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定下婚期(1 / 1)

兩個好朋友都離開了寧城,張素芳有一陣失落。

好在有細妹的陪伴,讓她覺得日子還有沒那麼難過。

接下來,吳家請了專業的媒婆正式上門了,送了聘禮,交換了庚貼,在寧城最好的老字號酒樓品香園請張家人吃飯。

這親事就算訂下來了。

本來依著吳希澤的要求,是要舉行一個訂婚儀式的。

吳老太太說,舉行什麼訂婚儀式,應該直接就選日子舉行婚禮,最好是年內就把婚事辦了。

老太太比任何人都著急抱孫子。

老太太的提議吳青峰和徐氏也讚同。

這早點把婚事辦了,兒子的心也安定下來,也能好好乾事業。

其實吳希澤也希望早點成親,但是又擔心四妹覺得太快了,太倉促了。

“奶奶,這也太快了點吧。張家還不知道答不答應呢?再說,我和季賢剛剛把紡織廠的地盤敲定下來,接下來的事情還很多呢,這要修廠房,招聘工人,還要去購置機器,這都是要親力親為的事,所以這婚事恐怕要等個一兩年吧,所以我才說先訂婚……”

老太太:“訂什麼婚呀,多次一舉,直接就結婚不好嗎?乖孫,隻要你願意,其他的交給奶奶,奶奶去給親家說去。奶奶這張老臉可還有用。等定下婚期,其他的都有我們操持,你隻要等著當新郎官就行。”

徐氏:“媽,看你說的,哪能勞動你大駕呢,這婚期呢自有我去跟張家敲定。希澤,這結婚對象是你自己選的,我們也尊重你,這婚期交給我們來決定可以吧?”

吳希澤:“那就有勞母親了。”

徐氏親自出馬去跟劉氏商量婚期,本來說的是年內,劉氏道:“我家也就素芳一個閨女,我也舍不得,還想多留她一陣子呢。這婚事我看還是往後推推…”

“哎呀,親家,我家也沒有女兒呢,這素芳我看著也是喜歡,特彆是老太太,要把她當孫女疼愛呢,一直催著我來說要把素芳早點接進家去。

親家太太,你就放心吧,我們都當她是自家閨女一樣疼愛。”

劉氏:“這年內是有點急了。我這當媽的啥都沒準備呢?

年內什麼時候?這都已經六月了,不知道準備嫁妝來不來得及…”

徐氏:“來得及來得及,這到年底不是還有幾個月嘛,我請先生看了期,說臘月十八是好日子。”

“這也就幾個月時間了,半年不到了。”

“半年時間足夠了。

不怕你笑話,我成親的時候,從說親到成親也就三月時間呢。”

劉氏沉吟道:“臘月太急了點,要不等過了年吧,我還想留素芳在家再過個年呢。”

徐氏馬上說道:“行呀,那就等過完年吧,翻年後有幾個好日子,正月初六,十八,二十八都是。親家你看選哪個?”

劉氏不好再往後說了,“那就十八吧,連元宵節也一起過了。”

“好,那就這麼說定了。我請媒人來安排這些具體的事情。”

結婚的這些瑣碎的事情有專業的媒婆來操持。

吳家請了一個。

這個媒婆姓陳。

撿了個現成媒婆來當,高興得不得了,兩家都是大戶,而且吳家還是數一數二的人家,那謝媒禮也肯定豐厚得很。

所以陳媒婆很是精心儘力。

結婚辦喜事要走怎樣的程序她清清楚楚。

有她兩邊來回跑,徐氏和劉氏都很省了不少事。

於是吳張兩家就開始籌備婚事了。

吳家的西跨院要重新粉刷裝修,家具要換新的等等等等。

這門親事吳家人都很滿意,除了吳家的二少奶奶鄭翠娥。

鄭翠娥曾經想把自己的一個妹子說給吳希澤,在二少爺吳希漢耳邊不知道嘀咕了多少次。

吳希漢都是左耳進右耳出。

要不就是打著哈哈,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他雖然不管事,是個紈絝,但是他並不傻,鄭翠娥那點小心思他豈有看不出來的。

不就是想把自家姐妹嫁給三弟,好幫襯著她嘛。

他可是看得清楚的,三弟的婚事,連爹媽說了都不作數,三弟自己說了才算,

鄭家的女兒小門小戶出身,哪入得了三弟的眼,三弟可是省城的高材生,心氣高著呢。也隻有洋學堂的女學生才配的上。

不像自己,既無才學也沒本事。隨便塞個歪瓜裂棗給自己也得受著。

吳希漢看了看鄭翠娥因懷孕而臃腫的身材,一臉的孕生斑雲,心裡很是不爽。

鄭翠娥又在他耳邊念叨:我說你一天到晚的就知道在外麵混,家裡的事情一點都不上心。

早就叫你把我妹妹說給三弟,你就是不聽,現在好了吧,肥水流進彆人田去了吧。

要是我妹妹成了吳家三少奶奶,那以後都是自家人,她還不幫著我這個姐姐你這個姐夫?

現在說了姓張的人家,以後人家會把我們放在眼裡。哼,等著看吧,以後有你好日子過。”

吳希漢:“醜婆娘,你說啥呢,不管老三娶誰,我都是他哥,是吳家的二少爺,還能少了我的。你那點花花腸子趁早給我收起來,彆說出去丟人現眼。”

“我什麼花花腸子?我還不是為我們二房好,你又不管事,以後的經營大權還有財產大權不都落在三房手裡。現在爹媽還健在,你還有福享,要是……,那時候老三不管你,我看你怎麼辦,人總得為自己多謀劃謀劃…”

吳希漢撇了鄭翠娥一眼,越看她越煩。

“你懂個屁,頭發長見識短的婆娘,各人好好養胎,生個兒子出來才是正事,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我們吳家還會少了你吃喝用度。真是的……,我出去了,中午不回來吃飯。”

說完,也不理鄭氏,佛袖而去。

鄭翠娥知道他去找那幫子狐朋狗友去了。

嫁到吳家也有幾年了,本以為可以抓住男人的心,哄得公婆高興。讓二房能夠當家理財。因為大房的大哥已經病逝,就剩個寡嫂,大房形同虛設,順理成章都該他們二房繼承。

鄭氏一直竊喜,覺得自家嫁對了。

以後可以當家了。

可是自己的男人是個扶不上牆的爛泥。心思都在吃喝玩樂上,根本就對家裡的生意不上心。

老爺也對他不報希望。

二房根本就說不上話。

寧城往事之三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