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送彆(1 / 1)

清晨的涪江碼頭上

沉睡了一夜的碼頭喧鬨起來了。

初升的太陽,光芒四射。

水天連接處,波光粼粼。

早起打漁的小船兒已經靠了岸,看來收獲不小,船艙裡有魚兒在活蹦亂跳,等下要拿起早市上賣或者送去酒樓飯館……

碼頭上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隻。

一些貨船已經陸續駛離碼頭,往上遊去綿陽,往下遊去重慶,也有從上遊下來的船隻靠岸的,除了貨船,還有從上遊放下來的木排……

城門已經開了,不少的人湧往碼頭,有做生意的老板,也有出門的旅客。更多的是搬運貨物的苦力。還有那些拉船的纖夫。

碼頭上顯得擁擠而又熱鬨。

一群年輕人拎著行禮從城門裡出來,走在前麵的是吳益銘和王文浩。

他們領著十幾個同學同鄉朝碼頭走去。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帶著興奮。

很多人還是第一次離家出遠門。

對未來充滿期待而不是畏懼。

與之不同的是後麵還跟著一群老老少少的。他們的表情就是依依不舍,帶著擔憂和牽掛。這些是來送行的家人。

王淑儀和爸爸媽媽還有二哥也在人群當中。

他們是來送大哥王文浩的。

吳希澤也在,他幫吳益銘拎著行李,他也是來給同學們送行李的。

自己去不成了,來送送大家心裡也好過一點。

吳廣輝已經站在船頭等大家了。

管事吳老六招呼大家上船。

時下也沒有專門的客船,出門走水路的話都是搭乘載貨的船隻,也可以說是人貨混裝。

年輕人踩著跳板把行李放上船,有家人的又下來跟家人話彆,沒家人送的就留在船上好奇地動看西看。

吳益銘站在吳廣輝身邊,父子倆並立船頭,看著初升的朝陽。

吳光輝身材高大,吳益銘也已經跟父親比肩了。

“益銘,這一去我可就照顧不到你們了。”

在川內,吳廣輝這個袍哥會的瓢把子還是說得上話的,這出了川,可就鞭長莫及了。

“爸爸,如果要你照顧,我們又何必出去闖呢。”

說的是呀。

之前跟兒子有過幾次長談。

兒子是有抱負的人。

這一片小天地是留不住他的。

“行,要闖就好好闖個名堂出來,也不枉老子費心巴力地給你們籌備。”

“那是肯定的,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

吳益銘學著父親平時的口頭禪說道。

不闖出名堂來,如何回來見巴蜀父老。

吳廣輝:“把帶出去的人都照顧好,在家靠父母,出門就要靠這些同鄉,以後他們就是你的兄弟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需要花錢的地方不要吝嗇,老子彆的不敢說,錢還是能夠保證的。”

吳益銘想說:爸,我去考軍校,又不是去遊山玩水,花不了多少錢。更何況走到時候已經帶足了盤纏。

可看到老爹的樣子,把話又咽回去了。

點點頭道:“謝謝爸,需要的時候我會開口的。”

“多寫信。”

“好。”

父親平時不是個婆婆媽媽的人,這會讓人很是意外。

不過最讓吳益銘意外的是他當初居然沒有反對自己的決定。

在他們幾個當中當初覺得最有可能反對的是自己的父親,沒想到……

自己應該感謝父親,不然也隻能像吳希澤和張繼賢他們被困在家裡,當一個少爺或者管理家裡的生意,那是自己萬萬不想的。

吳益銘再次發自肺腑地說道:“謝謝爸爸。”

吳廣輝:“要謝還得謝老太爺,沒有他最終點頭,你娃想走也走不成。”

“是的,孫兒不能在他跟前儘孝,還請爸爸多照顧老人家。”

“行了,你娃若不混個人樣出來就彆說是老太爺的孫子。”

“爸,你就這麼不看好你兒子?”

吳廣輝哼了一聲道:“走了。”

說走就走,毫不拖泥帶水。

甩開大步下了船,把踏板踩的晃晃悠悠的。

管事吳老劉見當家的下了船,吩咐船老大道:“可以開船了。”

自己也趕緊跟著下船。

船老大喊道:“開船了,快上來了…”

岸邊話彆的人就踩著踏板上來了。

吳希澤握著吳益銘王文浩的手依依不舍。

“保重,益銘兄,文浩兄,多給我寫信,雖然不能跟你們去,讓我也了解一下你們在外麵的情況。”

王文浩:“嗯。放心吧,會給你寫信的。你也好好乾,說不定回頭我們還要仰仗你呢。”

吳益銘:“你也抽空去看看張季賢,留下也不是壞事,你倆好好待在寧城也能乾出一番事業。”

吳希澤:“嗯,過幾天我就去。”

等吳希澤依依不舍地下了船船工解開纜繩,用竹篙撐開船隻離開了碼頭。

岸上的人朝著船上的人揮手,“保重,常來信…”

船上的人揮手喊著:“再見。”

王淑儀站在人群中拚命地朝大哥揮手。

王淑儀跟大哥的感情是最好的。

小時候,大哥背她,帶她玩,上學了,大哥給她輔導功課,大哥去省城讀書每次回來都要帶些新奇的東西……

大哥去省城讀書幾年,他們兄妹本就聚少離多,好歹逢年過節,寒假暑假還能相見,現在大哥要去很遠的南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麵。

席氏攥著手帕不停地抹眼淚。

王明倫摟著她的肩膀,安慰著她:“好了,你就當浩兒去趕考了嘛,以後給你考個狀元回來。”

席氏:“現時哪還有考狀元一說……再說浩兒是去投筆從戎考的是軍校。”

“嘿嘿,你比我還懂得多,那就等他當將軍回來,衣錦還鄉…”

“我不稀罕什麼將軍,我隻希望他平平安安地回來。”

“會的,會的……,走吧,我們回去吧。”

王明倫扶著席氏,王淑儀跟在後麵往城門走去。

“大哥就這樣走了。”

王文海在岸邊追著船隻又跑了一段路。

他多想跟著哥哥一起去呀。

可總是追不上哥哥的步伐。

纖夫們拉著船隻,喊著號子一步步地往前走。

船隻往下遊飄去,漸漸消失在天儘頭……

望江樓上有歌聲飄來: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儘餘歡

今宵彆夢寒

……

唱得人心裡酸楚楚的。

王淑儀心裡也酸楚楚的。

她雖然還小,也感受到了離彆的滋味。

此時此刻的王淑儀還不知道,這一去的十幾個人,有人再也沒有回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