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他算法要是不行,那就沒誰了(1 / 1)

第152章 他算法要是不行,那就沒誰了

地震的預測是世界難題,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趙默讀書時,還學過有關漢代張衡地動儀預測地震的文章,說得神乎其神,遠在千裡之外都可以預測到,哪邊龍嘴裡的球掉落了,就說明是哪個地方地震了。

年紀小,讀書少,趙默以為真的有地動儀這玩意,認為地震是可以預測的。

直到後來長大,讀書越來越多,他就開始懷疑了。尤其是當看到那些地震發生造成重大損失的新聞,他很快便知道了,地震預測是不可能的。如果可能,那些重大損失還會有嗎?難道國家就不知道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嗎?

至於網絡營銷號說的古代技術丟失了、張衡的地動儀沒那麼簡單雲雲,趙默是嗤之以鼻的,一個字也不信了。

我們中國是綿延五千年曆史不斷的古國,所有的文化、科技傳承都是有脈絡可尋的,不是憑空捏造的。

如果真有,傾國之力去打造難道還複現不了嗎?

幾千年了,到現在都複現不了,足以說明地震預測實在是不足為信!

現在,以最先進的科技、最先進的理念、最優秀的團隊和最詳實的數據資料來打造的“地震預測大模型”,預測出來的結果也是相差了十萬八千裡,可想而知其中的難度。

趙默敢放言,他們這裡就是當今世界上預測地震最牛逼的地方,沒有之一!

“趙默,你怎麼看?”

正想著的時候,姚教授忽然問道。

趙默:“……”

大佬,我能怎麼看?站著看唄

想了想,他認為這個模型準不準的關鍵點還是在算法部分,不過他目前為止還沒發現什麼不對的地方,於是說道:“檢查檢查,再多試幾次吧。”

目前而言,一次的預測也說明不了什麼。

“也是”

姚教授平淡的點了點頭,然後安排了下去。

於是,團隊研究人員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重點針對數據和神經網絡架構的排查,甚至包括機器設備。

趙默沒有離開,隻是聚精會神的盯著屏幕上閃過的一行行代碼,研究人員同樣在排查代碼的問題。

“……

sel.activator=activator

……

sel.bias=0.0

……

return sel.activator(

reduce(da a,b:a+b,

p(da(x,w):x*w,

zip(inputvec,sel.weights))

,0.0)+sel.bias)

de train……”

看著這些代碼,趙默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實在是太耗費腦細胞了,他隻是要看裡麵的算法而已,但代碼太多了無疑是非常乾擾他的。

姚教授正要去幫忙的,見他突然皺起了眉頭,忍不住問道:“是發現了什麼嗎?”

趙默正待說話,忽然視線中出現了一個權重表達公式,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時,心裡隱隱覺得有些不對了起來,於是下意識的開始了心算。

見狀,姚教授覺得還是先不要打擾他為好,於是安靜的等待了起來。

“教授,全部複核完了,是否繼續測試?”

很快,一個研究人員走了過來問姚教授道。

姚教授看了一眼這人,問道:“高文,有發現什麼問題嗎?”

高文搖了搖頭道:“暫時沒有發現。”

姚教授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趙默,見他還是沒有吭聲,於是便道:“那就繼續測試吧,多測試幾次。”

“好的”

高文答應著,然後就準備去安排。

“等等”

但剛剛轉過身沒走幾步,趙默的聲音卻響了起來,說道:“文哥,等等,我認為權重算法和so絡拓撲結構算法那裡要更新下。”

高文:“啊?”

他下意識的看向了姚教授,等待他的說法。

姚教授似乎感應到了他的疑問,立即問趙默道:“有問題嗎?”

趙默微微一笑道:“也不算有問題吧,隻是有了點新的想法,覺得這兩個地方的算法可以優化下。”

那次大會之後,他在數學上的能力又進步了不少。

儘管lv等級沒有提升,但這種感覺是真實存在的,可以說帶點玄學了。當然,在趙默看來這也不是玄學,隻是科學還沒有發展到了解那一步的水平而已。

大模型的數學算法是經過他以及整個團隊努力的結果,但在現在的他看來,也看出了不足之處,並且沒思考多久就有了改善方案。

“這樣嗎?”

姚教授聽著有些疑惑,但轉念一想,趙默剛解決了abc猜想,

數學水平這段時間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能對以前參與研究的算法有了優化方案也不足為奇。

於是,他隨即便朝高文示意道:“算法的調整以後不用看我,問他就行了。他的算法要是不行,那我想沒有誰的算法可以幫我們解決大模型的問題了。”

一邊示意,一邊還伸手指了指趙默。

高文看向了趙默,笑道:“趙神,要怎麼調整下,您說”

趙默也沒含糊,當即拿來了紙和筆,將剛剛自己解出的算法寫了下來。

不一會,趙默便將寫完的算法遞給了高文,說道:“按這個來吧”

高文伸手接過,低頭掃了一眼後,下意識問道:“如果這次還是不行怎麼辦?”

姚教授:“???”

高文是計算機研究所的研究員,好歹是資深人士,什麼時候這樣說話?

他當即臉色一變,要把話給補回來:“趙默,你……”

“不行就是架構和數據還需要調整優化了。”

趙默微微一笑,對高文說道。

“呃呃好吧!”

高文被一下子頂到了,也意識到了剛才那話的不妥,不由得訕訕一笑,隨即便拿著算法轉身離開了。

“我過去下”

姚教授說了一聲,也跟了過去。

算法的調整需要一段時間,不過也不用太久,所以趙默就在現場等著。

沒有人質疑算法,也沒有人在議論算法。

哪怕有想議論,有質疑,在這個節骨眼上也不想說話,畢竟還是測試階段,有問題的話再調整就是了。大家都是研發人員,自然知道一個項目的研發工作千頭萬緒,有問題是常態,沒問題才是不正常的。

沒問題,意味著沒有發現問題,而不是真正的沒問題。

在研發階段的沒問題,問題一般都會在實際應用或量產階段爆發出來,那個時候更加麻煩,損失也更大。

而對於大模型這種全世界範圍內來說都是全新的研究,更是應該問題多。一個又一個的解決掉,這樣才是正常的,做出來的成果才更加的可靠。

趙默也沒有閒著,一邊等待,一邊傾聽著姚教授和團隊人員的探討,不斷的學習著相關的知識。

不知不覺間,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看了看時間,已經到晚上六點多了。

肚子“咕咕咕”的叫聲讓趙默回過了神來,不過看姚教授等人完全沒有要吃晚飯的意思,他自己也就沒有了去吃飯的意思,打算和他們一起肝

還是這邊的工作人員比較貼心,讓食堂把盒飯送了過來。

於是,眾人一邊吃飯一邊忙活。

不少人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候都吃不到一口,最後一口氣把飯扒拉到嘴裡,塞成了小包子臉這樣吃。

一直忙碌到晚上十點半左右,經過整個團隊的通力協作,大模型終於按照最新的算法更新完成了。

然後,重新測試!

隨著大模型的啟動,大量的數據被輸入,大模型開始了新一輪的預測。

很快,在所有人緊張又期待的目光中,新的預測結果出來了,下一輪地震時間差顯示隻有1012個月,大概時間徘徊在了2006年3月5月。

“還算不錯!”

趙默暗暗想道,這個結果並沒有超出他的計算之外。

“好厲害”

高文一臉驚異的回頭看了趙默一眼,沒想到優化了下算法,準確度提升了這麼多,心中頓時理解了剛才姚教授的那番話,現在的趙默還真是不得了啊。

當然,這隻是單個項目的測特定試,並不是實際預測,距離實際還差了十萬八千裡,所以他的表現倒是不怎麼明顯。

“漂亮!”

姚教授拍掌叫好道,臉上流露出了高興的神情。

他是真的高興,隻是兩輪預測就有如此結果,儘管代表不了太多,但也是一個開門紅了。

隨即,他看了一眼趙默,見趙默的臉色非常的淡定平靜,顯然對於這個結果是了然於胸的,他想說些話,但想了想還是沒有說出來,隻是拍了拍趙默肩膀,一切儘在不言中。

然後,他看向了高文,說道:“繼續測試”

“好的”

高文連忙答應道,然後在其他同事的配合下,輸入了其它的特定數據,開始繼續測試。

第二次是測試的東北地區。

出乎大家的預料,這一次預測的時間差在1318個月,跨度在半年左右,比先前一次的跨度增加了三個月。

“咦,這數據又不準了”

團隊中,有人發出了失望的聲音。

“不應該是說結果不準嗎?”

高文忍不住皺起了眉頭,看來趙默優化後的算法也不是通用型的,隻能用於特定的測試。

他看向了趙默,想看看趙默有沒有什麼說法。

沒想到,轉頭一看,趙默的臉上

並沒有什麼表情,依舊是一臉的平淡,仿佛這個結果儘在掌握之中。

“裝的?還真是鎮定自若?”

一個念頭在高文腦子裡閃過,隨即便壓了下去。

他張了張嘴,正要說話時,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不是數據不準!“

姚教授說話道,說出的內容倒是和他心裡想的一樣。

但下一刻,姚教授卻說道:“應該是數據太少了,不夠詳實導致的偏差。你們看首次測試彩雲之南的地震,數據就明顯詳實多了。”

這話一出,高文心中頓時一震,心想:“雖然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但姚教授未免也太信任趙默了”

“汪林”

姚教授叫了一個趙默的熟人,詢問他道:“數據就這些了嗎?”

汪林回頭看了一眼和自己一起過來的地震研究小隊的人,然後點頭回答道:“就這些了,數據的確比西南方向的數據要少。”

沒有數據,自然也就沒有更準確的結果。

姚教授也沒辦法,於是下意識的又看向了趙默,問道:“還能不能再優化下?”

“???”

趙默頓時啞然,立即搖了搖頭道:“目前已經是最佳的方案了,我想我們不必過於吹毛求疵。東北方向的地震還是偏少的,我認為我們集中研究西南方向才是正確的選擇。”

哪怕不是以後來的事實做結果推導,但看我國曆年的地震記錄就知道,西南方向才是重中之重。

姚教授仔細想了想,說道:“我再評估下。”

隨後,趙默又在現場盯了一會數據,一直到十一點半才和支撐不住的姚教授一塊返回了五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