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拋磚引玉(1 / 1)

翌日,計算機係。

“……JAVA語言是第一個在語言級支持多線程的。以前C語言也可以編程多線程的程序,但是比如說你要借助於多係統提供的東西……JAVA它在語言級的語法就支持多線程,這就很棒。還有內存管理……”

“……有了VMM機,我們的一台機子可以變為多台機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大家想一想。其實,這也是取決於我們的計算機發展。大家都知道,CPU的計算能力是越來越強的,遵循摩爾定律。而一台計算機裡麵,我們甚至可以有多個CPU……”

……

比較起數學課程傾向於理論和演算,計算機的課程其實更多的是應用,用機器語言驅動硬件,讓硬件成為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最重要生產工具和輔助工具。

課堂裡,趙默聽得很仔細,時不時的記筆記。

LV8的智慧等級,給予了趙默超強的學習能力,不僅僅是很多東西一聽就懂,而且是一聽就會,很快化為了自己的東西。

可以說,這是一種全方位的智慧,不單單隻是針對數學。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這種學習的狀態讓趙默是甘之如飴,像一塊乾癟的海綿,瘋狂的吸收著學到的每一點知識,來者不拒。

隨著每天的學習,他能夠清晰感覺得到自己在知識層麵的積累在不斷的增長。

趙默對他每天的學習也做了規劃,按照他的學習進度來安排時間,白天或者上數學課,或者上計算機課,三月份之後還加上了化學與材料的課程。哪門課比較重要,他就去上哪門課。而到了晚上,那就是泡圖書館或者寢室,不斷的刷書。

刷書的過程,是自己主動去學習未知的、教授和老師們沒講的,提前去學。

然後,有不理解的,則看一下有沒有對應的課程,然後去上課,求問教授和老師們。

三人行必有我師!

LV8的智慧也無法超越所有人的總和,還是有人在一些領域擁有著非同一般的理解或者見解。

除此之外,教授和老師們其實比他們學生懂得更多的是經驗!

台上,姚教授在講著微軟操作係統的結構,又提及了微內核:“……很小的內存空間內增加移植性、提供模塊化設計,安裝不同的接口,如早期的DOS……minix第一個版本是1987年發布的,荷蘭計算機科學家Andrew S. Tanenbeum為了教學創作的,它啟發了Linux內核的創作,Linus Torvalds從Minix得到靈感,在1991年發布了Linux……”

台下,趙默聽得是目瞪口呆:“我去,原來在這裡~”

沒想到這一次來聽課,聽到了這樣的故事,實在是有些出乎意料,就像是回旋鏢,終於在某一刻回彈到了自己身上。

他知道了微內核是早就有的東西,但還真不知道微內核啟發了開源係統Linux。

在這一刻,他想通了某為鴻蒙係統為什麼基於微內核了,也理解並確認萬物互聯為什麼會在、以及肯定在某為發揚光大,成為集大成者了。

Linux是微內核而來,鴻蒙自然是需要基於微內核,而模塊化設計、不同的接口使用,這不就是萬物互聯必須具備和支持的嗎?

再搭配強大的通信技術,優化甚至解決IPC的問題,鴻蒙真正的是為了萬物互聯應運而生!

“他這是聽出了什麼?”

台上的姚教授其實一直在關注著趙默,見趙默聽得若有所思,甚至喜上眉梢的模樣,不禁心下好奇。

等講解完這節課的內容,姚教授回答了幾個學生的提問,見趙默一直沒問題問他,反而還在想著什麼似的,於是主動提問道:“趙默同學,你有什麼想問的嗎?”

趙默聽到聲音,回過了神來,見姚教授正看著他,想了想便站了起來問了一個問題:“教授,微內核將非核心功能以單獨進程的方式運行於用戶態,不同係統功能的相互調用需要通過進程間通信實現,這裡比宏內核的通信效率天然偏低,不知道有什麼可以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姚教授聽得一怔,沒想到趙默對微內核感興趣。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對這一塊研究不多,但我認為,高性能的IPC的設計與實現必然是與體係結構相關的,我們可以再體係結構方麵想辦法進行優化。”

他回答道,心中卻在想趙默為什麼對這個問題感興趣。

他沒有把趙默當做普通的學生來看待,無論是年前的數學證明、數學與計算機猜想證明還是昨天刊登出來的兩篇材料論文,都以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了所有人,趙默是極具靈性的天才,擁有在各個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天才,甚至全才!

趙默的一舉一動,都有著深意。

他可是聽潘海教授說了,年前在實驗室見到以為平平無奇,沒想到年後就給他放了個大炸彈,在整個化學與材料領域掀起了大風浪。潘海的驚歎和高度讚揚他現在還記得,說趙默的這兩篇材料論文的影響力極其深遠,恐怕今後十數年都將深刻的影響著化學與材料發展。

“謝謝教授~”

趙默嘴上表示著感謝,心裡卻暗道:“果然如此!萬物互聯這條路的確是走對了,體係結構的勝利。這其實也符合錢老當初神一樣的判斷指引,不追求單項技術的先進性,追求總體設計的合理性,以總體設計負責對各個係統的技術協調。”

越是品味,他越是覺得錢老的《工程控製論》真是神一樣的著作。

今後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其實就是遵循著錢老的規劃,一代傳一代。

難怪錢老才是戰略級彆的科學家,其它科學家再牛,也無法像錢老一樣堪稱以一己之力規劃整個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方向。

下課後,他正要走,姚教授叫住了他。

“我看你比較關注微內核這方麵,是有什麼想法嗎?”

姚教授笑問道,和他並肩走在走廊上。

趙默咳嗽一聲,回答道:“我認為這會是未來操作係統的發展方向。”

姚教授饒有興趣的問道:“你為什麼會這樣認為?”

他還是第一次這個說法,因為現在大家都關注微軟的操作係統,都在為中國沒有操作係統而深感遺憾。

“技術發展的一個規律吧~”

趙默笑了笑,問了一個問題:“不知道教授知不知道阿美莉卡蘋果公司發布的ipone手機,年前一月份開了發布會的。”

姚教授回想了一下,回答道:“有點印象,當時挺熱鬨的~”

說著,他嗬嗬笑了起來。

ipone雖然驚豔了世界,但在他看來,這種不過是很早就有的理論或者技術的應用罷了,沒什麼值得稀奇的。

趙默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我認為ipone會風靡世界,成為未來移動互聯的開端。但是,一個移動互聯的世界,必然是要轉移到微內核上麵來的。”

姚教授聽得怔了一下,稍微想了想,突然覺得趙默的這個判斷很有道理,然後越想越覺得似乎真是這樣,興致勃勃的對他說道:“你這個想法很有趣,很值得研究下,有沒有興趣過來我這邊研究這個?”

趙默:“……”

教授,你這樣見縫插針不太好吧,格局掉了一地啊~

見他期期艾艾的神情,顯得很為難,姚教授便沒好氣的說道:“行了,不來就不來吧,把你的這些想法寫篇論文出來我看看,這總可以了吧?”

“好的。”

趙默連忙點頭答應道。

姚教授揮了揮手:“走吧走吧,省得你看到我就煩~”

趙默咳嗽一聲,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後如蒙大赦的走開了。

出了教學樓後,趙默沒有回到數院,而是徑直去了學校附近的一家咖啡店。

到了那裡後,他看了看四周,然後朝著其中一張桌子走去。在那裡,一個中年男人正喝著咖啡坐著,時不時的看向外麵,顯然是在等人。

“杜總~”

走到近前,趙默便主動打招呼道,然後朝對方伸出了右手:“你好,我就是趙默~”

“啊?”

杜文濤先是一驚,然後反應了過來,連忙站了起來和他握手,同時說道:“你好,BYD杜文濤。”

“沒想到趙默如此平平無奇~”

杜文濤心下暗道,他原以為趙默會是那種天日之表、天人之姿,沒想到居然隻是個皮膚偏黑、相貌平平的年輕人。

對此,他也隻能在心裡感歎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啊。

誰能想到,就這麼平平無奇的一個人,年紀不過十八歲,卻已經在學術上創造了數學、計算機和化學、材料幾個領域的驚人成就呢?

雙方落座後,杜文濤便說明了來意。

和趙默想的一樣,杜文濤此行是來詢問有關“石墨烯電池”和“鋰硫電池”商用可行性的,說如果有技術,BYD願意出資購買;如果沒技術,BYD願意出資金資助他進行這兩方麵的研究,爭取早日開啟商業化進程。

聽著杜文濤說的這些話,趙默為BYD的魄力感到滿意之外,心下卻暗暗想道:“拋磚引玉還是卓有成效的嘛~”

他知道,他完成賺取一個小目標的任務就應在BYD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