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張家灣(1 / 1)

山腳下是連綿成片的水田,全部種的是水稻。

這麼多的稻田,難怪張家在寧城開糧店。

“這真是一塊寶地。”

“嗯,我爹也說是寶地,我們祖上本來是住在會龍鎮上的。有一次我的曾祖父跟人打賭,那人輸了,就拿老鷹山來抵債。

沒辦法,那是個敗家子,家裡的房產和良田都輸光了,隻剩下這座山了。

我曾祖父也就勉為其難地收下了,不收也沒其他東西呀。”

後來他就帶著人到山上來看地勢,沒想到看到山這邊還有一個灣灣,還有一個天然深潭,叫黑龍潭。

看地勢的大師說這裡是風水寶地,要有人在這裡守著才行。

於是曾祖父就雇人在這灣裡開荒種地,修房造屋,漸漸地住的人多了,形成了村落,把這裡取名張家灣。

後來我祖父就在這裡安家了,現在就是我爹娘。反倒是會龍鎮上的老宅子交給二房在打理了。我曾祖父說這才是我們張家的根本,要守住囉。

經過兩三代人的努力,才有現在這個樣子。”

吳希澤:“沒想到張家灣是這麼得來的。”

連綿起伏的稻田對麵是另外一座山坡,對麵半山坡上的村落,那就是張家灣村。

一片低矮的茅草房中間突顯出一座有十幾間青磚大瓦房的院落。

院落被一道灰牆圍著,灰牆一直蔓延了大半個山坡,很是壯觀。

張素芳:“那就是我們家。走吧,我們下去吧。大哥他們已經在山下等我們了。”

可不是,山腳下滑杆隊伍正停在路邊,張伯賢正抬頭朝上麵看。

吳希澤揮揮手,喊道:“張大哥,我們下來了。”

等吳希澤和張素芳下來了,張伯賢說道:“希澤,坐上滑杆,我們進村吧。”

“好的。”

吳希澤不再推辭,這時候不能走路進去了,得讓人抬著進去,表示來的是貴客,以彰顯身份和對主人家的尊重。

張素芳也坐上了滑杆。

走在最前麵的苦力扯著嗓子喊道:“貴客臨門了,前麵的人看到點,莫衝撞了貴客哈。”

這是在提醒前麵的人讓道。

畢竟田埂小路也不寬敞。

果然前麵田埂上的人聽到喊聲都避讓到路邊邊,有的在田裡扯草的人都抬頭看,認清楚滑杆上的人後都熱情地喊道:“是大少爺回來了。”

張伯賢:“回來了。”

“大少爺,你走得快喲。”

“哎呀,那是四小姐吧,幾年不見了……”

至於看到吳希澤這個陌生人,他們雖然很驚訝,但也沒有說什麼,隻是衝著他露出憨厚的笑容。

看來這裡等民風還是挺純樸的。

這些村民跟張家的關係很好。

“快去給老爺報信,老爺還不曉得大少爺回來了。”

於是就有青壯爬上田埂赤腳飛奔向對麵的村子。

前麵田埂上有一個背著巨大背簍的身影。

抬滑杆的人喊道:“看到看到,讓路喲。”

前麵的人聞聲停了下來,站在路邊上,等抬滑杆的人過去。

巨大的背簍裡裝的豬草,壓得那個身影抬不起頭來。

張素芳看著站在路邊的人,她低著頭,隻看到一個腦袋頂頂。

腦袋抬起來,飛快地瞟了滑杆隊伍一眼。

張素芳認出來是村裡的張細妹。

“細妹…”

張細妹聽到張素芳喊她,這才再次抬起頭來,看清楚是張素芳喊道:“四小姐,你回來了。”

“嗯,回來了。你割豬草呀?”

看這麼大的背簍,家裡豬喂得很多。

“嗯。”

張細妹低聲答應。沒有再說話。恭恭敬敬地站在路邊。

這是自己童年的玩伴,那時她們跟在三哥身後滿山遍野地跑,一起玩鬨……可現在……,好像有什麼隔在她們中間,細妹變得很拘謹了。

也許是太久沒見麵了吧,張素芳這樣想著,說道:“大丫,二妞,梅梅她們都在吧,我回來要住一段時間,你們來找我耍哈…我先回去了。”

張細妹機械地點點頭,看著滑杆一點點地走遠。

四小姐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了。

但是又好像沒變。

“細妹子你發什麼呆,看到四小姐回來了高興昏了頭嗎?”

田裡的村民開著善意的玩笑。

“細妹子,你還不把豬草背回去,豬兒等著喂呢,要是豬掉膘了,當心大管家找你說聊齋哈…”

張細妹背著大背簍慢慢地朝村子裡走去。

跑在前麵準備去報信的青壯朝張家大院飛奔而去,卻在村裡的祠堂私塾門口停下了腳步。

門口的壩子裡圍了不少的人,被人群圍在中間的有張老爺張萬春,大管家張福,還有三少爺以及私塾先生廖先生和新來的組建農會的李先生。

不過很明顯他們分成了兩派。

張萬春張福廖先生站一邊,三少爺和李先生站一邊。

此時此刻,張季賢和他爹張萬春正在祠堂的空地上對峙著。

原來張季賢被綁回張家灣的後,先是被關起來了,後來禁不住母親劉氏求情,說這樣光著不好,還是讓他出來吧,讓人看著他,隻要不跑出去就行了。

於是張萬春就派了兩個家丁跟著他,隻要他不出張家灣就行。

張季賢得了自由,首先想到的就是逃跑,可兩個家丁看得緊,而且老爹也給村裡人發話了,隻要看到三少爺離了村子,就要把他攔下來,誰要是放跑了他,那就彆想在村裡頭待了。

這一灣的人都是靠種張家的土地過活,他們祖祖輩輩都依附著張家,誰敢違抗張老爺的命令?所以張季賢試著逃跑了幾次都沒成功,反倒是連累了不少村民被責罰,所以他也就不敢輕易逃跑。

後來他就經常去私塾跟廖先生聊天,廖先生是除了他這個村子裡學問最高的人,勉強還談得來。

廖先生勸他道:“老爺家大業大,這裡有田莊,城裡還有鋪子,你不幫著老爺分憂解難還添亂,你看老爺這些天為你的事情都愁得瞌睡都睡不著了。三少爺,你就彆鬨騰了吧?”

“我去參加革命軍,怎麼就叫鬨騰了呢?不革命,我們的國家能強大起來嗎?國之不盛,何來家寧?你們這是典型的落後思想,都像我老爹那樣,隻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那革命何時能夠成功。”

“哎呀我的三少爺,你彆開口革命,閉口革命,革命難道就不吃飯了?”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並不影響下一次繼續爭論,日子就這樣過去,張季賢也會抽時間給私塾裡的孩子講講課,說說外麵的世界……

直到有一天一個姓李的人來到張家灣。

寧城往事之三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