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結果入職考核的內容在布萊恩動身之前居然還要保密。
布萊恩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和乾什麼。住在倫敦的最後一個晚上,他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跑去酒店套房的影音室重溫他已經看過八百遍的MI6內部教學視頻,還順便點了個酒店自助餐廳的夜宵。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跟著邦德在五星酒店住了一個月以後,布萊恩對導師不把錢當錢看這件事已經淡然了。有一次他隨口對邦德說,軍情六處總部大樓的食堂應該犯了反人類罪,就連文化課老師艾什·柯本都承認,他們的夥食不如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人家前身克格勃的食堂甚至搖身一變成了莫斯科網紅餐廳。
邦德聽完,第二天塞給布萊恩一張銀行卡:“不想吃食堂就出去吃。”
布萊恩:“?”
他想說自己不是這個意思,身體卻很誠實地將零花錢接過來:“謝謝。這張卡的刷卡上限是多少?”
邦德奇怪地問:“上限是什麼?你難道能給MI6吃破產?”
“……”
布萊恩深深折服了。
按照邦德這養孩子的方式,換成個真正的小孩,被金錢腐蝕變成社會蛀蟲恐怕隻在一瞬間。
他不知道的是,詹姆斯·邦德雖說童年時期喪父喪母,屬於英國人的紳士風度下又藏著天生的不馴,但這點教育常識還是有的。他不管教布萊恩單純是因為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後者極其自律,有時候沒必要當成小孩子看待。
而且另一方麵,邦德覺得布萊恩有時稍稍謹慎和保守過頭了。
不像是在小地方野蠻長大的,倒像是在和平地區受到過嚴格管教的中產階級後代。所以他不僅沒有規定布萊恩什麼能做什麼不可以做,反而有放任自流和反向推波助瀾的意思。
乾他們這一行,太老實可不行。
——假如布萊恩聽到他的看法,就會理直氣壯地表示,這不是亞洲小孩讀書期間的正常操作嘛!
他上輩子可是一路重點學校、最後上了985的,是典型彆人家的孩子。
不管怎麼說,邦德對布萊恩的性格與能力愈加放心,覺得MI6這回總該滿意了,MI6也覺得培養出這樣一個人才對他們來說不算虧本,總比在公園裡隨機拉人入夥強——大英帝國的確是日薄西山了。
就這樣,第二天一早,布萊恩和邦德一塊坐上了前往任務地點的飛機。
不過邦德並不是來作為家長陪考的,他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你欠我一次,紐曼先生,我因為你才淪落到這幅境地。”
在倫敦機場排隊安檢的時候,邦德提著行李箱微微偏頭,對站在身側的布萊恩說,
“聽聞M女士(MI6首腦)本來為我這次的任務批了一架專機,但有個半夜不睡覺的幼年特工預備役,非得到處詢問他的任務地點是否和我順路,於是一群會計出身的管理層抓住靈感,把我的專機給取消了,並連夜替我買了一張和你同航班的
經濟艙機票。”
布萊恩提著另一個小點的箱子,鬱悶地指出:“你不肯告訴我我到底要去哪。”
?本作者Philoso提醒您最全的《從007開始做西裝暴徒[綜英美]》儘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邦德臉上帶著點笑意,語氣卻含著譏諷:“‘表麵上’,服從命令是我們的天職,他們瞞著我的事比我瞞著你的還多。你就不能動用你的腦袋瓜,換個方法收集情報?”
“我隻問了柯本先生一個人。”
“哦,那你現在知道了,這個世界無論是誰對你而言都不可信,尤其是我的仇人。以上就作為你今天上的第一課好了。·”
布萊恩:“……”
他磨了磨牙,轉過身看向他真正的‘保鏢’兼‘麵試官’,艾什·柯本。這位戴著眼鏡都壓不下黑煙圈的文職工作者正站在他們後一個身位,哪怕排隊的時候都非常內卷地捧著筆記本電腦工作。
感受到布萊恩的視線,柯本頭也不抬地說:“你現在明白邦德為什麼沒朋友了。”
“彆聽他胡說。”人流湧動,邦德拉了布萊恩一把,“我知交遍天下。”
柯本手忙腳亂地提行李往前走:“你覺得有人會信?”
邦德就低頭問布萊恩:“你信他還是信我?”
布萊恩:……
有病吧!
他一陣氣惱,感覺自己被當成普通小孩逗了。正巧有機場工作人員正在維持秩序,布萊恩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擠出去,拉住對方問:“你好,現在辦理升艙還來得及嗎?”
工作人員看看他又看看隊伍裡的兩個成年人,這時邦德還在對柯本說:“布萊恩絕對站在我這邊,你企圖拉攏他是個徹頭徹尾的錯誤決定……”
而再轉過頭來麵對陌生人時,年輕的特工又變得彬彬有禮:
“早上好,先生,他(指布萊恩)說得對,我們三個人需要升艙。不過這位柯本先生和我們分彆付錢。”
“……”
“我站他。”上飛機之後,布萊恩坐在頭等艙裡突然開口對柯本說,“畢竟他救過我。”
邦德似乎等這句話等了很久,立刻接上:“好極了,我要為此請你喝一杯可樂。乘務員?一杯可樂,謝謝,給我旁邊這位誠實的紳士。以及請問你們這裡有什麼酒?”
柯本坐在另一端不停地翻白眼,看著布萊恩痛心疾首,仿佛見證一棵筆直的小樹苗在他眼皮底下長歪了。
布萊恩不以為意,問道:“我們是要去美國的芝加哥嗎?”
機票上寫著當前目的地。
提到正事,柯本嚴肅起來,飛機引擎聲蓋住了他的說話聲,隻有附近的布萊恩和邦德能聽清楚:“邦德要去芝加哥,你我和他不一樣。我們要去印第安納州一個名叫霍金斯小鎮的地方,一年前,有個12歲的孩子意外失蹤,隨後這裡似乎發生了一些異象,有證據表明美國人和俄國人全都參與其中,所以我們乾脆也去湊個熱鬨。”
布萊恩幻視了一些‘你們出去玩怎麼不帶我’的怨念。他捋了一下已知情報,問道:“我要做什麼?”
“很
簡單。”柯本說,“明麵上,我和你是剛從英國搬來霍金斯鎮的叔侄。你負責混進學校找出那個失蹤的孩子,並想辦法通過他或者其他人搞清楚一年前這座小鎮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布萊恩敏銳地發現了盲點:“為什麼是叔侄?”
按理說父子不是更方便嗎?
長得不像隻要推給當媽的就行了。
柯本聞言轉頭看向正在翻飛機雜誌的邦德。
是啊,為啥呢?
布萊恩也跟著去看邦德。
邦德放下雜誌,反問他們兩個:“你們看我做什麼?我對布萊恩的任務內容一無所知,也不打算知道,你們聊你們的。”
柯本在心中給邦德記了好幾筆,但表情依舊是一副沉穩從容社會精英的樣子:
“任務介紹到此為止,接下來都要靠你自己了。”
布萊恩點頭:“我能叫你艾什嗎?”
都叔侄了,總不好再稱呼姓氏……話又說回來,姓氏隨誰啊?
柯本沒在意布萊恩的迷思,再度沉迷工作不可自拔:“隨你。”
飛機降落在芝加哥,邦德先走一步,去見自己的接應人,布萊恩和柯本則轉乘大巴車前往霍金斯鎮。
霍金斯是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地方。
布萊恩剛到達任務地點就發現,這裡的鎮民幾乎全都互相認識,因為霍金斯鎮隻有一座商場,一所中學、一個警察局……絕大部分人從出生上學到就業死亡始終沒挪動過地方,可以說是和霍金斯綁定在一起了。
哪怕實際上它和芝加哥離得不算遠,附近人跡罕至的公路與荒僻陰森的密林也加重了與世隔絕的氛圍。
總之與布萊恩想象中的美國不太一樣。
他幾乎瞬間就感到後悔了——後悔聽從柯本的安排將身份設定成搬遷過來的英國人。英國人千裡迢迢來美國,無親無故的,乾嘛住進霍金斯啊!
不擺明了有問題嗎?
麵對他的懊惱,柯本絲毫不避諱這是個陷阱題:“我在飛機上給了你霍金斯鎮的資料,你在那時就該意識到問題,然後和我商議對策。”
布萊恩扼腕。他確實沒有提前察覺,誰能想到這種小地方也能吸引來三國注意呢?
廟小妖風大?
事已至此,布萊恩隻得蹲在小鎮旅館裡,揪著頭發對計劃進行微調。他本來捏了一個在美國不會太受歡迎的、沉迷學習的書呆子人設,這樣一方麵可以回想上學時期的自己本色出演,另一方麵也不會引人注目,可以在暗處低調探查。
現在嘛,既然作為英國人,在有心人眼中無論如何都足夠矚目了,布萊恩認為他說不定可以稍微放開一點。有時故意成為大眾眼中的焦點也會造成燈下黑效果,畢竟他身體年齡隻有十二歲,誰會懷疑這樣一個嬌生慣養、涉世未深的小朋友呢?
於是布萊恩向柯本要了一筆經費,在霍金斯租了棟小彆墅,柯本是考官,並不乾涉他的任何決定,隻作為後勤替他安排好了霍金斯中學的入學手續。萬事俱備後第二天一早,布萊恩精心打理過發型,換了一身在倫敦買的名牌運動裝,揣著對中學生而言過於富有的現金,單手提著書包大搖大擺地走進了校門。
嘖嘖嘖。布萊恩一邊裝模作樣一邊心想。風雲人物竟是我自己。不知道的以為他們在這上演美國青春偶像劇呢,等到電視劇結尾真相大白,小小校園裡居然彙聚了來自三個國家的間諜,在鏡頭之外勾心鬥角整整一季,肯定能驚掉觀眾們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