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火坑(1 / 1)

第一類他會代表方從退回。

第二類交給器鋪,任他們自己處置。

第三類則交給楚秉傑,等楚秉傑買了仆人再一一退還。

“住手!你們住手!這是我家的東西,你們憑什麼拿走……”

另一邊,刑娘子見如山般的財貨要被人帶走,臉都歪了。

戍衛府出劍。

七柄明晃晃的二階法劍,頓時就把她嚇了一跳。

但她並不甘心,一把將旁邊的楚琿推到前麵:“你們敢動手?來啊,殺啊,這可是築基大修的兒子,我看你們敢不敢動他一根汗毛。”

那楚琿其實也怕。

但擋不住自家媳婦在身後不停拍腰,於是強撐著挺胸。

“不敢吧?不敢吧!我堂堂築基楚家,是你們這些廢物敢惹的?來啊,快來殺啊……”

她興奮地推著自家丈夫,越推距離劍尖越近。

但可惜,戍衛府是隻聽方從命令的,其他人不管是誰,在他們眼中,跟路邊雜草沒有區彆。

刷!

二階法劍,瞬間洞穿楚琿前胸。

那帶著血的劍尖,猛地穿過丈夫出現在眼前,把刑娘子嚇了一跳。

“我的媽呀!”

她連滾帶爬地縮進了屋裡。

至於受傷的丈夫,連看都沒看一眼。

“哼!”

褚晉文冷笑一聲:“以後莫要再提什麼築基家族,楚秉傑大師已經稟告陛下,以後與你二人再無關係。”

說完,給禦劍的同僚使了個眼色。

那人將劍收回。

楚琿搖搖晃晃的,卻沒有立刻倒下,血出的也不多。

作為武修出身的戍衛府,控製傷勢隻是小菜一碟。

恰在這時,楚秉傑進門。

“爹!”

楚琿眼睛一亮,似乎就想要求父親給自己報仇。

楚秉傑心是徹底沉入穀底,這傻兒子,被媳婦推進油鍋都不自知。

照這般發展下去,不僅他兒子要毀,三個孫子更是小命難保。

“不要叫我爹。我已稟明陛下,從此以後與器鋪,與你們再無關係。”

他說這話時加了靈力,能讓大半個臨陽聽到。

說完,他又打開袋子,將欠刑家的東西一一取出擺好。

“爹,爹,你怎麼能這麼狠心……”

刑娘子又跑了出來,跪在地上聲淚俱下:“你就是不看在我和大郎的份上,也該看在三個孫兒的份上……”

“陛下有旨,楚家三孫即刻前往道院,與你家再無關係。”

褚晉文出聲。

楚秉傑老妻則帶著三個孫子往門口走。

“你們……你們不能搶我的兒子……”

刑娘子想拉住楚秉傑唯一的羈絆,但看著七柄懸空法劍,硬是沒敢邁出一步。

築基大修的兒子都照捅,她算個屁。

“行了,我們走吧。”

楚秉傑帶著老妻並三孫離開。

院子內,楚琿慌忙去扶地上的妻子。

“你個廢物!”

刑娘子大怒之下狠狠給了他一巴掌。

楚琿卻樂嗬嗬地勸:“娘子莫動怒,氣壞了身子……”

褚晉文實在看不下去了,丟下瓶療傷丹藥回去複命。

耳邊還傳來兩口子的聲音:

“連兒子都沒了,瞧你那窩囊樣!”

“要他們作甚?沒有三個討債鬼,我們反而輕鬆……娘子快起來,把這些財貨收拾好,明天我們給嶽父大人送去。”

“不要你去!窩囊廢!”

“是是是,那我就留下守家。”

。。。

另一邊,王致君已經將水府模型修好,帶到文閣廣場。

整體像常見的小廟一樣,有一間主殿,兩間配殿。

主配殿之後,是一進的後屋。

然後就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圍牆,給水府圈出一個巨大空地。

門口,則除了三間正門,還有巨大的玉石牌坊。

牌坊上雕龍繪鳳,刻有敕造臨陽水府六個金光仙篆。

“陛下,你看如何?”

他把構成水府的九個部件一個一個拆開,展示給方從。

方從點頭認可道:“就這般處理。隻是將來建造時,不管水府有多大,都要深入河底,不能耽誤河道的正常使用。”

好好的護城河,你給塞一個巨大宮殿,屋脊都露在水麵,不是請人渡河的嗎。

還有陽江等河道,塞個龐然大物,還過不過船了。

“這……”

王致君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要符合陛下要求,隻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在河道底部深挖,但河泥偏軟,弄不好會毀掉堤壩。另一個是刻上如意陣紋,煉玲瓏水府……但那陣紋懂得人很少。且最低都是二階以上,我這修為也不夠……”

所謂如意陣紋,前身倒也聽過,能夠讓法寶大小隨心。

這玩意,在上古運用很廣,比如將一座山煉成一方印,或者用一瓶水裝下一條河。

天隕之後,就不多見了。

“要不,將水府弄小一點,隻有河道三十分之一的話,應該不會有多少影響……”

兩人正商量著,楚秉傑帶著老妻和三個孫兒來到宮外。

他如今已是築基修為,因此稍加留神,便將兩人對話聽在耳中。

等到封成實通報,方從宣見。他便行禮道:“主公,臣家中倒是傳有如意陣紋,隻是被施加了封禁。據說,是因為先祖曾幫過一位了不得的大修,得大修所賜。隻是,必須修到金丹,才能打開。”

說著,他便從儲物袋中取出一枚翠簡,雙手獻上。

方從掃了眼,笑道:“無須如此,既是你家祖傳,就隻管收下。”

楚秉傑想要堅持,但轉念一想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便小心收了,然後對老妻說到:“快快拜見主公。”

那老妻匆忙間抬頭看了一眼方從,心說,也隻有這等氣度才有資格君臨天下。

她當即便拉著三個孫兒拜道:“婦人楚張氏參見陛下。”

“無須多禮。”

方從揮手讓他們起身,然後讓昌平取了些法器丹藥賜給三個小孩。

接著又道:“如今外麵鬨屍魔,你家三個孫兒遠去彆處也不適宜。不如這樣,一會你們和王致君一起,在城中找處地方,作為臨陽道院。專門教授修為比較高的孩子。楚張氏暫時就在道院裡帶帶孫子,俸祿與戍衛府等同。”

楚張氏一聽大喜,連忙道謝。

若非逼不得已,她也不願和從小帶到大的孫子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