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之修煉,一共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四大階段,而易筋經與洗髓經所闡述的隻有煉精化氣的相關內容,至於後麵的三個階段,並未有所提及。
所謂的煉精化氣,其實就是易筋鍛骨和洗髓換血,目的是為了強健體魄,使身體素質達到巔峰極限。
不過,這僅僅隻是表象,人體還有更深層次的潛能留待發掘。
所以,在易筋鍛骨和洗髓換血之後,又有強脈通竅,以及氣行全身。
這一過程就是煉氣化神,為修煉武道的第二階段。
而達摩隻寫了易筋經和洗髓經,對於之後的修煉內容,僅僅在口頭上有過一些隻言片語,但很少有人能夠領悟。
直到元朝時期,另一位武學大宗師橫空出世,他就是武當山的創始人張三豐。
都知道張三豐創出了太極拳,但他的武道拳術就跟當世主流的少林功法不太一樣,提倡練氣不練力,重意不重形,並講求以靜製動,後發製人。
從此,武林就有了兩大泰山北鬥,開啟了雙雄並立時代,也漸漸有了內家和外家的說法。
首先,是用來區分佛與道,將少林拳視為外家,把武當拳視為內家。
這是因為,達摩祖師是印度人,佛教同樣源於印度,是從國外傳來的東西,故稱“外”而三豐老祖是本國人,道教是本國的國教,土生土長,故為“內”。
其次,是用來區分剛與柔。少林武功剛猛無儔,露形於外,武當武功陰柔纏綿,藏形於內。
要知道,剛易現,而柔不顯於是乎,剛見於外,而柔蘊於內。
第三,是用來區分動和靜。“外”是先發製人,“內”是以靜製動。
在古代的哲學家看來,常把動者視為犯,靜者視為守。那麼在兩者相搏之時,動者為先,是進犯侵略,即外來之敵而靜者為後,是防守反擊,即保家衛國。
如此一來,兩者之內外關係便一目了然。
這就是內家和外家最開始的劃分,可視為並列關係,不分優劣。
可發展到了後來,關於武道方麵的修煉理論越來越完善,內家和外家的說法便開始有了轉變,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之前有說過,華夏之武道是從外至內,先練筋骨皮,再練丹田氣,這樣就非常符合由淺入深、由易至難的自然規律。
於是乎,便有人提出,“內”和“外”不應是風格上的對立區彆,而是承上啟下的先後關係。
先提高身體素質,此為“外”,再挖掘生命潛能,即為“內”。
這種說法得到了古武界的廣泛認可,經過有心人的歸納整理,便流傳開了“內外各有三重勁,修行圓滿是先天”的說法,這其實就是武道境界的詳細劃分。
外三重是明勁、剛勁、寸勁,內三重是暗勁、丹勁、化勁,至於修行圓滿的最高境界,則被稱之為“先天”。
外三重比較簡單,就是循序漸進地修煉拳術,使身體素質逐步增強,最終達到人體極限,這就是所謂的外家巔峰。
當跨過那道門檻,到了內家境界,身體還是原來那個身體,筋骨皮肉的強度都是相差不多的,而實力的差彆就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肌體力量的運用,二是體內潛能的開發。
暗勁發力的關鍵點就在於肌體力量的運用,把全身力量凝聚於一點,於瞬息之間迸發而出,能發揮出超乎想象的破壞力。
基本上,不需要百分之百地整合全身之力,隻要能調動和彙聚絕大部分的肌肉力量,就有可能做到零距離發力,打出明暗兩重勁。
而暗勁功力的深厚與否,就看所能發揮出的最大力量百分比。
普通的暗勁,可能隻有百分之七八十高明的暗勁,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至於巔峰級彆,則達到了極限,一根手指都能爆發出百分之百的全身力量。
然而,丹勁級彆的古武者,不僅能用到肌肉所產生的全部力量,還可以釋放更為強大的細胞潛能,將其化作無形的盔甲或武器,來產生不可思議的威力與效果。
這便是人們常說的“氣”,而古武者稱之為真氣。
至於為什麼叫做真氣,是因為在古時候,有一些武者的實力極其強大,認為自己所掌控的力量已經超出了“武”的範疇,便美其名曰地自稱為修真者。
要特彆注意的是,修真者並不等同於修仙者,兩者有本質區彆,絕不能混為一談。
修真的“真”究竟是什麼?是真實存在的一切!
而修仙的“仙”又是什麼?是虛無縹緲的神話!
修真者尋求真理,而力量就是真理,所以修真者想要獲得力量,並完美地掌控力量。
修仙者則不然,他們想要的不是力量,而是長生不死,那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無人得證,卻又趨之若鶩。
當然,修仙者在修仙的過程中,也獲得了某種神秘的力量,這也是激勵著後來者不斷探索和追尋的重要原因。
於是乎,修真者開發肉身潛能,就有了真氣,而修仙者開發精神潛能,便有了法力,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力量,各有玄妙之處。
不過,隨著仙道的消亡和武道的沒落,無論是修仙者還是修真者,都早已被曆史遺忘,沒有人再提及這兩個稱謂。
直到變種人禍亂世界,隱居避世的那些高人紛紛露頭,世人才知道古武的存在,於是就有了古武者這個稱呼。
那麼,現在回歸正題,當古武者修煉到一定程度,體內丹田自然覺醒,便開始產生氣感,不僅可以感應到氣的存在,甚至能夠以意念來引導氣的流動。
達到這一步,則便意味著從暗勁跨入丹勁,武道修為更上一層樓。
但是,如果沒有高人指導,就算開啟了丹田,也很難有效地開發和利用真氣力量,武道進境會變得非常緩慢,甚至原地踏步,困在當下。
而玄如夢就正好陷入了此種困境,不得其法,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