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媒婆進來了,說道:“時辰到了,把張小姐扶到堂屋去。”
張細妹連忙把紅包收起來,和王淑儀一起扶著張素芳來到堂屋,要先在這裡拜彆父母親人。
媒婆喊道:“新娘子拜彆父母……”
張萬春和劉氏坐在上位,地上擺了兩個蒲團,吳希澤和張素芳跪在上麵。
有人端上來兩杯茶,吳希澤端起一杯,另外一杯王淑儀遞到張素芳手裡。
兩人端起茶敬給張萬春和劉氏。
張萬春端起茶盅,喝了一口,看著吳希澤,對這個女婿他是沒有不滿意的地方,說道:“希澤,以後素芳就交給你了,你們要恩愛和睦,孝敬長輩……”
吳希澤:“請嶽父嶽母放心,我會好好照顧四妹的。”
這邊劉氏接過張素芳的茶喝了一口,剛開口說了句“我的兒”,那眼淚就忍不住滾下來。
張素芳也跟著喊了聲:“媽”
也哭了起來。
隻是隔著蓋頭,看不見她流淚。
劉氏看著眼前的張素芳,感歎時間過得真快,感覺那時候還被抱在懷裡,還在學走路,還在玩泥巴,還在上學,還在……
怎麼一下子就要去彆人家了。
心裡頭有很多話要說也隻能化作短短的一句:“素芳我的兒,你以後要好好孝敬公婆,扶持相公,妯娌和睦相處,照顧幼小……記住了嗎?”
“媽,我記住了。”
“去吧。”
張萬春揮了揮手。
吳希澤先站起來,又把張素芳扶了起來。
媒婆高喊:“送新娘子上花轎。”
張季賢就走過來蹲下把張素芳背起來,背到門外的花轎上。
吳希澤則騎到馬上。
媒婆喊:“回府。”
隊伍就往前移動。
根據習俗,不能走來時的路,來的時候是從東門紫薇街吳家出發,走大東街,天上街,到北辰街,再到玉堂街,這是最近的路,所以回去就得走另外的方向,從玉堂街出發,走小北街,過順城街,走大西街,過橫城街,走順南街,再進入紫薇街。
相當於在城裡轉了一圈,從北門轉到西門,又從西門轉到南門,在回到東門。
前麵是吹吹打打的樂隊,然後是新郎官和新娘的轎子,後麵是送親客。
張家的送親客張素芳舅舅舅媽,大哥大嫂,三哥和王淑儀,另外還有一對童男童女。
再後麵就是張家抬陪嫁的隊伍,幾十台嫁妝。
長長的隊伍從玉堂街這頭排到了北辰街口。
一路吹吹打打地在城裡轉圈圈。
其實寧城好多大戶人家辦喜事都要在城裡大馬遊街,一聲熱鬨,二是顯擺,三是昭告天下,某家和某家結親了。
這一路上走來,果然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還有人從店鋪和屋裡跑出來,
轉角樓上窗戶被推開,伸出幾個腦袋看熱鬨,指指點點。
還有那膽子大的衝著騎在馬上的新郎官說:“哎呀,好比戲文裡的狀元郎。”
現在已經沒有考科舉的了,人們也早沒見過遊街的狀元郎了。
吳希澤大大方方地朝四周拱手行禮。
“鄙人吳希澤,大華紡織廠的經理,今日迎娶玉堂街張家小姐,多謝各位父老鄉親來祝賀……”
就這麼一路喊著。
隊伍後麵不知不覺又跟了許多看熱鬨的人。
寧城往事之三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