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聆聽(1 / 1)

第二天一早吳希澤和丁副官就坐船去了重慶,再由重慶去上海。真的去買飛機去了。

張素芳又懷孕了,有點害喜,沒去上班,就回娘家去住幾天,每天下午,王淑儀和沈莉就在北辰街張家屋頭陪她。吃過晚飯就去紡織廠給工人們上課,沈莉也跟著去,儼然一副小助手模樣。

王淑儀已經托運輸公司的司機帶了兩篇文章回去還有一些照片。

丁副官走的時候把照相機交給了王淑儀,讓她把裡麵的照片拿去衝洗,選出他們李師長最好的送去報社。

王淑儀去照相館把照片洗出來了,選了幾張托司機帶去了省城。

沈科的回信也來了。

說王淑儀的文章不錯,已經打算用在下一期的報紙上了,希望她再接再厲,寫出更多關於寧城的新聞稿來。

王淑儀就想到了李師長要建飛機場的事,這可是具有轟動效應的事。

不說放眼四川,就整個中國,這麼有魄力的人也不多呀。

於是這天上午她就和沈莉帶著照相機去了機場工地。

飛機場修建地點在楊泗廟下邊的春場壩,外麵是寬敞的河壩。李師長讓人把這裡平治出來,用卵石填成跑道,長500餘米,打成三合土,修成飛機場。

王淑儀和沈莉去的時候,工兵們和征召來的附近的民工們正乾得熱火朝天。

旁邊還有不少背著背簍的老人和小孩子看熱鬨。

李師長也興致勃勃地在現場指揮。

他依舊戴著草帽,褲腿卷到膝蓋處,在人頭攢動的工地上一點都不起眼,就像一個普通農民一樣。

此時此刻,他正在為兩位壯實的打夯者鼓勁加油。

“李師長,沒想到你也在這裡。”

王淑儀找到他。

“嘿嘿,小王先生來了,怎麼樣,我這機場工地熱鬨吧。”

李師長取下草帽一邊扇著風一邊說道。

“嗯,何止是熱鬨,還有一種勃勃生機。這樣的場麵真是難得一見。”

“嘿,我就喜歡跟你們有文化的人說話。勃勃生機?嗯,不錯。”

王淑儀:“就是這樣。寧城在李師長的治下,已經煥發出一種勃勃生機,不論是經濟還是民生。”

李師長:“嘿嘿,你不會覺得我窮兵黷武嗎?修這個機場勞民傷財?”

王淑儀:“李師長的眼光曆來高瞻遠矚,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我今天來也是要對修機場的事情對你做一個專訪,還請李師長不吝賜教。”

“嗯,是有許多人對此舉不明白,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走,到那邊去,我們好好聊聊。”

李師長指了指不遠處河灘上搭起的茅草棚子,這是臨時機場建設指揮部。

王淑儀跟著李師長進了棚子裡。

沈莉則不知道跑到哪裡去看熱鬨去了。

勤務兵給他們倒上茶水。

李師長打開了話匣子。

從他讀書說起,說到後來帶兵打戰…

身逢亂世,要在夾縫中求生存不容易。

這一路走來不容易。

也讓他堅信隻有自己手裡有才是真的有。

所以很多東西要緊緊抓住。

而且未來的戰爭,不僅僅是槍炮,還有製空權。

這一個上午,王淑儀聽到了很多以前從未聽到的關於戰爭的觀點。

李師長的觀點就是:

打仗不是最終目的,目的是為了保障。

保障治下的和平安寧,保障民生經濟得到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