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在北京逝世。國共兩黨組織各界民眾進行哀悼活動,廣泛傳播孫先生的遺囑和革命精神,形成一次全國規模的聲勢浩大的革命宣傳活動。
寧城縣政府也組織了哀悼活動。
追掉會就在縣政府大院裡舉行。
寧城的士紳都去了縣政府的大院。
涪江女中的部分學生在教務主任密斯黃和密斯向的帶領下來到了縣立女子小學校,準備在這裡參加追悼活動。
之所以是部分,是因為還有一部分低年級的學生沒有來,她們被自己班的老師給攔住了,
跟著向小姐來的大部分都是畢業班的學生。
女子小學校的老師已經在準備白花和黑紗了。
涪江女中的學生來了,也加入到製作的行列。
要每個人手臂上都戴著黑紗,胸前戴著白花。
靠小學生和老師可不行。
涪江女中的學生來了可是主力軍。
王淑儀和張素芳在幫忙做白花,吳敏好像在幫忙搬東西,好一陣沒看到她的人影。
這時候,向小姐走了進來,對她們說道:
“我剛剛得到消息,男中的學生們要去縣政府門口,聽說還要遊行,他們想壯大聲勢,想邀請我們涪江女中的學生一起參加,你們可願意。”
向小姐在征詢她們的意見。
張素芳覺得:向小姐的消息總是那麼靈通。
王淑儀想的則是:大伯是孫先生的忠實追隨者(這是她聽爸爸說的)他既然是男中的校長,同意學生去在情理之中。
吳敏不知道從那裡鑽了出來,嚷嚷道:“向小姐,我們也去參加,雖然我們是女生,但是也不能落後。”
她是最樂意參加活動的。
向小姐:“好,那我去跟王校長說一聲,我帶你們去參加。”
畢竟當初說好的是在這裡參加的。
向小姐找到正在忙碌的校長王明倫。
“王校長,我想帶女中的學生去縣政府門口參加追悼會,還要和男中的學生一起遊行。”
王明倫:“我知道了,願意去的都去吧。其實我也想去,隻是小學生太小了,隻能把他們留在學校,我估計外麵現在人很多,萬一有個閃失,不好交代。向小姐,你要把你的學生帶好。”
“放心,王校長,我的學生很好帶。”
向小姐一聲招呼,王淑儀她們就跟著走了。
從位於小南街的女子小學出來,直奔縣政府所在。
縣政府就在北辰街和小北街之間。
背靠玉堂街。
前門在西街上。
這裡以前是縣衙。民國後改成縣政府。
名字是改了,可布局什麼的沒有變化。
前門有一個高大的牌坊,現在牌坊還保留著。
隻不過牌坊上麵掛上了國民黨得黨徽,下麵加了一道門,左右兩邊掛上了寧城縣政府和寧城縣黨部的牌子,門口有守衛,一般的人可進不去。
今天在門楣上懸掛著孫先生得遺像及“有誌竟成”橫匾,兩旁掛“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對聯。
花圈和挽聯擺放在大門兩邊。
平時牌坊前麵的廣場上除了來辦事的人和車輛,難得看到一個閒人,連小商小販都鮮少到這裡來叫賣。寧城的老百姓更是敬而遠之還得繞道走。
沒事去縣衙門口愰什麼?
今天這裡卻集滿了人。
有工廠的,有商會的,還有學校的,還有一些普通民眾。
在人群中看到一些熟悉的麵孔,更多的是陌生人。
涪江女子中學的學生跟著向小姐,找到了縣立男中的學生隊伍,跟他們站在一起。
王淑儀她們看到了二哥王文海。他手裡拿著厚厚一摞紙。
這是剛剛趕著印出來的宣傳單,還散發著油墨的味道。
吳敏朝他揮手:“王二哥。”
王文海也看到了她們,走了過來,妹妹,吳小姐,張小姐,你們來了。
張素芳點點頭,她曆來話不多。
王淑儀嗯了一聲。
吳敏:“當然要來。怎麼少得了我們。”
有人在前麵喊,肅靜,肅靜。
廣場上頓時安靜下來。
追悼會開始了。
能夠進到縣政府裡麵去的,除了政府官員,還有就是一些老的同盟會會員以及國民黨黨員。
其他都在外麵。
站在最前麵得是老同盟會會員,然後是國民黨黨員。
再然後是各部門各機關的官員。
國民黨黨員行禮儀式與普通民眾不同:屏息就位;行三鞠躬禮;聽讀遺囑;退出門口,並分致黑紗。
相對於普通民眾,國民黨黨員多了“聽讀遺囑”的環節,國民黨借此環節將國民黨黨員與普通民眾區彆開來,以強化國民黨黨員對於國民黨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宿感。
先生的遺囑是由一位早年追隨先生參加過辛亥革命的老同盟會會員誦讀。
他的聲音沉痛而悲切。
“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誌,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長久的沉默之後,有人輕泣,有人痛哭,有人悲鳴,有人哀思……
突然有人高呼: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這是先生遺願。
更多的人響應: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喊聲傳到了外麵的廣場上,引起了更多人的響應。
王淑儀她們也跟著喊,一個個小臉激動得通紅。
然後聚集在小廣場上的人開始出發,沿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開始遊行。
最前麵的人舉著先生的遺像,還有人打著“天下為公,國民救國”的橫幅在前麵領路,其餘的人緩緩跟隨。
有人把宣傳單塞到王淑儀吳敏她們手裡,讓她們沿途散發。
她們女子中學的學生跟著男中學生後麵往東門方向走,一路走一路散發傳單。
有人在帶頭呼喊口號:
“孫中山主義萬歲!”“國民革命萬歲!”“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
她們也跟著喊,心中充滿了激情。
在東門碼頭隊伍停了下來,王淑儀他們看到男中的老師趙旭東站在高處,向圍過來的民眾進行演講。講的是總理功勳及其主義,一致謹遵遺囑努力革命等等。
王淑儀他們就朝圍觀的人群發傳單。
一直到天快黑了才散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三人心情還沒平複下來。
對於先生,她們是崇敬多於悲傷。
“沒想到我們今天也參加了遊行,還做了這麼有意義的事情。”
雖然隻是跟著發傳單,可三人心中依舊感到很自豪。
像趙老師說的:你們也是在宣傳先生的主義和思想,讓更多的人來繼承先生的遺誌繼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