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感謝!
女媧研究團隊的表彰大會,自然而然的成為了1月18號當天以及之後連續幾天的熱搜。
那莊重、精美的勳章,被央視報道,然後發到了網絡上,立即惹來了無數的點讚和追捧。
尤其是趙默的“國家棟梁”勳章,更是將引爆了整個網絡,無數的人為之驚歎,趙默的微博再一次被頂上了熱搜,評論下方齊刷刷的更新成了“國家棟梁”四字。
人們常說“國家棟梁”這個詞,用來形容那些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人。這個詞用得越多,也就有了泛濫的趨勢,隻要有些能耐,能給社會創造價值的人,現在都可以用上“國家棟梁”這個成語來形容。
說著,他猶豫了一下,原本想詢問楊嬋是不是趙默也會加入這個研究中心,畢竟趙默在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方麵也有很深的研究。但想了想,還是放棄了,隨即便結束了和楊嬋的對話,離開了這邊。
30日,已經是除夕了,這個研究中心依然是沒有影子的事情,隻是還在研討當中。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成立和掛牌的事情,由於缺少了一言九鼎的大科學家主持,所以進展比當初成立可控核聚變研究中心要緩慢得多。
“我也認為510年搞不出來真正的人工智能,那玩意需要的硬件條件、軟件條件等等,沒有一項具備了吧?”
楊嬋則是其中的核心成員之一。
很快,有心人就發現了,在網絡上,以前發表的一些文章,用上了“國家棟梁”這個成語來形容其它科學家、天才年輕人的,紛紛更新了,刪除了“國家棟梁”這個成語。
楊嬋和趙院士不愧是一對夫妻,趙院士聽說說話喜歡直來直去,現在楊嬋就是這樣的。
在某為,沒能力是很難生存的,有能力但工作勁頭不夠一樣也很難生存。
任總感慨道:“事件發生在去年的4月份,當時我們知道了有抓人這麼回事,但不清楚是什麼原因,現在把所有信息串聯起來,我們才知道。多虧趙院士你之前提醒過我,我一直記在了心裡,所以當你這邊在搞可控核聚變時,我們的高管一律都被我嚴禁出國。否則的話,現在就輪到我頭疼了。”
其他人議論紛紛之時,知道一些內幕的楊嬋頓時心中一震,再一次的感受到了自己老公的能量,這隨口一句話國家就動作這麼大?
任總回答道:“感謝你當初的提醒,讓我們小心阿美莉卡。就在這個月,高盧雞那邊的阿爾斯通公司被肢解了,大部分業務給了通用電氣,換來了阿爾斯通多位被抓高管的釋放。”
當然,楊嬋能成為核心成員之一,有一部分因素是因為趙默,但不可否認主要還是楊嬋本身的能力也是出眾的,而且工作的勁頭屬於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那種。
楊嬋正要回自己位置上時,徐總把她喊住了,關切的詢問她的工作狀態:“最近感覺怎麼樣?”
很快,見眾人都明白了,徐總立即宣布解散,不耽誤一點時間。
趙默本身並不關注,但楊嬋身在其中,也幾乎每天和他溝通這方麵的問題,所以不可避免的就關注了。
於是,當科技部征求“人工智能研究的意見和建議”的動作通知出來後,外界的反應並沒有太大,除了業內人士之外,就隻剩下特彆關注國家科技發展的民眾和國外的有心人了。
楊嬋聽明白了他的意思,接著說道:“所以,現在可控核聚變的實現解決了能源的問題,人工智能其實已經可以暴力去破解,國家定的510年的計劃是沒問題的?”
對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他以前體會不深,但在楊嬋這裡,他體會很深。
等人員集合後,徐總立即說道。
研究中心成立的事情現在還處於前期討論階段,有些東西可能還涉密,特彆會涉及到趙默的。所以為了不必要的麻煩,他很明智的決定不問了。
趙默這才明白過來,於是解釋道:“大模型發展到現在,伱也看到了它的恐怖之處。更進一步,要做到人工智能,需要大規模的算力、性能更優越的材料等等,但這些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在能源問題上。不說彆的,單說材料吧,你想啊,大模型一兩分鐘可以模擬我們科研工作者十幾年才能完成的材料分析,適合人工智能的更優越的硬件材料,難道還需要太長時間嗎?”
複讀機一樣的評論之外,是許多門戶網站、自由論壇裡麵許多網友開始發聲,說以後“國家棟梁”這個成語以後隻屬於趙默了,其他人都不配用這個成語去形容。非要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那就做出和趙默同等功績來吧。
“是這麼個意思!”
大寶、小寶早已睡下,一推開房門,趙默正坐在床上看書。
“應該是說錯了,至少三十年吧?”
楊嬋回答道:“還不是你太厲害了,國家現在對你是言聽計從。我真怕你說很容易搞定,然後國家就相信了,製定了這麼一個510年的研發進度表來。”
徐總是董事會成員,級彆上比餘大嘴還要高一點。
楊嬋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怎麼可能,我們國家,不,全世界也就一個趙院士而已!”
他之前是提醒過任總小心阿美莉卡的長臂管轄,起因是前世大家都知道的某為事件,發生在楓葉國。至於高盧雞阿爾斯通被肢解的事情,他是知道有這麼回事,但並不清楚發生的時間。沒想到,竟然是在這個時間發生的。
不過,雖然是老熟人,但此次再見麵,趙默還是感受到了他們當中不少人和以往不一樣的“客氣”。
“國家肯定有秘密武器,隻是我們不知道而已,說不定有秘密部門已經搞得差不多了呢?”
趙默聽完她的話後,實在是忍不住了,哈哈大笑了起來,問道:“你怎麼會這麼認為?”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一天忙碌,很快就過去了。
白天的疑問,她還是忍不住問起了趙默。
趙默點了點頭。
“還是有一項具備了的,能源!”
回到家時,又是深夜了。
哪怕並不是贈送,而是表彰,但難免給了國人這種印象。
人工智能是某為的下一個核心研發項目,比在籌備當中的萬物互聯操作係統、5G以及6G技術的研發還要重要,成立了一個由徐總領導的“軍團”進行攻關。
“510年搞定人工智能?老徐剛才是不是說錯了?”
楊嬋笑著點了點頭,隨後就問道:“徐總是有什麼事嗎?”
過年期間,前來家中拜年的是越來越多了,趙默一家出去的拜年的次數則是越來越少了。
趙默有些怔神,笑問道:“感謝我做什麼?”
“原來如此”
“靠,這還用你說?”
“算了,彆想那麼多了,這是國家的意誌!”
“還好”
“當然是繼續研究人工智能”
回到位置上時,耳邊聽著同事們傳來的議論聲,楊嬋自動過濾了那些對她老公的稱讚之聲,把注意力放到了510年這個國家定的進度時間上,暗道:“國家怎麼這麼有信心?沒聽老公說他在這方麵有很多研究啊,難道國家誤會了我老公的意思?”
趙默緩緩點了點頭。
感慨完,回到座位上的楊嬋放下手中的東西,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楊嬋微微一笑,旋即洗漱,然後上了床。
……
“上麵發了通知下來,讓我們提意見和建議,另外還通知我們國家準備成立一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掛在科技部下麵,操作模式和可控核聚變研究中心一樣,希望用510年的時間把人工智能搞出來……”
但很快,徐總就跑了過來召集大家開了個小會,說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導。
徐總笑道:“我知道了,其實我猜你也會做出這種選擇”
任總倒是一如既往,畢竟他在接待內閣眾人時也都是一隻手背在身後,灑脫的很。
大年初五這天,一行意外的客人跑到了京城來給趙默拜年,是某為的任總和他的家人以及某為的餘大嘴、徐總等人,同行的還有中心國際的張博士、中威公司的林誌堯等,都是老熟人了。
“趙院士,這次來主要是感謝你的”
但是,從古至今,還從未有人像趙默這樣,被國家以國家的名義將這個成語戴到了頭上,還打造了一枚勳章,將這個成語鑲刻在了勳章之上!
這種操作,等於是國家將“國家棟梁”這四個字贈送給了趙默一樣。
京城,某為研究中心。
徐總忍俊不禁道:“這一次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上麵的意思是成立一個大的團隊,我們某為負責其中一部分,其它相關部門和一些企業負責另外的部分。某為這邊,原先的人工智能研究軍團就可能重新劃分架構,我想問下你,你是想繼續研究人工智能呢,還是想去其他部門?”
一陣寒暄之後,任總忽然一臉感激的對他說了句。
……
楊嬋忍不住感慨道:“看來以後我的想法要放肆大膽起來了”
趙默客氣的說道:“我的提醒隻是外因,真正決定的是內因,是任總你的高瞻遠矚”
這話一出,兩人相視一眼,隨即都大笑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