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布萊恩會突然開槍。
伊森不知道詹姆斯·邦德在現場,他的第一反應是,MI6瞞著CIA對布萊恩下達了強製命令、以殺死所羅門·連恩優先。
IMF小隊成員都有點發懵,伊森能聽見他們亂七八糟的詢問聲:
“辛迪加首領真的死了?”
“是布萊恩開的槍還是第三方?我要做彈道分析嗎?”
“還有陷阱,為了活捉他布置的陷阱要不要撤掉?”
“你們先等一下……”伊森喘著氣跑到所羅門·連恩的屍體旁邊,先試探了一下他的脈搏,然後捧起他的臉、從頭骨到脖子都仔細檢查了一遍。
檢查完以後,他蹲在那愣了很久才按住耳機對同伴說:“是所羅門·連恩本人。他死了。”
話音落下,IMF小隊內部頻道一片寂靜,大家都感覺到了強烈的不真實感。
班吉問道:“他難道就沒安排後手?我是說,防彈衣、替身、易容或者……呃。”
他一時想不到其他的辦法了,路德接道:“或者雙胞胎。有這種可能麼?”
“雙胞胎?你是在開玩笑?”
伊森仍然半蹲在地上,略感荒誕地說道,“21世紀的偵探電影都不會這麼拍了。”
班吉忍不住站起身踱步,用力甩了一下自己的兩條手臂:“但是所羅門·連恩不該就這樣死了,除非他想死,並且一開始便做好了露麵後被人殺死的準備——”
“冷靜點,班吉。”伊森打斷班吉的話,免得他越形容越誇張,“我們先轉移走連恩的屍體,再設法聯係上布萊恩、確保是他開的槍。你們沒有把所羅門·連恩已死的事上報吧?”
眼前的麻煩已經夠多了,所羅門·連恩突然死亡會帶來一係列連鎖反應。如果布萊恩開槍搶走了人頭,CIA又在得知這件事後摻和進來……伊森想象到那幅宛如菜市場般的爭吵畫麵就覺得頭大。
“當然沒有。”路德回答,“誰在要緊關頭有心情聯係CIA?”
“……”
說得很有道理。
伊森守在屍體旁等隊友過來接應,期間他有種自己被人盯著看的錯覺,環顧周圍,卻隻看到所羅門·連恩死後閒雜人等跑光、顯得冷落寂寥的宴會大廳。
而在他和攝像頭的視角盲區,詹姆斯·邦德收回視線,靠在石柱上對布萊恩說:“從伊森·亨特的態度來看,所羅門·連恩真的死了。”
室外,布萊恩握著槍的手一鬆,由於破壞了起初定好的計劃而對邦德生出的內疚感後知後覺湧了上來:“我……”
他一開口,邦德就猜到他要說什麼。
年長的特工心想,布萊恩明明在其他場合從不憚於違抗上級命令自作主張,時隔數年難得和自己出一次任務反倒拘謹起來了,像個折斷花枝之後不敢告訴父母的小孩似的。
他不禁心一軟,半是安慰半是實話實說:“你不用想太多,換成誰錯過剛才的
機會,事後都會追悔莫及。沒人能保證所羅門·連恩一定會落網,因此他的死是所有人沒直說、卻都願意看到的結果。”
布萊恩喃喃說:“馬洛裡要大發雷霆了。”
邦德詫異地問:“你居然還挺在意他?”
遠方的馬洛裡打了個噴嚏。
“我在意你。”布萊恩差點惱羞成怒,“你不認為我主要是因為你在場才對連恩開槍,有點缺少‘職業道德’?”
“先不說你做了正確的決定——你要能冷酷無情地旁觀我身陷險境,我才擔心是不是哪裡出了差錯。”
邦德還想補充幾句大實話,比如‘誰(英國粗口)在乎特工的職業道德’,然而就在這時,他的手機震動起來。
不隻是他,布萊恩、伊森、IMF小隊成員……甚至是MI6總部和CIA總部的每一位特工及官員,都接到了相同的視頻電話提示。
來電人的名字是“所羅門·連恩”。
邦德的心臟驀地一沉。
伊森條件反射地低頭,又檢查了一下屍體並不存在的呼吸。
然後他們同時按下接聽鍵,屏幕中央跳出辛迪加首領的臉。他戴著一副眼鏡,臉頰上是在逃亡期間蓄起的絡腮胡,氣質介於文質彬彬和不拘小節之間。
他對接聽電話的人露出泰然自若的微笑,平和地說道:“當你們看到這個視頻時,我已經死了。”
軍情六處新總部裡一陣雞飛狗跳。Q把畫麵投影到了大屏幕上,所有在職人員都站在大廳裡,仰頭安靜地聽著所羅門·連恩講話,馬洛裡低聲對Q說:
“能聯係上兩個邦德嗎?”
“能。”Q點頭,“007特工說他也看到了這個視頻。”
“你指哪個007?”
Q答得略顯無語和尷尬:“……布萊恩。”
所羅門·連恩就在這時繼續說:“殺死我的人是布萊恩·紐曼,詹姆斯·邦德的養子,我的老東家、軍情六處新一任007特工。”
“……”
同一時間,CIA的新一任局長立在辦公桌前向秘書吼道:“聯係IMF!!伊森·亨特人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局長秘書也沒有伊森的電話號碼——IMF小隊是獨立的——隻能急急忙忙嘗試給IMF的管理人打電話,順便抽出一部分精力偷聽CIA局長手機中正在播放的所羅門·連恩的‘遺言’。
“……你們也許會感到奇怪,”所羅門·連恩說,“既然我明知自己即將死於布萊恩·紐曼之手,為何還是沒能逃過命運,又為什麼要錄下這個視頻,並發給你們所有人,包括我的‘老朋友們’?”
英國某個監獄裡,獄警給正在吃飯的奧古斯特·沃克遞去一個手機,微不可察地蠕動著嘴唇說:“他想讓你看看這個。”
沃克愣了一下,平靜地接過手機,把視頻畫麵縮小,任由所羅門·連恩掛在後台講話,麵色無趣地開了一局貪吃蛇。
所羅門·連恩:“因為我得
知了一個確切的消息。軍情六處雇傭瓦爾多·奧布魯切夫博士和他的團隊,正在秘密研究一種針對特定DNA的納米病毒。這項技術由數以百萬計的納米機器人組成,它們如同無害的傳染病一般、能夠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通過皮膚接觸傳播,直到找到目標並將其殺死。”
Q聽到這裡猛地抬起頭看向馬洛裡。
後者鎮定地說:“是真的。奧布魯切夫博士打算給他的研究成果起名叫‘赫拉克勒斯’。理論上它還要過幾年才能完成,這件事是機密中的機密。”
Q問道:“為什麼局裡會突然對這種技術感興趣?”
“你記得年前令上麵爭吵個不停的‘九眼計劃’嗎?”馬洛裡說,“該計劃由軍情五處的一個官員提出,核心思想分為兩部分,一是利用無處不在的攝像頭取代情報來源,二是研究高科技武器以取代殺手,換句話說,‘九眼計劃’的目的是用機器取代人力,尤其是要淘汰掉我們的00部門。”
Q露出迷惑的表情:“我怎麼沒聽說過這件事?”
馬洛裡心說,除了搞科研之外你還能注意到什麼?
他腹誹得太明顯的,Q有些不服氣地問:“除了我以外所有人都知道?”
“是,連當時忙得腳不沾地的布萊恩·邦德都接到了通知。”
“誰通知他的?”
“布萊恩特工自己的人脈,麥考夫·福爾摩斯(117章)。”
馬洛裡說,“福爾摩斯以‘貪汙受賄’的名義將提出該計劃的官員革職調查,該官員後來被證實是幽靈黨收買了他——他還在核彈差點爆炸的那天給了我一槍。”
Q恍然,大致將‘赫拉克勒斯’病毒與‘九眼計劃’的前因後果串聯了起來,不過他仍然有一個疑問:“那病毒的研究為什麼還在繼續?”
馬洛裡沉默了一下,說道:“是我的命令,我認為軍情六處得時刻做好兩手準備。”
“但是消息泄露了。”
“……是的。”
所羅門·連恩:“是個聰明人就能想象得到,軍情六處有了這種武器後,隻需目標的一根頭發、一點血液、或唾液,他們便能輕而易舉地殺死任何想殺的人。沒有人是安全的,因為納米病毒通過皮膚接觸傳播,你永遠不知道你見到的下一個人會不會是病毒的攜帶者,有權有勢的人請再多保鏢也是徒勞,除非他們寧願一生都活在玻璃罩子裡。”
“隨著科技和時代的發展,地球上的超能力與科技愈來愈多樣化,類似的避無可避的殺人凶器隻會是開始,不會是結束,人類終有一天會終結在自己手上。”
“那麼,向外求助有意義嗎?”
所羅門·連恩自問自答:
“前段時間,我和一個來自外星的雇傭兵做了交易,他與他的同胞並未給我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他們個性中醜陋的一麵就和人性的醜陋如出一轍,人類在地球上司空見慣的事,在其他恒星照耀的另一個星係中也在發生。”
“因此,我鬥膽說,個體的生與死,在這個單調乏味、循環往複的世界裡不值一提。我希望我的死讓你們看清一個事實,那就是你們效忠的政府、你們保護的人民、你們的信念,不過是空談。我在病毒麵前選擇被我的敵人殺死,而我的今天將是你們的明天。”
“布萊恩·紐曼。”
他忽然間點了布萊恩的名字。
趴在草叢裡的布萊恩怔了一下,將手機音量調大。
畫麵中的辛迪加首領直視鏡頭,仿佛正與布萊恩對視:“我將辛迪加的全部——包括多年以來積攢的財富、情報和人脈——留給了你,作為搶在病毒前殺死我的報酬。”
話音落下,MI6和CIA的反應近似又截然不同。
Q當即說道:“這是個陰謀!他有意要將布萊恩推到所有人的對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