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一一一(1 / 1)

千夫長們聽了,忍不住齊齊向李信投去欽佩的目光。

“將軍妙計。這麼一來,倒是可以給我軍行不少方便。”

李信知道這些千夫長們都是怎麼想的,他們的目的是做將軍,是封爵位。

這些手段並不能唬住他們,他們還是會偷偷大開殺戒。

“告訴士卒們,隻有攻入壽春,我們才能領賞。若是輕舉妄動,壞了大事,彆說封爵,就是命都沒了。”

“彆忘了,我們是帶著一萬的士卒,深入楚國的腹地。稍微有些差池,人家楚人就能把我們全部包圍絞殺。”

李信說罷,這些千夫長們這才麵如菜色,一個個都有了和李信一樣的感受。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李信帶著千夫長們回來,又對楚國的士卒們道,“現在,我給你們兩個選擇,第一,帶著我們攻入壽春,我可以保證新蔡城中不會再有一個任何人死亡;”

“第二,我們占領新蔡,封鎖城池,城中的女人都歸我們秦人,至於男人麼,你們也是知道我們秦國軍功爵製。”

不等李信說完,士卒們紛紛緊著眉頭大喊。

“一!”

“一”

“一!”

“我選一!”

這可把秦人給看樂了。

李信見到自然滿意,他交代了留守城池的將士話後,這就要準備向楚國壽春進發了。

李信知道,楚人不僅給他們的大王去報信了,還去給楚國的大將軍項燕報信了。

“希望項燕能夠察覺的晚一些。不過,按理說,他現在反應過來也已經晚了。”

李信又上了戰車,他們換上了楚人的衣服,拿上了裝備,將秦人弩機武器之類的全部藏在了車上。

每五十人的隊伍之中,就有一個真正的楚國士卒。

士卒們大搖大擺地偽裝成受傷了逃難的楚國士兵,在臉上抹上泥巴,換上破舊的楚人衣服,舉著拐杖,隊伍稀稀拉拉地前進,就像是山坡上的牛羊一樣,完全是鬆散的。

就這樣,李信帶著士兵,一路騙過了楚國的鄉民,討得了隨軍的糧草,更在下雨天直接躲在農戶家裡避雨。

他們一路上繞開城池,沿著鄉原地帶,徑直往楚國的壽春城大搖大擺地開著戰車進發。

而一如李信所料,楚王負芻早在新蔡失守第三日時就接到了來信。

楚國君臣一時間上下亂做一團。

權貴們得到消息,紛紛急著退朝想要下去先送走家人,卷走財貨。

楚王負芻並不驚慌,“他們多少人?”

“回大王,隻有一萬人。可是他們的將軍聲稱,叫我們不許胡作非為,因為很快就有大軍來接管新蔡。”

負芻捋須,“這麼說,他們是一股前鋒在前,後麵又有大軍壓陣。”

“應該是這樣。”

“那後麵的大軍有多少人?”

“這就不知道了。”

“那攻城的將軍是誰?”

“不知其名。隻看到那人十分年輕,身材高大矯健,又聽到他們稱呼他為李將軍。”

眾臣子聽了,紛紛驚呼,“年輕的將軍,又姓李,莫非是昔日楚國敗將李信!?”

楚國臣子聞言,紛紛不安起來。

“那個李信,他曾經三天三夜追趕燕國的逃兵,逼得燕國的將軍跳崖了。”

“雖然曾經敗給我們楚國,可是亦然曾在短短數天之內,先後掠擾我楚國城池,如入無人之境。”

“此人天生一股膽氣,全然無所畏懼。如果是他來攻打我們,不出三天,就要打到我們城中來了。”

一位中年大臣緩緩說著。

這個人,就是未來的楚南公,現在朝堂上的他被人尊稱為大夫南。

眾人聞言,隻覺得自己肚子裡的腸子都緊張得收縮起來。

丞相景儀也是難得的麵容嚴肅,他們這種身份地位的人,是絕對不能逃的。

一是恥辱;二是即便逃了,也會被人檢舉揭發交給秦國。

“大王,事已至此,當另謀出路啊。應當速速發書告訴秦國,不能再打下去了。”

楚王負芻早就已經不想開口說話了。

做王沒幾年,這就要成為階下囚了。

負芻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快。

“難道說,楚國竟然要亡在我的手上。”

負芻雖然不願意接受這件事,但是卻不得不麵對現實。

一旁,丞相景儀再次暗示楚王負芻,“大王,為今之計,和秦國和談,不失為萬全之策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其實,有時候那些老實忠厚的人,他們相信理想,反而不一定有偷奸耍滑的人更有眼力見。

就像是項燕這個人,說是很聰明。但是明明局勢都已經擺在眼前,他卻始終相信,還有機會,還有機會。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死心放棄。

而景儀這樣的人呢,私欲過重,可是呢。他反而能看局勢看得非常清楚。

敗亡就是遲早的事情,先留住自己的性命要緊。

他們根本不會做第二個虛假的假設去騙自己。好似十分冷酷現實,但是這樣的人卻最容易在這樣的亂世活下去。

因為他們欺騙任何人,但是從不欺騙自己。

而項燕這類人卻不同,他們會偶爾欺騙自己,但是絕對不欺騙身邊的人。

景儀的話像是扔進了死水潭中的石頭,立刻帶動了無數層漣漪。

楚國的臣子們紛紛低頭私語,“丞相說得對啊。能拖延一時就是一時啊。”

負芻倒是顯得極為平靜,秦國六十萬大軍,早就把楚國人給嚇軟了,嚇尿了。

還打什麼打。

不過都是一群整天做白日夢,能混一天日子是一天日子的庸民罷了。

負芻卻道,“事已至此,行將奈何啊?上天就是要秦國一統天下,我又能如何呢?諸位也都是平日裡讀《德道經》的人,現在又哀傷驚恐什麼呢。該來的總歸是要來。”

眾臣聞言,一個個麵麵相覷,唉聲歎氣。

負芻十分大度地道,“把這件事告訴楚國的百姓們吧,讓他們能逃難的就去逃難去吧。落在秦人的手裡,怕是這輩子都難以逃出來。”

【小女子一開始還很擔心戰爭篇寫不好,結果寫起來信手拈來。沒想到寫戰爭文這麼得心應手,還請各位看官打賞一波捧個場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