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賭上霍哥一生的榮譽(1 / 1)

江城市委。

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

書記剛從京城開完會回來,傳達會議精神。

與之同行的還有幾位部裡的領導。

今天這場會可以說關係到未來十年二十年西部地區的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各級政府部門領導、人大代表、各省市商會代表、企業家代表……齊聚江城。

江城市一把手主持會議。

霍利在會場認真聽完了會議內容和會議精神,透露出來一個重大投資契機。

國家層麵對中國經濟第四極,江城成都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速度好像不太滿意,這次會議除了透露出政策傾斜和各大項目規劃之外,特彆提到了雙城經濟圈文化和生活的融合。

簡單地理解為,這個中國經濟第四極要提速建設了。

意味著又會有由國家主導的數萬億的投資向第四極傾斜。

人材、資本、新質生產力……都會朝第四極靠攏。

在國內,政策永遠是影響市場經濟的第一要素。

海量政策擁入西部,作為西部地區建設的領軍人物,霍利肯定也是要搞一些大動作出來的。

也不是為了賺那點錢,隻是想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出一點力。

畢竟他已經做到那個位置上了,就算你沒有興趣,領導們也會主動來找你。

而從市場競爭的角度看,你不繼續往前走,就會被彆人追上和趕超。

國家級戰略,足以誕生多個企業巨頭。

當然,這些重大項目拿到手上,肯定是不會虧錢的,至於賺多賺少,說實話看個人良心。

在國家重大戰略發展上,霍利一直是一個有良心的企業家,意在為人民謀福利,個人利益是其次。

開完會,霍利和其他幾位人大代表被書記叫到了會客廳,與部裡的領導們又開了一個小的交流會。

政策的執行和落地,離不開企業家這個中轉渠道。

政企合作更能快速推進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

霍利在書記麵前,自不用說了,兩人現在默契程度很高。

從某種程度上講,他能以奇跡的速度坐到這麼高的位置,除了係統提供的海量現金之外,也離不開書記和市委領導們的支持。

很多項目,都是一路綠燈開到底。

隻要不是原則性錯誤,書記也給他兜著的。

書記非常欣賞和器重霍利這位青年傑出企業家。

同樣,市裡這邊需要他分擔或者奉獻一下,他非常爽快。

出錢出力,為整個江城經濟大盤著想。

雙方維持著一種相對和諧的政商關係。

部裡的幾位領導對霍利早有耳聞。

中國商界的傳奇,已經是婦孺皆知了。

今天過來開會,和領導們探討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算是霍利第二次參與國家戰略發展規劃之中。

第一次是他推出的“珠峰計劃”,被納入“國家百年科技發展綱要”之中。

他現在應該算是名副其實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在企業家這條路上,已經快要做到極限了。

交流會上,部裡的領導對霍利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給予了極大的肯定。

這場私下的溝通交流會聊的很興奮。

提升了各界人士的信心。

開完直接去餐廳用餐了。

飯桌上,書記道,“你提那個科技大學的構想,上麵已經通過了,教育部的幾位同事這段時間會來江城實地考察。

大學城那邊的最新土地規劃也出來了,把這個項目算了進去。”

這是讓霍利非常高興的事情。

他構想的這所科技大學,並不是普通的教育類高校,而是一所偏研究性的大學。

不會招收本科生,麵相國內外招收研究生、博士生,培養科研中堅力量。

在霍利的規劃中,初步投資200億,在三到五年內開班辦學。

這所研究型大學將會采用朱峰科技集團、市政府和教育部三方合作辦學的模式,依靠社會力量、市政力量和國家力量創建一所亞洲頂尖乃至世界級的研究型學府。

說實話,霍利是有些壓力的,算是賭上了他現在的榮譽去做這件事。

書記道:“教育部的同事過來了,我們一起過去考察一下,再溝通交流一下。

爭取在我的任期內把這個項目落實下去。”

霍利秒懂,恭喜道,“恭喜書記高升。”

書記那句話的意思不難理解。

離開江城,下一步就是直接赴京了。

書記也沒透露太多,隻是淡淡一笑,繼續吃飯。

吃完飯,霍利離開了市委,回到莊園,讓鐘意雯通知各個集團的高層,他這段時間會去各個集團部署重要工作。

……

為了配合上麵的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霍利連著半個月奔赴自己的各大產業。

統籌調動產業力量、金融力量……抓住市場機遇。

一共涉及文旅投資、影視投資、數字城市建設、工業互聯網、AI人工智能、汽車生產製造、生物醫藥……等三十多個領域,超六千億的投資。

等政策落下來,然後霍利一句話,這六千億直接撒出去。

六千億相當於是一個火車頭,算上每個產業帶動的整個生態鏈的效益,妥妥的萬億級投資規模。

放眼全國,現在也隻有霍利有這個能力和這份魄力。

現金流太充沛了。

……

教育部的領導到江城,書記陪同,霍利帶著珠峰科技集團的高層團隊、科學家團隊去參與了科技大學項目的探討。

優勢是非常明顯了。

資金充沛,師資力量強勁。

教師都是霍利當初推行“珠峰計劃”時從國外請回來的華裔頂尖科學家,還有高價招攬的世界頂尖型研究人才。

在教育部領導們的心裡,這所研究性大學,定位就非常高。

一行人去科學城大學城規劃片區實地考察。

這邊規劃的實用麵積5000畝,堪比一所985大學的占地麵積了。

不收本科生,實際用地也就兩千畝左右。

不過在這裡還會建設國際科技交流中心和珠峰科技正在規劃的兩個研究院。

配合科學城的配套建設,打造內地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有點像是在走矽穀的道路。

差距肯定是有的,正視差距才知道如何追趕。

教育部的領導們聽完霍利和書記的介紹之後,給出了一句評價:“你們在做一件影響中國百年曆史的事情。”

和國運聯係在一起了,極高的評價。

考察完,回去的晚飯上,教育部的領導們表了態,會儘快推動這個項目落地,爭取提前辦學。

霍利一高興,飯桌上多喝了幾杯。

一頓感謝。

領導們也是一頓誇。

今天這頓飯是他最高興的應酬。

吃完飯,和書記同行回去的路上,嘴上都還不忘念上幾句,展望一下未來。

書記對霍利的欣賞也再上了一個高度。

真是百年一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