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治世之能臣(求打賞月票全訂!)(1 / 1)

隻有很少數的強者,膽敢站在他的身邊。

他完美地踐行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他對權力貪婪,可是對自己也夠狠,每天都要求自己將當日送達鹹陽城的奏章處理完畢。

但是即便如此,他已經滅掉了四個國家,建立了超越曆代秦王的功績,還是日日夜夜、馬不停蹄地給他的事業添磚加瓦。

但是他又從不對自己感到滿意,總覺得還有進步的空間。

如此的心態,導致天底下基本上沒有他能看在眼裡的人。

可是即便如此,秦王有著諸如此類許許多多的缺點。但是因為處在至尊的王權之位上,嬴政的這種精神,很快就從權力的頂峰,一層層地向下傳導。

就像是水波一樣,隻要中心的能量夠強,能夠不斷地向外推送力量,水波就不會散。

秦王政用他自己的實力、精神締造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所有人都沒有想過,偌大的天下,會有這樣的一天。所有人都聽命於他一個人。

有些人從未開口說過要締造什麼精神,鑄造什麼魂魄,可是一動手,就凝聚了一整個秦國人。

唯一不足的是,就苦了天下人。

有些人是甘願苦的,他們從中找到了做事的樂趣;有些人是半推半就的;有些人則完全是叫苦連天,他們不願意受苦。

在反對秦王政這種文化政治壓迫的人群中,力量最強大的並不是那批不願意受苦受累的人,而是那群單純感到不服的人。

他們並不願意接受秦王政的把人當做牲畜奴隸一樣的統治,尤其是不願意秦王政的那種思維。

憑什麼全天下所有人都給秦王政一個人當牛做馬。

那些反抗的人,此時正分散在各個地區。

除了他們自己,沒有人能幫他們解答心中的疑惑。

現在,六國的民眾基本上也在半推半就聽從他的命令。在他們了解到秦王用著獎勵的方法,鼓勵他的將士開疆拓土,所以他的將士們把他的話看作比生命都更加重要的東西。

時間一久,六國的百姓便都對秦王政這個人敢怒不敢言。

怨恨就這麼積壓在心底。

湍急的河流在渠道裡快速的奔騰,流向遠方。途中沉積下的砂礫石子,隻是暫時地淤塞在河底的水坑以及石縫隙之下。

中原大地上,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鐵鎬翻土時打擊在石頭上,在曠野中發出清脆的聲響;平地上矗立起一座座宮殿、樓觀,鋸木的聲音天不亮就開始響動;修建馳道的人,日出開始就擎著火把,被聚攏在一處,開始推著石碾壓平道路,壯士們的吼聲在廣袤僻靜的大地上響起。

放眼天下,此時獨有潁川郡新鄭城一帶是一片靜好。

盛春時節到了,啄木鳥在樹林間跳躍,布穀鳥在河穀間鳴唱。

越來越多的人出現在田間地頭耕作,三三兩兩的人散落在田間堤壩上。

悠揚的牧笛聲伴隨著潺潺緩緩的流水,一同往東邊地界上飄去。

轀輬車內,一個頭戴秦國獨有文官帽,身穿黑袍,顴骨高高凸起的男子掀起車簾,他望著窗外的曠野。

青山像是一道翠藍色的屏風,村莊裡的人家,房屋一堆一堆,星羅棋布列在農田周遭。綠水縈繞著村郭,雞鴨鵝都在岸邊覓食。

婦女在炊火煮漿水,有的在岸邊用皂莢清洗衣物。

“這一路過來,我看到不少地方,有的因為地震,房屋倒塌,農田被毀;有的則因為旱災,田間顆粒無收,春種時百姓無處下腳,隻得舉村遷徙。”

“隻有新鄭城這一塊,天朗氣清,民眾搗衣作食井然有序。這都是太子的功績。”

馮去疾走下馬車來。

筆直的道路上,列滿了官與兵。

他們都受過嚴格的訓練,斂聲屏息,沒有一絲聲響。

出行隊伍排列在筆直的馳道上,兩側隻有低矮的花草,根本不見大樹。

是以在大道上,能夠對前方的狀況一覽無餘。

到這個時候,秦國的國力迅速膨脹,秦國的九卿,其出行儀仗隊伍,已經不亞於楚國的丞相。

馮去疾在新鄭城郊附近就地歇息了一會,整理好行裝,這才命令士兵們往新鄭城的方向前進。

秦王派遣馮去疾,親自來新鄭察看新鄭、長葛一帶的情況。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秦王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自從春祭大典上,嬴政率領百官祭祀上天,當他祭祀完畢,發現這麼大的日子,自己最牽掛的人卻不在,而且逢年過節,某些人居然一個字都不往家捎。

嬴政便感覺心裡很不是滋味。

馮去疾作為少府,替秦王管理他的府庫,在嬴政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是非常高的。

當他要來新鄭的消息一傳到新鄭。

上至扶蘇,下至軍中諸將,都有些惶惶不安。嬴政對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乾就乾好,乾不好就滾。

如果是因為個人的原因,導致某些事情按期沒有完成,又或者是事情的過程有誤,都會遭到彈劾。失職事小,一朝落為階下囚,那可就大不妙。

這麼多年來,沒有誰人例外過。

所以當接到馮去疾要來新鄭的消息時,很多人都戰戰兢兢,立刻回頭去檢查所有秦王下達的任務有沒有紕漏。

就是在馮去疾抵達的前一天晚上,新鄭城裡大部分將官、秦吏都在加緊忙活,唯恐哪裡出了問題,被馮去疾給查出來。

這一天天還沒亮,扶蘇就在等著迎接馮去疾。

扶蘇也不知道馮去疾是來做什麼的。聽說人到了城門口,便派遣蒙恬和李信把馮去疾從城外請回來。

馮去疾見到扶蘇後,首先是對扶蘇一頓誇讚,隨後當眾向眾多將士傳達了秦王的口諭,秦王對所有的將士都會給予嘉賞。

而這也是此次馮去疾來新鄭的主要目的。

“原本天下人對我秦國多有不服。唯獨此次太子一戰,以少勝多,打得天下群雄噤若寒蟬,不敢再有任何狂悖之詞。”

“因為太子此戰得勝的緣故,如今齊王建和楚王負芻都在向大王請求割地求和,以求苟安。大王說,天下大勢已定。隻等待厲兵秣馬,一舉滅掉齊國和楚國。”

“不過,我來到新鄭的路上,見到百姓行而不避我秦軍,城中百姓也對太子隻有歌頌,沒有怨言。臣此次回朝之後,一定會向大王稟報,太子是治世之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