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芳帶著春梅回到了前廳。
徐氏正在廳裡安排家裡的事情。
上個月鄭翠娥生了。
又生了個女兒。
雖然是女兒,但在人丁單薄吳家也是寶貝。
這馬上要滿月了,徐氏得安排做滿月酒,到時又要熱鬨一番。
張素芳走了進來。
“媽,你看桃花都開了,我和春梅摘了幾枝,給你屋裡也插一瓶吧?”
徐氏:“哎呦,是開得好看呢,這幾天都忙得頭暈了也沒去給你奶奶請安,更沒空去欣賞後院的景致,連桃花開了都不知道。素芳,得虧你來了,天天去陪奶奶。”
張素芳:“媽,有啥事你吩咐我就是。”
徐氏:“已經安排好了,滿月酒席已經定了,鄭家那邊也打發人去回話了,你娘家那邊的帖子也派人送了…”
張素芳:“你還派人送帖子,我今天要回去的,交給我就行了。”
她和吳希澤約好今晚回娘家去吃晚飯的。
娘家隔得近就是好。
徐氏:“不行,得派人親自送,這是禮數。”
張素芳知道這是婆婆不怠慢自己娘家。
也是給自己臉麵。
點點頭也不再說什麼。
徐氏:“看著這桃花開得紅豔豔的,喜氣。”
張素芳:“可不是嘛,二嫂又給家裡添丁了,是大喜事,連桃花都開得早,開得豔。”
徐氏笑眯眯地看一眼張素芳,心想以後就輪著你了。
張素芳:“媽,我給二嫂也送幾枝過去,她還在月子裡,不能出來賞花,看看花瓶裡的也能賞心悅目,我也想看看奶娃娃了,肉嘟嘟的,好可愛。”
徐氏:“去吧,去吧,你們姐倆也說說話。”
看兒媳們相處融洽,徐氏也很高興。
俗話說家合萬事興,首先就要兄弟和睦,妯娌和睦。
否則……
張素芳:“走,春梅,去二嫂那裡。”
春梅看看徐氏,記起老太太的吩咐,連忙說道:太太,三少奶奶著涼了,老太太吩咐請先生(大夫)來悄悄。
徐氏:“素芳,你著涼了?那就不要去你二嫂那裡了,來,坐著。我看你燒不燒?”
拿手摸摸張素芳的額頭。
“好像是有點燙…”
張素芳:“媽,我沒事,沒著涼。剛才走得急了所以有點發熱,還有你的手是涼的,所以才覺得我的額頭燙些。”
徐氏:……
春梅:“太太,剛才三少奶奶在後院差一點吐了,所以老太太說一定要請個先生來瞧瞧。”
徐氏:吐了?
張素芳:“沒有。就是聞到佛堂的香煙味道有點悶而已。”
徐氏:……
“還是請大夫來瞧瞧。”
心裡隱隱約約感覺到什麼。
這時陳媽走了進來。
“太太,老太太吩咐請大夫給三少奶奶瞧瞧……,我剛才已經叫人去了…”
徐氏看老太太又特地吩咐陳媽跑一趟,心裡有底了,看來不止自己這麼想,連老太太也這麼想。
張素芳:“媽,你和奶奶也太緊張了,我真的沒事。”
徐氏:“當然要緊張…,你年輕人哪裡知道輕重?來,乖乖坐著,等大夫來了給你好好瞧瞧。”
張素芳被徐氏按在椅子上,老老實實地坐著。
不一會兒,管事把大夫請來了,就是這條街上回春堂的坐堂劉先生。
這回春堂是吳家自己的鋪子,徐氏見了放下心來。
劉先生上前來給張素芳把脈。
張素芳見徐氏,陳媽,還有春梅都看著自己,看得她心裡有點發毛。
好像自己是個重病人一樣。
心裡不由得也忐忑起來。
那位劉先生是個慢郎中,眯著眼睛把了右手又把左手,半天不吭聲。
最後終於號完脈了。
徐氏先開口:“如何,劉先生?”
劉先生搖頭晃腦道:“恭喜太太,恭喜三少奶奶,家裡又要添丁了。”
徐氏還沒開口,陳媽倒是先喊出來了:
“哎呦,太好了,真是喜脈呀。我得趕緊去回稟老太太去。”
又給徐氏和張素芳說了聲恭喜,就忙忙慌慌地走了。
徐氏這才醒悟過來,連忙問道:“可懷的好,要注意些啥?”
大夫:“少奶奶身體健康,太太不用擔心。”
徐氏又問:“是男是女?”
老二家的已經生了兩個女娃,她當然希望這個是男娃。
大夫嗬嗬笑:“太太定能心想事成,好事成雙。”
“承你吉言。來人,送劉大夫,重謝。”
管事進來請走劉大夫了。
坐在椅子上的張素芳這才反應過來,是自己有喜了。
她一時還有點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剛剛想站起來。
徐氏就連忙把她扶下去坐下。
“我的好兒媳婦,你現在可是不能隨隨便便的了,知道嗎?”
張素芳有種想哭的感覺。
有點手腳無措。
“媽,那我該怎麼辦?”
“沒事,有媽在,媽是過來人,我會教你的,嗯,還得安排幾個人好好照顧你……你的衣食住行……素芳,你想吃什麼,我喊人做…”
張素芳:“媽,我想見希澤。”
徐氏:“對喲,這麼大的事應該通知他。來人,去叫三少爺回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