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是,我旋轉爆轟發動機剛定型啊?(1 / 1)

開會的前一天,成洛馬研究中心!

“……適用於軸對稱環流道的圓台誘導斜爆轟燃燒組織……”

“……計算可知,飛行工況相較於圓錐和斜劈,環形燃燒室中圓台可以同時實現斜爆轟波的加速起爆和穩定駐定……”

“……以上計算,這種模式最高工作極限速度可以達到18馬赫!”

李洋教授正在做最後的“旋轉爆轟發動機”設計方案。

是的,旋轉爆轟發動機!

從趙默提出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七年的時間了,終於要完成定型了。

這七年,是我國航空航天高速發展的七年。

彈指一揮間,威龍殲二零都已經服役快四年了,但旋轉爆轟發動機還沒有定型,時間之長,可以說是非常漫長了。

當然,這個漫長也隻是相對於我們的高速發展來說。

相對於一款飛機發動機的研究時長來說,七年並不算太長,中規中矩吧。國內外研製一款飛機發動機超過十年時間的比比皆是,七年在十年麵前可以說相當快了。

李洋教授的自我感覺和認知是太慢了!

很簡單,因為我國在各個領域的發展都太快了!

可控核聚變這種未來的東西都實現了,室溫超導這種根本不可能誕生的東西都誕生了,他主導研製的“旋轉爆紅發動機”還沒成功,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儘管這裡麵因為室溫超導材料的突破、“華夏之光”人工智能等材料和技術的突破導致的“旋轉爆紅發動機”研製時常延長,但李洋教授也認為不能接受。

飛機發動機,特彆是高超音速戰鬥機的發動機的研製,肯定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材料和技術等方麵的突破,發動機的研製肯定是要應用到這些突破的新材料和技術,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方案被推翻,重新來過的情況。

旋轉爆轟發動機的研製就遇到了。

室溫超導材料誕生了,怎麼能不第一時間應用上?

強人工智能誕生了,那肯定是也要應用上啊。

於是乎,旋轉爆轟發動機的方案一改再改……

萬幸,在這期間終於是沒有大的技術突破了,旋轉爆紅發動機終於是到了最終敲定的時候了。

李洋教授此刻的心情,除了一點點遺憾之外,遺憾於時間太長了,更多的還是高興和如釋重負的,一邊撰寫著報告,一邊在心下想著:“總算是沒有辜負趙院士的期望~”

旋轉爆轟發動機的初始設計方案,是趙默提供的,當初他還一度請求上麵安排趙默院士來主導,結果趙默院士去搞航天去了。

當時他還是有些情緒的,後麵隨著趙默院士搞出一個又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成就,他的情緒徹底沒有了,剩下的隻有慶幸,慶幸趙默院士沒有來主導旋轉爆轟發動機的研究,否則的話可控核聚變、室溫超導材料這些不就要延期了嗎?

那些成就延期了,那可就是特彆重大的損失了!

彆說旋轉爆轟發動機了,哪怕是宇宙戰艦的引擎來了,也是彌補不了的。

七年的時間,當然不止是確定了方案那麼簡單。除了眼前即將完善的設計方案之外,在成洛馬的研究基地內還有著數架驗證機,裝載了旋轉爆轟發動機的高超音速戰鬥機驗證機。

七年之內,偶爾會有相關的報道,說李洋教授率領的團隊實現了旋轉爆轟發動機的試車、我國實現了高超音速武器的飛行等等。

特彆是“鳴鏑”飛行器,更是屢見於網絡和各大媒體的報道之中。

網絡視頻中,鳴鏑飛行器飛過,發出“嗚”的急速呼嘯聲,給人以極大的震撼。雖然是視頻,但也可見高超音速武器的強悍。

而這些視頻、報道,其實都是報道的裝載了旋轉爆轟發動機的高超音速戰鬥機驗證機!

李洋率領團隊實驗了多個方案,現在做出了最終的敲定,是綜合評估之後兼具了性能、成本、維護等等因素之後敲定的,一種命名為“旋轉爆轟+斜爆轟”的方案。

太過於投入的李洋教授,中午飯、晚飯都沒吃,一門心思埋頭撰寫方案。

直到成洛馬老大闖入了他辦公室,火急火燎的找到他說:“緊急會議,我們立即啟程去一趟京城!”

李洋教授才如夢初醒,第一個反應就是搖頭不去。

什麼緊急會議有他手上的設計方案重要?

直到成洛馬老大說了一句“是趙默教授那邊有了重大發現”,李洋教授才猛地從位置上站了起來,眼睛瞪得老大:“什麼?那還不趕緊走!”

成洛馬老大:“……”

然後,他們當天飛到了京城。

第二天,參加緊急會議。

李洋看到了很多熟人,都來了,心裡麵暗暗盤算這次的“重大發現”到底有多大,然後尋找了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趙默,他要和趙院士當麵聊一聊。

可惜,沒看到人。

問了一圈,也沒人知道趙默現在在哪,大多猜測說可能還在錦屏實驗室那邊吧。

“所以,暗物質有了發現?不會吧?”

結合這些信息來看,李洋忽然心中一動,有了些許猜測,不過不敢肯定。

暗物質這玩意太過於“玄幻”了,比室溫超導、可控核聚變還要讓全世界的科學家摸不著頭腦,目前為止就沒有一個科學家敢打包票或者發現過。

目前而言,暗物質在理論上並沒有搞明白,隻是因為一些現象然後假說有這麼個東西,於是科學家一窩蜂的去想辦法尋找,通過實際反過來再去搞懂理論。

這個科研的邏輯不能說錯,但隻能說是有些過時,因為這是愛因斯坦之前的科學家的方法。

愛因斯坦之後,基本上是理論先出來,再去指導實踐。

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在20世紀的科學界占據C位,由他開始的先出理論再去指導實踐的科學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李洋也在現場發現了一個敏銳的現象,那就是科學家是先來的,唐堯等部門負責人反倒是後來的。

很快,李洋和楊總師、江院士等人先進了會議室開會。

主持會議的是經常出現在電視上的那位,這令李洋心神一凜,覺得此次趙院士的重大發現或許還真是和暗物質有關。

“這次會議的起因是趙院士在錦屏實驗室那邊確認發現了暗物質……”

會議主持沒有任何的客套,第一句話就點名了召集這次會議的原因。

隻此一言,包括李洋教授在內,所有到會的科學家都嘩然一片。哪怕在座的會議主持以及另外六個陪同之人,也不能讓震驚的他們安坐如山。

“竟然真的是暗物質!”

李洋一雙眼睛瞪得比昨天更大更圓,忍不住咽了好幾口唾沫,以此來平複心中的震驚情緒。

會議主持並沒有被他們的震驚嘩然給影響到,自顧自的繼續說道:“……其實,很早之前趙院士就和我們講過有關暗物質的問題,那是在三年多之前的2014年了,當時他已經推導出了暗物質方程,規劃了暗物質應用的相關領域……現在暗物質被發現了,趙院士認為他規劃的一些重大科研工程是時候上馬了,所以這次邀請大家來,是請大家出言獻策的,群策群力做好相關的評估工作,同時為後續的研發工作製定方案……”

李洋也好,還是其它在座的專家、各大軍事研究機構負責人無不瞠目結舌,半晌無語:“……”

其他人不知道,反正李洋在會議主持人的講話完畢之後,他的腦子裡有且隻有一個念頭:“趙院士的高度,有一個算一個,我們就算是坐火箭也趕不上啊!”

2014年就有了重大發現,並規劃好了?

這是什麼神操作?

有這種操作的是什麼神人?

要知道,現在已經2017年了啊!

要知道,規劃好的可是暗物質啊!

哪怕這些年以來,所有人都習慣了趙默的“神操作”,他也承認趙默“神乎其神”;但是,聽到會議主持這番話裡麵的這些內容,他還是忍不住歎服了!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對於趙默的佩服,以前說是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現在就是五體投地了。

他甚至有些費解,我們國家,不,應該說是全世界,怎麼會誕生出這樣一個“神人”出來?

論學術成就,之前是在數學上,走到了數學的巔峰,那麼現在,物理上也走到了巔峰。而且不僅僅是理論,還包括實踐!

暗物質方程!

發現了暗物質!

理論和實踐,趙默都占了。

至於“趙默都已經規劃好了,還要我們來評估製定方案乾嘛”的想法,他是一丁點也沒有,相信其他人也沒有,因為差距太大了,根本生不出這種想法。

當然,更重要的是,暗物質這一領域,他們非常陌生啊!

在這個世界上,目前也就趙默可以說是熟悉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說什麼?

隻能是聽話照著做、聽話順著做了!

李洋的眼神看了一圈,和楊總師、江院士等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裡看到了震驚和苦澀,不過都轉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興奮起來,這可是暗物質啊!

但很快,當李洋拿到紛發下來的資料,看到暗物質方程、暗物質相關的推演情況,他的臉上出現了濃鬱的苦澀:“不是,我的旋轉爆轟發動機剛要定型,你給我來暗物質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