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下一個休伊特到下一個辛吉斯?(1 / 1)

第417章 下一個休伊特到下一個辛吉斯?

誰才是新一代真正的草地之王?

陳然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溫布爾登的決賽,他贏得比澳網決賽乾脆多了。

甚至可以說,在陳然分彆贏得四大滿貫的過程當中,溫布爾登是最為強勢而乾脆的。

陳然向世界網壇展現出了自己無與倫比的統治力。

18歲的他,已經達成了全滿貫的成就!

贏得四個大滿貫並且達成全滿貫的成就,放眼整個職業網壇的曆史長河當中都足夠璀璨。

更為關鍵的是,陳然的其中三個冠軍便是踩著費德勒拿下的。

迄今為止,陳然和費德勒在大滿貫決賽裡的三次交鋒保持了全勝。

甚至連身為費德勒球迷的現場主持人也無奈哀嚎:隻要羅傑無法在大滿貫決賽裡擊敗一次陳然,這個頭號男仆之名算是坐實了。

上一個在類似年齡擁有如此統治力的是誰?男子網壇找不到類似人物,而女子網壇是和費德勒一樣同樣來自瑞士的天才少女辛吉斯。

辛吉斯十六歲便首奪大滿貫,十八歲的時候就有了五個大滿貫。

但比起澳網的那場決賽,他的心情似乎又沒那麼糟糕。

然後他走到華夏球迷的人群前方,舉著五星紅旗和大夥兒一起合影留念。

硬地、紅土、草地,三種類型的球場,陳然已經完成了對費德勒的通殺。

因為那場澳網決賽,費德勒是在離冠軍隻有一步之遙的情況下輸球的,而這一場比賽則是完敗。

“陳,必須恭喜你……你的發揮實在是太完美了。”瑞士人還是保持了優雅的風度,畢竟這已經成了他的招牌。

但如今的世界第一對世界第二,展現出了完全的碾壓之勢。

怪不得當自己邀請桑普拉斯出山時,陳然根本沒有在意。

陳然似乎沒有說錯,在競技體育裡,一加一很有可能不等於二。

桑普拉斯的發球上網打法,對於自己而言,用處其實不大。

輸球的感覺很不好,他當然很沮喪。

他們之間的合作也就是看上去噱頭大一點。

另一邊,陳然在費德勒和主裁判分彆握手後,便一邊拍著手掌一邊繞場一周。

陳然的成就,讓人們想起了曾經震驚網壇的瑞士少女。

像曾經的世界第一桑普拉斯和世界第二阿加西,他們彼此之間至少是互有勝負,實力差距非常接近。

費德勒非常清楚自己如今的當務之急不是去品味這場比賽的苦果,而是該認真考慮下自己和桑普拉斯之間的合作。

比賽結束之後,費德勒先是捂著額頭,取下頭上的發帶,站在原地發了一會兒呆。

所以他的心情好受了一些。

老子終於拿下了這該死的溫網。

銘記這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

緊接著,天空體育的主持人帶著複雜情緒先後采訪了費德勒和陳然。

陳然也是意味深長地瞥了一眼這個英國佬,總覺得這家夥看費德勒的眼神怪怪的,就是蓋裡蓋氣的,不愧是腐國的。

所以在這家夥采訪陳然時,陳然有意地後退了幾步,保持著距離。

“陳,說說你奪冠的感覺吧?”

陳然頓了頓,緩緩而道:“我開心可以奪冠,但又有點心疼。”

“為什麼這麼說?”主持人一臉疑惑。

陳然聳了聳肩,說道:“你知道的……在溫布爾登開賽前我就提過這一點,一想起奪冠獎金要被扣掉一大半的稅我就心疼不已。”

又提錢!

你小子又在給溫布爾登的組委會上眼藥啊。

就算是真的,你也沒必要到處亂說啊。

“陳,你還真幽默……”主持人無言以對,隻能如此說道。

他擦拭了額頭,緩了緩情緒繼續說道:“在溫布爾登,你不可思議地事先了全滿貫的成就,這是現役球員裡的第二人。當然,在整個職業網壇的曆史上,達成這個成就的也寥寥無幾。”

“即使連桑普拉斯也未曾達到過。”

果然,看台上的桑普拉斯,臉上表情頓時黑了幾分。

一直沒能拿到法網,是他心中永遠的遺憾。

這該死的英國佬,為了找話題就故意借陳然來打壓自己吧。

此刻,陳然終於流露出了愉悅之色:“是的,我終於實現了全滿貫的成就,尤其是在拿到溫布爾登之後,我以後應該能輕鬆一些。”

“為什麼這麼說?”天空體育的主持人露出疑惑之色。

按道理說,陳然在如此強勢拿下了本屆溫布爾登的冠軍之後,他的目標應該是成為新的草地之王,那就必然要像桑普拉斯那樣去追逐更多的冠軍。

那麼應該說壓力依然存在,哪可以說能輕鬆一些。

隻聽見陳然的聲音繼續傳來。

“伱知道的,我更喜歡紅土球場打球。”

“我喜歡紅土,也享受紅土。”

“草地是我最不擅長的比賽,結果……你也看到了。”

在麵對現場主持人采訪時,陳然石破天驚地說了一句讓對方頓時石化的話語。

“你竟然跟我說相比草地,你更喜歡紅土球場?”

“在溫布爾登的奪冠采訪說這樣的話,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另外,你說草地是你最不擅長的比賽,結果以一路碾壓奪冠!”

這波逼裝的,他給九分都覺得不好意思。

“世界上隻有討厭紅土的網球選手,從來沒聽聞過討厭草地的網球選手。”主持人黑著臉,摸著額頭說道,“我一直認為自己很幽默,但沒想到你竟然比我還幽默。”

在網球的世界裡,誰不知道許多網球選手討厭紅土而鐘愛草地呢?畢竟誰能拒絕在草地打球的誘惑呢?

如果不是因為草地的維護成本非常大,入不敷出,草地巡回賽的數量是不可能這麼少的。

他是一點都不相信陳然的鬼話。

這是故意給溫布爾登的組委會難堪吧?

“或許我比較特殊吧,和大多數網球選手不一樣。”

陳然果斷回了一句,帶著幾分輕狂之色。

這話如果放在其他人的嘴裡,一定會被唾棄。

裝什麼裝,你以為自己是誰,還比較特殊?

但競技體育,實力說話。

尤其是個人運動,贏或者輸,都找不了任何諸如“隊友太菜”的理由。

這可是實打實的成績。

老子就是給溫布爾登的組委會上眼藥,你們難道還能將這個冠軍取消不成?

……

當2004年溫布爾登的大幕落下之後,陳然再一次鞏固了自己世界第一的排名。

四個大滿貫的榮耀,無人能與其爭鋒,風光無限。

不過一向小心眼的英媒又開始整活了,畢竟陳然奪冠之後的那段采訪讓他們非常不滿。

“十八歲的陳然四奪大滿貫,這個成就很了不起嗎?”

“彆忘了辛吉斯在這個年齡已經五個大滿貫了!”

當男子網壇無人可以在這個年齡段壓製自己時,英媒果斷用春秋筆法不再將性彆限製在男性上,用曾經的瑞士天才少女來做對比,來證明陳然並不是那個獨一無二的。

不知不覺當中,陳然再次獲得了和前世德約同樣的待遇。

當男子網壇沒人可以壓製德約時,挑剔的西方媒體就將格拉芙、小威等女子球員拉出來,證明德約不是goat。

可如果是桑普拉斯或者費德勒的大滿貫數量是第一時,西方媒體便會習慣性地忽略這一點。

另外,英媒的嘴巴很毒。

“你們還記得現在的辛吉斯在哪裡?”

“她已經退役養老了!”

瑞士天才少女在十八歲時便拿到了五個大滿貫。

可十八歲之後她的狀態便迅速萎靡,再也不複往昔,逐漸淡出公眾的視線。

這顆流星足夠耀眼,但也非常短暫。

那麼陳然將來是否會重蹈辛吉斯的覆轍呢?

英媒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小。

不過黑子們顯然沒發現這一點,他們自己的標準正在不斷提高,從下一個“休伊特”逐漸變成了下一個“辛吉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