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舒華一統北疆後, 神昭大帝因她功勳卓著,曾兩次為她封王被拒。】
【後來還是南宮太後詔她回朝,神昭大帝趁機給她封王, 她不得不受,於是才成了北梟王。可也就是這次回去, 她再也沒能回到北疆, 回到她叱吒風雲的戰場,她死在了親人的陰謀之下。】
憶起這個偉大的傳奇女性, 古古發出一聲喟歎, 【北梟王啊,那是從古至今多少女性的偶像, 她的死叫人歎息,叫人不值, 又叫人憤慨。】
古古長長的呼出一口氣,【若無大宸十大憾事之四——息王之死, 又何來大宸十大憾事之七——北疆萬裡雪,難敵親人刀。】
一字一句,語氣分外沉重。
所以息帝的死為什麼遺憾,因為他的死是很多人悲劇的起因, 是造成無數人死亡的導火索。
然接下來發生的事才是讓北梟王這個人物蒙上更深一層悲□□彩的原因,也是南宮舒華此生的結局。
【昭元十一年, 南宮太後傳信南宮舒華,讓她回朝, 用的理由是什麼史書上沒寫, 但南宮舒華聽話回去了。】
【可這其實是針對她設下的一場必殺之局!】
【當時神昭大帝登基已有十年,後宮空蕩蕩,不立後, 不娶妃,也一直沒有自己的子嗣,朝野上下是急的團團轉。】
【也就在這時,如果南宮太後告訴南宮舒華,蕭懷尚有一子還在人世,並且這個兒子還剛與人有了一子,讓她親自前往秘密將人尋回。】
古古先是壓低聲音,很有神秘韻味,接著感歎,【你看,這不就一下解決了神昭大帝的子嗣問題嗎?】
【這個孩子的出現就是一場及時雨啊!】
【你想想看,蕭懷與南宮舒華間兄妹感情深厚,聽到這事雖說震驚,但她會不去嗎?】
那可是從前最疼愛她的表兄遺留的唯一血脈,派誰去接人都沒有南宮舒華自己去能更讓她安心。
【於公於私,她都會去。可去了之後,那天發生了什麼,除了北梟王和死在當天的連後,誰也不知道,那天活著回來的人裡除了北梟王,隻有一個被她帶回去的男嬰。】
古古表情嚴肅,明確指出,【沒錯,這個男嬰的真實身份其實是息帝之孫,也就是後來的璟和太子。】
【當天南宮舒華帶著孩子回宮,這個秘密就這樣被相墨清楚的記了下來,且在記載的最後,還留下一句他對後世想要翻看此段曆史的人的勸告,‘息帝遺脈之秘,不可對人言,是為禁秘。’】
【可見,這個秘密在當時外人是不知曉的。】古古特地聲明,他們後世之人不也是通過神昭皇陵裡相墨的史書記載才得知這個秘密的嗎,也是因為這個秘密的揭曉,使得他們一同看清了其他幾個謎團。
比如北梟王為什麼會死?死於何種原因?還有璟和太子的身世。
說一半兒,古古卻停下來認真思考了幾秒後,皺眉糾正自己的前言,【不,主播想了想,這個秘密或許也不能說是無人知曉。至少南宮太後、北梟王還有神昭大帝,還有那麼兩個朝中高層人員,比如謝無念,他想必是知道的。】
【但之後,當璟和太子長大後的相貌和息帝越來越像後,恐怕這個秘密就瞞不過朝中之人的眼睛了。史書有記,長大後的璟和太子可謂是跟息帝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通過流傳下來的畫像對比,兩人至少有七分像。】
古古歎了口氣,語氣轉為無奈,【所以你說,這個秘密到了後期哪怕神昭大帝有心想瞞,我想也瞞不過其他人的眼睛。但為什麼沒人糾正璟和太子的出身呢,因為……】
【我想,最大的原因,還是該歸結為一條,神昭大帝沒有自己的孩子。且,他打下的江山總要有人來繼承吧。】
彆人不瞎,也不傻,璟和太子和蕭臨淵長的不像,反倒和息帝長的像極了,蕭臨淵說是他自己不久前出宮時和民間一女子生的,但誰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個人呢?
至少,按蕭臨淵那一慣不近女色的做派來看,古古覺得不像,那些能在朝堂上占得一席之地的人自然也不是個傻子,他們又能對蕭臨淵信幾分呢?
所以,大家都在演戲而已,看破不說破。
【昭元十一年,神昭大帝當朝宣布,北梟王尋回他遺留在民間的嫡親血脈,是為有功,大加封賞了南宮舒華。】
【可南宮舒華去接人的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她明明都平安活著回來了,最後又是為何在將孩子帶回後的第三天自焚而死呢?】
古古歎氣,【關於那天發生的事,並沒有留下一個明確記載,隻是後世史學家們根據史書上其他人在此事上作出的反應和記載,對北梟王之死的整個事件有了一個大體的推測。】
【下麵,通過主播剪輯的人物視頻,讓我們走進南宮舒華的一生。】
【
“舒華,可惜你不是男兒身,縱使天生神力,亦無用武之地。”
“阿爹,我長大了不能隨你一起上戰場嗎?”
茫茫雪原上,紮著個小發髻,裹著厚厚的冬衣的小姑娘坐在一身盔甲的父親身前,兩人共乘一騎,坐在高頭大馬上的男人眺望著麵前白茫茫一片的雪原,語氣沉重而滄桑。
“你不能。”他的聲音裡是遺憾。
“為什麼?”
“因為,你不是男兒。”
幼時的南宮舒華不懂,滿臉迷茫的回頭仰望著自己的父親,她的眼中儘是懵懂。
可畫麵一轉,才知原先不過是女人的回憶。
她身著戎裝,三千墨發高高束起,身形瘦高苗條卻具一種帶著力量的美感,腰佩長劍,目光如炬,小麥色的臉上,神情嚴肅且莊重。
‘我能,父親。’
南宮舒華無聲的反駁著記憶裡父親的話。
因為,她已經成了一名將軍,一名朝臣。
並且,她還能做到更多事。
她回過頭,鏡頭也移向了這間屋子的室外,幾十個男男女女在她身後幾步遠站著,人甚至多到屋中都站不下,院外整齊排列的都是人。
南宮舒華回頭看了一眼他們,肅聲道:“今家主南宮綏,南宮遜,二人煽動眾王宮變,私逃北疆意圖擁兵造反,愧對祖宗百姓,有負陛下聖恩,不配再為家主。”
“吾為其女,南宮家嫡出血脈,當朝上將軍,在此革除南宮綏家主之位,由吾繼任家主之職,將此二人逐出族去。”
有人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你?!南宮舒華,你莫不是瘋了,那是你父親!祖父!”
“再說你雖是嫡出,卻是女兒身,憑何繼任家主之位?!”
“南宮舒華……”
有一人先開口了,剩下的反對之聲也就多了。
縱使是為避免因南宮綏二人的謀反而遭牽連,要將他二人逐出族去,他們沒意見,但憑什麼家主是南宮舒華來當?
反對之聲此起彼伏,酸言酸語,說南宮舒華貪生怕死的有,說她瘋了有違綱常的更是有。
不消幾聲過後,她原本站在那裡沒動靜,可下一瞬,隻見她徒然取下腰間佩劍,抬手間劍鞘脫出,劍光落下。
“啊——”
站在她對麵最前方幾人嚇了一跳,一婦人更是忍不住驚叫出來。
長劍落下,右側的一方硬茶桌生生被劈成兩半,劍身發出一陣嗡鳴。
院內外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
“我南宮舒華從此就是南宮家家主,不服者,自請出族去吧。”
南宮舒華神情很冷,與從前那個嬉皮笑臉的少女大相徑庭,她麵上露出一抹冷笑,“我絕不阻攔。”
又是一陣沉默過後,畫麵中有幾人掉頭出了這個門,卻有更多人還留在原地,他們各個臉上都在遲疑、猶豫。
但再無一人敢和南宮舒華硬碰硬。
因為他們知道,南宮舒華這個女煞星是真敢做的出讓他們血濺宗祠這種事的。
最終,這場對峙還是南宮舒華贏了。
“拜見家主!”
縱使不情願又如何,在場沒一個人是南宮舒華的對手,更無一人身上的職位比她更高。
她當家主,其實是最匹配的。
就這樣,她成了大宸第一個女性家主。
眾人朝她彎腰行禮,她帶著南宮家族人走出宗祠,出門前,她最後回頭看了眼那杆立在祖宗牌位旁的銀槍,那曾是南宮家先祖隨大宸開國之君征戰沙場時留下的武器。
‘南宮舒華,能為將,也能為家主。還能,勝過你,父親。’
她轉過頭,無聲說道,眼神堅毅望向前麵,一步踏出,畫麵一變,成了她率軍北上的畫麵。
她一路走,周遭的景物也由生機勃勃變成一片荒蕪,最後是冰天雪地。
“殺啊!”
她的父親祖父拒不受降,大戰起,兩軍廝殺在一處。
這場僵持了兩年的戰事中,南宮舒華也曾敗過,但結局是,她終於勝過了自己的父親祖父。
她做到了她當家主時心裡的誓言。
可當她大勝之時,也是這個世上最疼她的兩個親人身死之日。
“你曾告訴過我何為為將之道,將士出征,以護安定,忠君愛國是為已任;可最後,卻是你自己把這句話給忘了。”
“一家之恨,何累天下萬民,何危一國安定,何致萬千將士之死!縱使此恨是因親人之死,死者就算是皇帝,但,仍也不該!”
茫茫雪原上,大批人馬將中間的幾十號士卒團團包圍,在那幾十個或累或傷的士卒中,還有一白發老將和一中年將領相攜而立,他們互相攙扶著,冷冷的看著站在對麵的女將。
親人見麵,卻不再是過去的溫情,而是充滿血腥和冷漠。
“南宮舒華,你贏了……”
“你成了一個合格的將領,可你卻早已不是我南宮家的女兒,你忘了你表兄的死,你忘了你親姑姑這些年所受之苦!”
你忠於蕭臨淵,你的眼中隻看的到前程功名,卻忘了親人之死。
麵對南宮舒華的質問,中年漢子像是有千言萬語未儘,最終卻隻是目光複雜的看著南宮舒華,片刻後,仰天長歎,大笑說道:“罷、罷、罷,就當我沒有過你這個女兒!今便送上吾之人頭,願爾儘歡!”
說罷,在南宮舒華目眥欲裂的目光中,他拔出長劍,狠狠一抹脖子,自儘了。
血色噴湧而出,南宮舒華沒有笑,她怎麼可能有歡,她的神情是恐懼的,驚恐萬分。
“阿爹不要!!!”
南宮綏的身體緩緩倒下,而他身旁滿頭白發的老將沒有阻止,隻是看著想要衝過來的南宮舒華,看她被人抓住不讓上前,臉色慘白,眼睛卻是紅成一片,麵頰上是雪又或是淚,南宮遜笑了一下,聲音平和。
“舒華,祖父也隨你爹走了,今後,你隻有你姑姑一個親人,記得照顧好她。”
說罷,亦是拔出長劍,自刎身亡。
“祖父!阿爹!”
那一望無際的雪原之中,隻有南宮舒華悲痛淒絕的哀鳴響徹在這片雪原上空。
】
南宮貴妃嘴唇囁嚅著,低下頭去不敢再看,那全是因她之過,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太過執著,因蕭懷之死到了瘋狂的地步,如果不是因為她的勸說又或是強求,她父兄緣何會走到曆史上雪原自刎的結局。
南宮家世代忠良的名聲也被她給毀了,還有她的親侄女南宮舒華……
她對不起她。
“娘娘,那都是未發生之事,都是可以改變的,娘娘切莫傷懷。”
“我……”南宮貴妃垂淚,眼眶紅紅的,抬頭麵對大宮女又下意識抹掉眼淚,“是本宮的錯,是我之錯啊。”
“娘娘……”
大宮女與南宮貴妃主仆多年,亦感傷懷,話到嘴邊卻不知該如何勸慰,隻能勸她放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