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忽悠(1 / 1)

直到耳邊突然響起山呼萬歲的聲音,方從才清醒過來。

卻是還活著的文武百官,前來早朝。

其實,昨天出了那麼大事,他們也不想來的。這個時候粘包,等到那什麼天星陳家前來報複,豈不是自尋死路?

但奈何這位大興皇帝不按規矩出牌。

居然一大清早,砍了三十二家人的腦袋!

那血,現在還掛在城門牆上沒乾呢,他們哪敢不來?

”平身!”

方從第一次神色嚴肅地進行早朝。

因為他發現,群臣山呼萬歲之後,傳國璽的煉化速度,陡然增快許多。

看來,他這個皇帝能不能得人心,也是至寶煉製的關鍵。

這麼一想,他竟多多少少猜到了一些來龍去脈。首先,那枚煉製玉簡以及裝玉簡的儲物袋,應該就是寧王送給陳勝天的禮物。

也是陳勝天前來擒他的報酬。

不止人間王朝需要鎮壓氣運,修仙家族和修仙宗門也一樣需要。

隻不過,鎮壓氣運的至寶,以前隻在神話裡聽過,現實中哪裡會有。

也難怪能請動煉氣後期的陳勝天。

而寧王祭天,曆數他的罪狀,然後又找人擒他入京,爭的便是這大梁國運。

臣民對他越失望,他的氣運就越低。

相反,寧王卻可以通過這波操作,俘獲人心。

至於他當初為什麼不選擇直接繼位?當然是臨陽一戰,國力衰微,無論誰當皇帝,都要麵臨權威衰敗,地方不服的窘境。

所以,暗暗推動彆人當皇帝,等鍋背穩了,再出來摘桃子就成了最佳選擇。

這麼看,寧王絕對不簡單,不是作為王侯的不簡單,而是作為修仙者的不簡單。

不是底蘊豐富的修仙者,就算想攀附陳家這樣築基世家,恐怕都沒有機會。

那麼。他會是那個梁皇所言的陰影嗎?

會是將我拉入魘境的幕後主使嗎?

他真的就是全部陰謀的發源地,還是隻是其中一個小小山頭?

方從有些看不清。

但他並不害怕,反正殺人惹禍的是梁國皇帝,情況不妙,大不了鑽洞跑了就是。

“諸位愛卿朝見朕,可是有什麼要事?”

方從高坐在龍椅上開口。

他也是現實,用不到的時候是“爾等”,用得著的時候就變成了“愛卿”。

眼下這些人,固然有事不關己的,不懷好意的。

甚至也肯定有替寧王臥底的,但還有相當一部分,當初堅持讓他登基,否則寧王也不會選他順水推舟。

而這些人久居高位,代表著過去人間的最高秩序。

他的氣運高低,很有一部分取決於這些人對他的態度 。就像藍星三國,漢廷都亡了,關羽最看重的還是自己那個漢壽亭候爵位,而不是蜀國的榮華富貴。

劉備一輩子創造無數將軍封號,四征四鎮楞是沒敢擅封一個。

就連諸葛亮,頭上頂的都是從來沒有過的“軍師將軍”。

人心相悖,天道氣運,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

嗯……以後得對這些人好點了,另外,國事也不能再荒廢下去……

“皇上昨日打殺了仙人,雖然臣不明白什麼築基煉氣,但想來,那人後台還是很硬的,因此,老臣鬥膽請陛下繼續封鎖臨陽,不能放任何一人出去,以免泄露風聲。”

說這話的,是個老頭。

太師,武英殿學士,領禦史中丞。在舊都時,是太子等一眾皇子的老師。三朝……不,現在是四朝元老。也是力挺他上位的朝廷最高大佬:蘇全道。

“蘇師傅誠乃謀國之言,也是為了保全朕。朕甚感動。那什麼天星陳家,朕雖不怕,但能少些事端也好。就依老師所言,從此封閉臨陽,任何人不得外出,一應朝廷公文,都要交給老師核查之後,再集中發出。”

方從知道,這事不可能一直瞞下去,至少,他的靈石就不夠堅持那麼久。

但時間拖長一點,或許就能想到辦法解決。

“另外,前陣子為了引出奸佞,朕還停了諸位的俸祿,實在是太過虧欠諸位愛卿。如今邪黨儘誅,朕已命國相準備好上等祿米,另外還有銀兩珍寶等其他賞賜,都會陸續送來。”

老道聞言,驚得睜圓了眼睛。

不過他知道有些牆不能拆,因此當即點頭,表示是有那麼回事。

“吾皇萬歲!”

朝臣們歡天喜地,可憐他們當了那麼久的大興朝官,今天可算見到回頭錢了。

“嗚嗚嗚……”

蘇全道哭了起來:“老臣就說,陛下當年在京,仁德純厚,必為千古一帝,怎麼登基便苛待大臣,原來是為了引出奸佞。”

方從隻好將他扶起來,然後說道:“老師年歲已高,以後上朝就不用站著了,來人 ,加一個墩子。”

“老臣不敢,老臣不敢。”

太師誠惶誠恐。

方從強命道:“一定如此,否則天下不是要笑話朕不懂尊師重道?”

他心說,我還要在你這個道具人身上刷聲望呢,你不敢怎麼行。

說完,昌平長公主就極有眼色的從裡間搬來一個墩子,放在蘇全道屁股底下。

把蘇全道感動得稀裡嘩啦。

從古到今,得皇上賜座的不少,得長公主搬墩子的,可就隻有他一個。

安撫好太師,方從繼續道:“以前倒不是朕有意荒廢政務,現如今,奸邪儘去,是該重整旗鼓了,諸位有什麼良策嗎?”

當初來臨陽勸進的大司徒道:“臣等亦無良策,當初陛下金口,免了全國賦稅,如今各地督撫不僅不再供奉朝廷,反而三天兩頭上書索要錢糧。還說衙門無錢不好辦差,駐軍無糧不好安撫……”

一通話,裡裡外外都在說他瞎姬霸搞。

有一說一,當初他還真有這麼點意思,但此刻哪能承認。於是順嘴忽悠道:“愛卿有所不知,這自古以來朝廷和百姓,都是帝皇霸業和豬羊狗驢的關係。豬羊吃一口草,長一錢肉,朝廷就下刀割走八分。總之,是讓驢子既不餓死,也不長壯。但割走的肉呢,不是被官吏變成金銀銅錢埋在院中,就是被他們帶進了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