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要殺便殺,蕭峰何懼(1 / 1)

楚驚龍施展淩波微步,從房頂飛下來以後,打暈了兩名侍衛。

當他看到那人眉心的臥蠶痣以後,喜上眉頭。

蕭金魁正要張嘴喊叫,被楚驚龍一掌震暈,扛在肩上就飛上了房頂,施展淩波微步,化成一道黑影,消失在了夜色當中。

……

大遼皇宮東側。

蕭峰被關押在了一所非常堅固的鐵籠子裡麵。

他的手上腳上都被鐵鏈捆了起來。

在蕭峰的四周有三十多名弓箭手,還有十多位武林高手。

在這個房間四周還有許多的機關暗器。

能夠來這裡救人的,絕對不是一般人。

一般人根本就進不來。

之前的劇情是,大理的幾位善挖地道的人挖了一條秘道把蕭峰救了出去。

現在看來,挖密道絕對是下上策。

要是直接來救人,死傷絕對不會少。

隻是楚驚龍覺得之前的劇情有不合理的地方。

這大遼皇宮守衛森嚴,特彆是在蕭峰大牢的四周,圍得可以說是銅牆鐵壁。

上有弓箭手,下有機關暗器。

像挖地道這種事,大遼的守衛官怎麼可能不防?

而且要防對方挖地道也不是什麼難事。

他們隻用在蕭峰大牢四周相隔一段距離放置一口大甕,然後派專人守在甕旁,隻要有人挖地道,絕對可以發覺。

楚驚龍也問過魏王,魏王說在大遼皇宮裡麵最起碼有五十三處大甕。

每個甕旁都有專人守護,要想挖地道絕對行不通。

就算你是武林高手,挖地道手段再高明也不可能一點聲音都不出。

之前的劇情合不合理,楚驚龍也不做詳細考慮,因為那是發生過的事。

原因有很多,可能大遼的那些守衛疏忽大意了,也許是大遼的內部有很多人不想讓蕭峰死,所以那些大甕就成了擺設。

大遼皇帝耶律洪基走進來以後,他讓人給自己搬過來一個搭著九龍錦緞的椅子。

他坐下以後,帶著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說道:“二弟,我在這裡再叫你一聲二弟,咱們之前是結拜過的。我也很注重咱們的兄弟之情,我希望你能夠理解我揮師南下的處境。我並不是要把大宋的百姓趕儘殺絕,我隻是想讓大宋的百姓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大宋的百姓過得好不好,和你有什麼關係?你少拿大宋百姓來掩蓋你吞並大宋的野心。”

耶律洪基的臉上明顯露出了一種憤怒。

他是皇帝,在大遼除了蕭峰還真沒有人敢這樣頂撞他。

他對蕭峰也是又恨又敬。

他還害怕蕭峰回到大宋,幫助大宋對付大遼。

他的心情是非常複雜也是很矛盾的。

耶律洪基今天晚上來找蕭峰就是為了再給他一次機會。

因為大遼的探查處已經獲得到了一個可靠情報。

有數百號武林高手已經齊聚到了雁門關外,而且西夏的軍隊最近調動也非常頻繁,士氣高昂,隨時有向大遼發兵的打算。

耶律洪基沒有太多時間等待了。

首戰,耶律洪基如果能夠大捷,西夏,大理就要考慮考慮要不要出兵了。

若是大遼敗了,或者進攻不順利,他隨時會被周圍的部落,西夏,大理群毆。

戰機不能再等了。

今夜,或者明天,就是耶律洪基的底線。

“二弟此言差矣,如今,大宋的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需要朕去解救。二弟,今晚上,我是以你大哥的身份和你談這些事情,我不是大遼皇帝。”

“我隻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衷。大遼的土地貧瘠,不足以養活眾多的大遼子民。我們的百姓越來越多,吃喝拉撒全都要錢,要糧食。最近各地又爆發了饑荒,朝局動蕩不安。”

“內部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兩黨爭鬥不斷,大有你死我活之勢。若是朕不能儘快作出解決之道,隻怕還會出現重元之亂。”

“你的意思是,要解決這些問題,隻有發動戰爭嗎?”

“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凡是一個國家能夠安居樂業,百姓,將士,大臣,沒有一個願意發動戰爭的。”

“一旦開戰,大遼和大宋的兩國百姓都不得安寧,到最後你有什麼好處?”

“有,若是大遼勝了,大宋的土地就是大遼的,我就不愁大遼百姓的吃喝拉撒了。若是大遼敗了,大遼內部的大臣將領也可以重新布局,朕將順理成章的收回各種權力。大遼的百姓經過戰亂,人口必定減少,各種資源充足,就可以安居樂業。繼續籌備力量。”

蕭峰大笑一聲道:“不要把自己發動戰爭的事說得如此高大,這就是你的無能,若是你能夠和大宋,以及大遼的周邊國家交好,讓他們自由通商,大遼的多餘百姓可以去他國賺錢,這樣既可以充足大遼物資,也可以解決百姓過剩問題,何必發動戰爭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弟,你怎麼就不理解大哥的苦衷?若是朕剛剛繼位,你說的辦法還能一試,如今病入膏肓,必須得用猛藥。二弟多年在大宋生活,了解大宋的一草一木,若是二弟帶兵攻打大宋,不出三個月必定能夠滅了大宋。到時候,朕封你做開國大將軍,子孫後代,世襲罔替,你何樂而不為呢?”

“蕭峰雖說是契丹人,但是,我從小到大都在大宋生活,我不能保衛大宋疆土,但是我也不能帶兵攻打大宋。大哥,我還是勸你罷兵,隻要你罷兵,大遼的所有問題,我都願意為你解決,有人若是敢造反,我就帶兵去平亂。至於物資緊缺問題,我會主導大遼百姓和大宋,大理,西夏通商,這樣難道不好嗎?”

耶律洪基氣得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瞪著蕭峰說道:“蕭峰,今天晚上,朕掏心窩子對你說了這些話,就是希望你能夠理解朕的苦衷,和朕站在一處,出兵大宋,沒想到你執迷不悟,不但不出兵,還一再的勸朕罷兵,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了你嗎?”

“大哥,我再叫你一聲大哥,攻打大宋我就是死也不會去做。蕭峰不能做大宋的罪人,我也不能做大遼的劊子手。”

“我再給你一天的時間考慮,明天晚上朕再來看你,如果你答應帶兵的話一切好說,如果你不願意帶兵的話,朕會讓人殺了你。”

“要殺便殺,蕭峰何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