾結,逆亂朝堂,決堤禍民之舉,聲明開春之後,即行討伐。如此,則袁紹定然對徐晃將軍之白波軍,愈加依仗,他對白波軍信任越高,死期便是越快。”

emsp;emsp;“幽州劉虞、青州焦和、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皆是仁人之主,非善戰之輩,自主公入洛陽以來,他四人一向安分守己。袁紹覆滅之後,幽、青、徐三州,當可不戰而取。”

emsp;emsp;“隨後,主公可對曹操明升暗降,令其去交州平定南越之亂。他若答允,自是最好,如若不允,便是以下犯,叛逆賊臣,主公便可名正言順加以討伐。屆時河內出兵取洛陽,冀、青出兵取兗州,徐州出兵取豫州,再招降西涼馬騰,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