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範無救、謝必安(1 / 1)

張伏龍帶著沈子毅離開了沈家。

離家時,沈安逸給兩人準備了許多東西,以便張伏龍與沈子毅路上使用。

沈安逸考慮得很周到,卻都讓張伏龍給拒了,他就要了一匹馬,便著帶沈子毅上了路。

這匹馬是為沈子毅備用的,沈子毅還小,需要一個腳力來載他。

當沈子毅得知張伏龍要帶他離家,沈子毅的心情是無比喜悅。

這是沈子毅長這麼大以來,是他第一次離開家到外麵。

之前,他父母都不讓他出門,生怕他在外麵會出事,一時牢牢看在身邊。

路上碰到他從來沒看到的東西時,心裡覺得到很新穎,會停下來去看很久,有時也會去問張伏龍這是什麼東西。

當暮色降臨,需要在野外露宿,吃著乾巴巴的乾糧時,沈子毅一下子就變得不適應,他開始懷念起在家裡的日子。

要是在家的話,他現在吃的是他最喜愛的食物,睡的是他的大軟床。

此刻,沈子毅很想開口對張伏龍說,老師,這裡生活太困苦,要不我們還是轉回去吧。

可話到嘴邊,沈子毅怎麼也說不出來。

張伏龍看出了沈子毅心思,他開口對沈子說道:“子毅,老師以前也有一個弟子,年紀比你大一點。”

“是嗎?老師能給我講講師兄的故事嗎?”

沈子毅沒想到張伏龍還有一個弟子,心裡頓時好奇了起來。

“我們第一次見麵,是他父親主動找上門來,讓我收他為弟子……”

張伏龍說的正是劉朔,真正意義上來講,劉朔是他第一個弟子,韓曆是第二個。

張伏龍給沈子毅說了劉朔陪他行走三千裡的事。

在聽完劉朔與老師經曆後,原本好奇的沈子毅突然變得沉默起來了,也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些什麼。

翌日,師徒倆繼續上路,這一次,沈子毅拒絕了乘騎,他跟張伏龍說他要走路。

聽到沈子毅的話後,張伏龍會心一笑,他想到了,肯定是昨晚的話刺激到了沈子毅。

看來沈子毅也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人,他不想被劉朔比下去。

劉朔行,他沈子毅也行。

對此,張伏龍沒說什麼,讓沈子毅跟著上路。

不過,沈子毅終究太小,走了一段路程便走不動了。

這個時候,張伏龍將他抱上了馬背上,讓馬兒載他前進。

剛開始,沈子毅還不同意,還是張伏龍安慰他說,你年紀還小,能做到這個地步非常很不錯了。

之後,張伏龍還告訴沈子毅,他與劉朔不同,劉朔有他的使命,他必須經過這一關考驗。

沈子毅不同,張伏龍帶他出來,說白了就是煉心,早日成為一名煉氣士。

張伏龍之所以對沈子毅提起劉朔的事,也沒彆的過分要求,隻要沈子毅學會自強,不要什麼事都要依賴他人。

人呀,終究是要成長起來。

二人又行走了數日,師徒倆來到上新城。

到了城裡,師徒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乾飯。

張伏龍帶著沈子毅坐到一家飯攤前,要了兩份拌麵。

換在以往,沈子毅都不吃這個東西,可今時不同往日,連續吃了幾日乾糧,這一碗拌麵,沈子毅吃得相當舒坦。

“老張,手藝越來越好了。兄弟倆吃飽了便先走了,飯錢先記賬上,等下次一起結。”

坐在師徒倆另一端的是兩個穿著捕快衣裳的男子,一胖一瘦。

剛說話的這人便是這個胖男子,嘴巴都沒擦乾淨,還是一嘴流油。

看得出來,他剛剛吃得很香。

老張,應該是叫攤主,沒想到攤主與張伏龍同姓,看來真是有緣。

聽到胖男子的話,攤主並沒有生氣,反而樂嗬嗬道:

“好嘞,您倆慢走,明個兒還記得來呀,老頭子這裡管夠。”

一胖一瘦男子沒有再回複攤主的話,徑直離開了攤點,看起來很高傲。

沈子毅也注意到了兩人,便問張伏龍:“老師,他倆是在吃霸王餐嗎?”

應該是了,要不然兩人怎麼吃飯不給錢,還說什麼下回再來結,完全是在扯淡。

有誰吃完飯事後還來結賬的,就算有,也不會是這兩人。

沒看到兩人離開的情景,心氣高傲得很,仿佛是彆人欠了他倆很多錢似的。

反正沈子毅是不喜,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攤主還是一副歡喜樣子,讓沈子毅很是想不通。

“小娃娃不懂事不要亂講。範捕頭、謝捕頭能來老頭子我這吃飯,那是我老頭子的福分,不要說什麼霸不霸王餐。”

也許是攤主聽到了沈子毅的話,未等張伏龍開口,攤主主動上前來與師徒倆交談。

張伏龍從攤主眼中可以看出,攤主是真心歡迎胖瘦兩個男子來,而不是表麵阿諛奉承一套,背後吐口水謾罵的那種。

這就有點意思了,吃霸王還能讓店家感激,其中肯定有什麼深意。

張伏龍問道:“我師徒倆剛到上新城,對這裡不熟,店家能否跟我倆詳細說說?”

攤主看了一眼張伏龍,隨後點了點頭。

他就是看張伏龍師徒倆是剛來上新城,方才隻是提醒了一下沈子毅,讓他不要亂講話。

要不然的話,他早就掀桌子讓師徒倆滾蛋了。

反正這個時候也沒有人來吃飯,攤主也空閒著,便給張伏龍師徒說起了胖瘦男子的事跡。

剛才這麼胖的捕快叫範無救,瘦的捕快叫謝必安,兩人都是上新城裡的捕頭,他倆是一對好哥們。

彆看兄弟倆平時一副高傲,不受人待見的樣子。

實際上,兄弟倆心腸好得很。

兄弟倆在上新城當捕快的這些年,一直在秉公辦事。

什麼叫秉公辦事,便是衙門牌匾上的四個大字。

正大光明。

兄弟倆不與紳士同流合汙,一起對付平民百姓。

在兄弟倆眼裡,隻有誰對誰錯。

誰做錯了,違反了規定,就罰誰,不管你是誰。

也是因此,兄弟倆將上新城的大半紳士都得罪完了。

還有上一任縣令也是一樣。

上一縣令就是狗妮子,想巴結上新城這些紳士,幫忙這些紳士去對付平民百姓,結果被兄弟倆一刀給劈了。

原以為上麵會追究兄弟倆的責任,結果也沒有,事情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