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才華橫溢的小書童(1 / 1)

齊遂良萬萬沒有想到,改名為賀蘭楚石的紇乾承基,在此次宴會中竟口吐珠璣,果真誦出一首佳作。

儘管明知這首詩並非紇乾承基原創,但李世民並未揭穿,而是讓紇乾承基身邊的小書童出來應答。

這位小書童年僅十六七歲,卻才思敏捷,實屬難得的人才,李世民素來愛惜人才,對這位小書童也讚賞有加。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小書童竟能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才華驚豔四座,連李世民的臉上都露出幾分尷尬。因此,他下令讓齊遂良前往作坊找何樂為前來救場。

畢竟,何樂為曾寫出“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樣的佳句,倘若今晚有人能壓製住這小書童的銳氣,非何樂為莫屬。

李世民為了擺脫隻懂征戰的野蠻形象,大力提升文人的社會地位,物質文明發展的同時,精神文明亦需並駕齊驅。

一個國家從動蕩走向安定,必然要依靠文人來治理天下,而崇尚文學風氣不僅能提升國民素質,更能減少民眾起義造反的衝動,使百姓更加順從聽令。

李世民對此深有認知,故而積極倡導文治之道,然而今晚的宴會上,來自我大唐國子監的一眾才子,以及眾多久負盛名的文人士大夫,竟然敗給了一位默默無聞的小侍從,這讓他的帝王顏麵置於何地?

齊遂良行至工坊門前,便聽見一陣哭聲,推門一瞧,隻見工匠們皆跪在何樂為跟前,個個泣不成聲。

“豈有此理!就算你受命行事,這些人可都是我家的奴仆,怎能將他們欺淩到如此境地?”

齊遂良原以為何樂為未能達成使命,無法打造出讓李世民滿意的物品,故而將怒火傾瀉到了自家奴仆身上。常言道,打狗還要看主人,何樂為此舉,無疑是在抽他的臉。

“婉言?連我的女兒你也膽敢欺侮,好你個何樂為!”

齊遂良身為一名嗜酒之人,性情急躁,疾步上前,一把抓住了何樂為的衣領。

“父親大人,事情並非如此……請看……這是他所製的白砂糖,最為頂級的糖品!”

“糖?”作為酒中豪傑,齊遂良對各類調料及食材的挑剔程度無人能及,一見到這白砂糖的色澤,他已驚訝不已。

他用指甲拈起少許嘗了嘗,齊遂良雙眼圓睜:“這……這是你製造的?僅僅一場宴會的時間,你就能夠煉出這種級彆的糖?”

何樂為搖頭,表情卻流露出不滿:“還不夠潔白,不夠晶瑩,若再改良一次工藝,品質至少能提升一個級彆。”

“還能提升?”齊遂良疑惑問道。

何樂為點頭答道:“我要為皇後娘娘製作冰糖,其品質要比白砂糖更為上乘。”

“冰糖?”齊遂良不解。

何樂為解釋道:“冰糖如冰塊一般純淨透明,並且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是諸多止咳平喘、化痰順氣藥方中的最佳輔助配料。”

“如冰塊般透明的糖,僅作為一種輔料,就已經是如此珍貴之物?”最初,齊遂良並未對何樂為抱有過高期待,但此刻聽聞此言,他不得不重新評估這位少年的才能。

“齊大家有何要事?”待他整理好情緒,齊遂良指示人將白砂糖收集起來,隨後攜同何樂為和齊婉言走向宴會廳。

齊遂良先行入內彙報,並將何樂為的新成果呈獻給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或許在品嘗過白砂糖的滋味後,當何樂為步入宴會廳時,立刻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無需何樂為多作解釋,在座的都是富貴顯赫之人,自然知曉白砂糖的珍貴之處,更珍貴的是那背後的製糖技藝!

紫砂糖等製糖技術源自西域,目前大唐官民均需向胡人購買成品,許多人正試圖破解製糖之法,但由於甘蔗種植等限製因素,大規模推廣製糖產業尚不現實。

然而何樂為 引入了改良技藝,意味著僅需購入廉價的紫砂糖作為原料,提煉成純淨的白砂糖。不論在國內市場如何熱銷,哪怕回售至全球各地,都將形成令人驚歎的商業財富,並且能提升國家聲望。

但是,李世民越是對此在意,表麵上就越顯得漠不關心,竭力抑製自己對白砂糖的關注,轉向何樂為 指示道:

“何樂為 啊,男兒應在戰場奮勇殺敵,或在文化領域揮毫潑墨,怎可在廚房工坊中消磨時光,這算什麼出息?所謂的白砂糖,不過是雕蟲小技,你不可因此而忽視了更重要的事情。”

何樂為 略顯尷尬地笑了笑:“您說得極是,這白砂糖的確是我一時心血來潮、隨意試驗所得,其技術尚未臻於完善,或許下次就無法再複製成功了,您不必憂慮我會沉溺於瑣碎事物。”

“無法再複製了?”李世民啞然失笑,看到何樂為 的神情,微微點頭示意他:“收起你的小心思,過來見見這位小朋友。”

當何樂為 從齊遂良口中得知紇乾承基那位小隨從的事情時,內心已充滿了好奇。

由於初唐時期並無多少享有盛譽的詩人名家,當時絕句和律詩的形式還未完全定型,因此他對究竟是何方神聖能夠在詩會上震撼全場感到十分好奇。

這名小隨從果然隻有十四五歲的樣子,麵容清秀,身形瘦弱矮小,略帶營養不良的跡象。

少年案頭壓著一張翻過去的紙,無人知曉紙上書寫何物。

“駱觀光小友先前已創作了不少詩文,才華橫溢,這案上的新作是他七步之內完成的,即便是本宮也尚未目睹,為了增添樂趣,也讓何樂為你作一首詩來較量一番,這樣才更有趣味。你們二人爭相鬥豔,必將成就一段文壇美談!”

何樂為 並未留意齊遂良的解說,他的思緒全被“駱觀光”這三個字占據。

“你……你可是名叫駱賓王?”

那小隨從突然抬眼,眼神中充滿警覺:“公子……您認識小人?”

駱賓王作為初唐四傑之一,以《討武曌檄》直斥武則天的先驅“鍵盤俠”,何樂為 自然有所耳聞,於是回應道:“駱小公子自幼即以才情出眾,被譽為神童,七歲時便寫下《詠鵝》,今日有幸相見,實乃李某之榮幸。”

駱賓王的父親在他縣令任上離世後,家境衰落,他隻得四海漂泊,因其卓越文采被紇乾承基收入府中充當門客,實則是供養他,以便隨時借用他的詩詞出席宴會彰顯身份。

駱賓王對此深感困擾,但為了生活,他隻能忍氣吞聲。此刻聽何樂為 如此提及,竟在長安城內有人知道他神童的名聲,他怎能不驚訝,怎能不歡喜!

李世民聽著這些對話一頭霧水,不禁問道:“何樂為 ,你生於長安,長於長安,未曾遠行,怎麼會對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輩有所了解?”

何樂為 心頭猛然一跳,當下找不出托辭,於是順勢將問題拋向了李淳風:“李道長,您認為我是如何得知的呢?”

李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