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57(加500字結尾)(1 / 1)

布萊恩冷笑一聲:“你難道還想要做我的老師不成?”

“我沒有資格嗎?”所羅門反問他,“我與你的相像之處比你想象中要多。首先,我們都為MI6工作過,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他們忠心耿耿。據我所知,你曾經有個對手,是惡貫滿盈的阿爾巴尼亞銀行家,但你卻沒有在黑山皇家賭場殺了他,而是選擇把他交給你的上司。

“至於我,我替MI6殺人,死在我手中的無辜者不計其數。”

所羅門微微一頓,說道,“你放過有罪之人,我傷害清白之人。這是我們被迫承擔的罪孽,且都要歸因於政府的黑暗和無能。”

布萊恩心不在焉地聽著他的聲音,抽空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機。

屏幕上顯示有兩條未讀信息,均來自妮可:

【我在往你那裡趕,馬上就到。】

這是布萊恩將紙條上的位置信息分享給妮可後,後者給出的回複。

開玩笑,正常人都不會在有靠譜隊友的情況下和反派1V1!

要不是哥譚市人手實在有限,布萊恩完全不介意施展大召喚術,叫一個團過來集體圍毆所羅門·連恩,就當替M女士清理門戶了。

第二條信息則來自一分鐘之前:

【警察局局長死了,是你乾的嗎?】

布萊恩:【不是我。】

他先回複妮可的問題,然後繼續輸入:

【丹尼爾·哈裡森疑似死亡,一個自稱是所羅門·連恩的人向他開槍,然後把他推進了哥譚河。所羅門·連恩很有可能是辛迪加的高層,勒布局長的死同樣是他所為。】

妮可:【?我叫人去沿河搜索哈裡森的屍體。】

布萊恩提到‘疑似死亡’,說明丹尼爾·哈裡森身上仍有疑點。妮可精準地領悟了隊友口中的未儘之意,立刻決定先雇人把河道翻一遍再說。

等到布萊恩回過神,就聽見耳機裡麵所羅門說道:“我們的第二個相同點是,無辜者的死……或者說他人沒有效益的死亡都曾給你我帶來長久的痛苦的影響。”

布萊恩:???

丹尼爾·哈裡森的屍體還在河裡漂著,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講什麼東西?

所羅門的整段話卻是發自內心說出來的:“很久以前,盲目的殺戮讓我懷疑起向政府效忠、乃至於自我存在的意義。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總有無辜者為了更偉大的利益犧牲,而本該用這些犧牲換來的光明卻從未出現過。我花費漫長的時間和努力去克服我的心理問題,所以我也比其他人更能體會到你此時的艱辛。

“你為了那份工作重塑你自己,違背本能去討好一群粉飾太平的敗類,可是他們卻隻想千方百計地拴緊你脖子上的項圈,你所信奉的一切其實隻是虛無。

“我最終發現,MI6根本不值得我付出,我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你同樣如此。”

“……”

布萊恩懶得回複。

三觀不同不相為謀。

無論所羅門·連恩言辭有多誠懇,又列舉出多少個二者之間的相似之處,但布萊恩哪怕改行離開軍情六處,也不可能像他那樣成為一個賣核彈的恐怖分子。

所羅門並不在意他的沉默,平和地說道:“我言儘於此,布萊恩·紐曼。你突然出現在哥譚給我添了不少麻煩,我殺死丹尼爾·哈裡森作為報複,今後我們之間算是扯平了。又因為我還挺喜歡你的,這次便親自過來邀請你加入辛迪加,你不必現在給我回複,以後還有見麵的機會。

“希望下次見到你時,你能過得比今天自由一點,最起碼不至於親眼看到朋友死在麵前卻隻能折磨自己的喉嚨。”

**

數日後,英國,MI6總部。

某間會議室的錄音機裡傳來所羅門·連恩與布萊恩的全程對話。

錄音機不懂人心,當它儘職儘責地播放到‘你為了那份工作重塑你自己,違背本能去討好一群粉飾太平的敗類……我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你同樣如此’這段內容的時候,會議桌旁邊再一次騷動起來。

——為什麼要說‘再’?

因為從錄音開始播放的那一刻起,大家已經激動、質疑、不解、爭論、氣憤過好幾回了,無數機密文件在吵架的過程中如雪花般四處亂飛,意見不一致的人恨不得擼起袖子當場決鬥,場麵一度混亂得堪比菜市場。

所羅門·連恩就像MI6親手埋在自家牆根底下的炸彈,由於年代久遠,所有人都把它給忘了,這會炸彈突然爆炸,炸得一群自以為無所不知的‘內行’暈頭轉向,差點分不清東南西北。

但不管怎麼說,有一件事是清晰的:

所羅門·連恩一邊詆毀(可能人家說得也不算假,不過這不能承認)MI6與英國政府,一邊在那挖牆腳!

挖的還是自家好不容易從小培養起來的下一任00特工!!

缺德缺得沒邊了!

一時間會議桌上傳來此起彼伏同仇敵愾的怒斥聲:“胡言亂語!廢話連篇!巧舌如簧!顛倒黑白!”

“說起來他當年的上司的確不是什麼好東西。”

M女士上台後、此人立馬就被關進去了。

“……”房間裡突然安靜了一下,人們麵麵相覷。

剛才說話的人連忙補充:“我的意思是,即便如此,他對上級的錯誤命令聽之任之、沒有半點自己的判斷,難道這樣就能把責任全都推到彆人身上?”

“說得有理。布萊恩·紐曼絕不會變成第二個所羅門·連恩。”

又有人忍不住吐槽:“他隻會學著邦德把他的上司乾掉是嗎?”

“……”

不,這種事還是不要講出來了吧!

M女士在旁邊看著呢!

“慎言,女士們先生們。”會議主持人嚴肅地糾正說,“邦德從來沒有乾掉過他的上司——他隻是習慣性違抗命令而已。這種行為當然是錯誤的,不過在極偶然的時刻也會帶來一些好

的結果。”

旁聽著這場會議的詹姆斯·邦德聞言笑著聳了聳肩,說道:“我讚成菲爾德女士的說法?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即便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紐曼特工身上,他也不會因此成為毫無底線的恐怖分子。所羅門·連恩的揣測既狹隘又愚蠢,視野決定成就的上限,看來他本人隻有這點格局。”

首位的M女士瞪了他一眼:“不要憑借個人喜惡評價敵人的能力。”

邦德:“我完全是從事實出發,女士。不信您問問彆人?”

“……”

誰都不會在這種時候不識趣地開口。

M女士沉默了一會,忽略邦德的發言,示意主持人繼續。

主持人也久經考驗,半點不打磕巴地接上之前的話:“比如這一次,布萊恩·紐曼特工承襲前人的精神,先是在隻練習過40小時的情況下、駕駛韋恩集團租借的戰鬥機逼停核彈運輸機,又在M女士下令讓他回國時不僅沒有前去與隊友彙合,反而闖進哥譚市警察局的局長辦公室,撞破了恐怖分子的陰謀。”

很難說這段描述是褒是貶,全看大老板怎麼看。

“他乾得還可以。”M女士選取了不褒不貶的中性評價,“丹尼爾·哈裡森的死就當是給他一個教訓了。但是話又說回來,這人真的死了嗎?”

“妮可·可汗從哥譚河下遊撈出了他的屍體,女士。”

角落裡有個男人舉手說道,“我們檢查了DNA,也聯係哈裡森的親屬確認過,的確是本人。”

邦德問:“所以他真是無辜的?那為什麼會剛巧出現在哥譚?”

“邦德,我因為這件事和布萊恩·紐曼有關而允許你來旁聽,並不是讓你隨意發言。”

M女士提醒他,又說,“不過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也想知道。你們誰研究過所羅曼·連恩留下的優盤了?”

“我。”一個分析師說道,“優盤裡有幾份文件,首先是丹尼爾·哈裡森的論文。

“他的畢業論文的選題和哥譚有關,這就是他跑去美國的原因。資料顯示哈裡森在犯罪學和民俗學這個兩個方向上都卓有造詣,他僅僅依靠搜集和整理曆史資料,就捋清了哥譚市龐大的犯罪網絡中的一部分,這也導致法爾科內和一些哥譚市的老牌犯罪家族注意到了他。”

M女士明白過來:“你的意思是,定位器實際針對的目標是哈裡森,紐曼特工偶然出現在哥譚警局並拿走定位器,反而破壞了他們的原計劃。”

分析師說:“至少所羅門·連恩想要讓我們……呃,想要讓紐曼特工相信這一點。優盤裡有一段警局的監控錄像,記錄內容是丹尼爾·哈裡森把口香糖放在桌上,警察安裝定位器,又把口香糖放回去的過程。”

M女士:“那他跳下飛機又是怎麼回事?”

“關於這一點,我們詢問了哈裡森的父母。”分析師略有為難地回答,“這對夫妻說哈裡森確實出於興趣學習過低空跳傘。他在核彈運輸機上找到降落傘、為了自保從那上麵跳下去也不是說不通。”

“他的父母有問題嗎?”

“時間有限,我們暫時隻審查了他們的經濟來源和近期接觸對象,目前來看一切正常。”

M女士麵色不變,鎮定地說道:“實際上,還有一種可能是所羅門·連恩看重人才,於是盯上了丹尼爾·哈裡森。後者在威逼利誘下選擇勾結恐怖分子,因此警局發生的一切都是他演給紐曼特工看的。”

“……”

會議室裡又一次陷入寂靜。

包括邦德在內,沒有任何人對M女士這番缺乏證據的推論表示反對。

幾秒鐘後,M女士再度開口:“你們都認同其合理性?那麼報告上暫時就這麼寫,通知布萊恩·紐曼調查結果時也這樣說。此外,記得少講廢話——我不希望看到手底下再出現像所羅門·連恩那樣喜歡誇誇其談的人。”

她的權威在這一刻顯露無疑,每個人都向同一個方向頷首致意表示認同,隻有詹姆斯·邦德高高舉起手,發言在同僚識時務的沉默中顯得尤其突兀:“女士。”

M女士站起身,冷漠地問:“你還有什麼事,邦德?”

“您行事正確,下令果決,我對您的安排沒有任何意見。”邦德說,“我隻有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請允許我提出來:您究竟打算將布萊恩·紐曼關到什麼時候?假如他被放出來的那天遙遙無期,我作為他的長官兼父親,能否申請在這期間見他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