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浮出水麵 (求打賞月票!)(1 / 1)

“太子,長吏舉地位高,應該交給廷尉處置。”

扶蘇隻需要移交就是,審判的事情給廷尉府。

“先收押起來吧。”

幾個將士看著地上的公冶舉,先是麵麵相覷,隨後很快將其套上枷鎖,帶了下去。

扶蘇坐在院子裡,遠處還是時不時傳來歡呼聲。

“灌夫,你出去替我向新鄭百姓傳話。”

灌夫還是第一次接到除抓兔子、撿野雞、扛野鹿之外的任務。

他當即雙目炯炯,爺爺我立功的機會來了。

“太子請言。”

-----------------

不一會兒,拒馬樁打開了。

一百名士兵像是魚兒一樣,從高大寬闊的門中湧了出來。

他們不是騎著馬,就是駕著戰車,每個人手上都持著弩機,對著前方的庶民。

當灌夫帶著弟兄們以這種出場方式亮相時,那些手無寸鐵的庶民們被嚇壞了,甚至有人想要拔腿就跑。

灌夫先是大喝一聲,“橋對麵的人彆走!”

這話說完,更有人被這一聲如奔雷般的怒吼給嚇得跑了不少。

“再跑!再跑把你們全部射殺!”

話說著,灌夫舉起長戈,從戰車上向橋對麵一扔。不偏不倚,砸在最先跑的庶民前麵。

這些庶民這才被嚇得站在原地。

灌夫在這些庶人麵前,表現得懶洋洋地,他歪著脖頸。

見這些人都被他的臂力給震懾住,手底下的兄弟眼中都是對他的敬佩,臉上掛起得意的笑。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喊出標準的雅言。

“我乃太子衛率,專門負責保衛太子的人。今日出來,是代太子跟你們傳話。”

“太子說,你們的心意他都收到了。太子知道你們很感激他,但是太子說,他才感激你們。如果不是你們行正義之舉,揭發了那些心懷不軌的舊勳貴,這新鄭尚且不知道還要發生多少次叛亂,又要有無數無辜吏民遭受暴亂之苦。”

“太子決意嘉賞諸位。凡有功於檢舉揭發謀逆叛亂之輩,皆在前登記造冊。從今日起,你們這些人就是我秦國的順民、良民。”

“太子賜予你們恩典,日後凡是你們的家裡婚喪嫁娶,都要由官府委派秦吏、秦將,親自偕同當地父老,為你們主持儀式。”

灌夫站在橋上,大聲地說完這些話。

這些庶民能懂得擠在驛館門前,可見並不是愚蠢之輩。

他們當即意識到了秦太子的用心。

這個恩典,實在是妙啊。

這既是強製他們以後凡是婚喪嫁娶,都要由秦國的官吏主持儀式,這樣就是強製他們和秦國的秦吏互動。

可是這些人,他們怕秦法都怕的掉褲子,怎麼會願意和秦吏相處。

若是喪事,秦吏來了,倒也還好。

活閻王。

可若是喜事,這些秦吏來了,那多煞風景啊。

灌夫也從這些人的臉色上看到了,他們臉上努力擠出笑容,這笑容一個個顯得非常苦澀。

“你們怎麼不謝太子啊,這是多好的恩典啊?”

灌夫咬牙切齒地問著,身後的弟兄們也紛紛高高地舉起了弩機。

這些庶民迫於無奈,紛紛點著頭。

“謝太子。”

“草民等謝太子大恩。”

灌夫一直看著他們,直到他們幾乎所有人都說出拜謝太子這樣的話來,灌夫才撤下。

扶蘇躺在內室的涼席上,侍女為他扇著風。一旁是冰鑒,侍女扇過風去,都是涼風。

粱和信候在外室,兩個人坐在冰盆旁邊。

二人見灌夫愁眉苦臉地走了回來。

他的脖頸上都是汗,額頭上檸出三道紋路。

“你去凶那些韓人了?”信擰著眉,“我就知道,你要去向那些庶民炫耀你的武力。”

“才不。”灌夫跪坐在一邊。

“那你倒是說說,那些人聽完了太子的恩典,都是怎麼說的。”粱眼巴巴望著睡在內室的太子。

太子閉著眼睛,也不知道是真的睡著了,還是沒有。

三人小聲地說著。

扶蘇忽地眼睛睜大,嚇得侍女一個趔趄,扶蘇一把拽起侍女的衣領,把她拉了回來,跪坐在原位。

那侍女頓時麵紅耳赤的,跪坐在邊上不知道做什麼才好。

扶蘇慢步走了出來。

“怎麼樣?”

“太子,他們對您的恩典不滿意。我逼著他們說謝太子,他們才說謝您的。”

灌夫臉上滿是難以置信。

“太子您給他們的恩典,他們聽到之後,像是在夏天抱到了熱鐵秤砣一樣,一個個麵有懼色。仿佛我秦吏是什麼惡棍。”

信和粱也是納悶。

信道,“太子,這不應該啊。按理說太子您提出這個恩典,幾乎是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他們一向仰慕太子的名聲,如今又聽聞太子給予他們獲取土地的機會,自然是對太子感恩戴德。”

“這是這些韓國庶人對我秦國抵觸情緒最低的時候,他們應該樂於接受我秦人才是。”

粱也道,“太子,下臣也以為應當如此。”

扶蘇走到窗邊,透過窗戶望著圍牆的另一麵,那是又一座四麵圍起的院落。

院落裡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花朵,昨夜剛剛下過雨,這些花朵今日在豔麗陽光的照耀下,非常奪目絢爛。

“事出反常,必有蹊蹺。這些庶民得到了土地,還對我秦吏多有抵觸,可見平日裡他們對秦吏的厭惡達到了一種無以複加的地步。”

秦法的問題,終於漸漸地浮出水麵了。

這些人本並不追求過得非常好,他們隻是期待,日子能夠不要那麼苦罷了。

信知道,天下人都厭惡秦法,覺得秦法嚴苛。

但是在秦國習慣了秦法的人,他們則表示,秦法公平公正,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大王更是公正,不徇私阿法,凡事必定取決於法。

真正地將法的意誌貫徹到超越了人本身。

這就是秦王政給秦國子民帶來的最寶貴的東西

也是秦王政為何得到上下臣子庶民士卒擁戴的根本原因。

“灌夫,你給我抓幾個新鄭城裡的小孩回來。要活潑的那種。”

“太子?抓什麼?”

“你的耳朵又不是驢耳朵,怎麼像是塞滿了毛一樣。”

“太子,您要我去抓幾個小孩過來,可是這和抓兔子、抓野雞不一樣啊。”

“怎麼,你這一拳能捶死一頭牛的勇士,不會對抓小孩這種事感到難為情吧?”

灌夫搖搖頭,“那倒不是。”

“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