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謀聖謝無念你們總該知道吧?】
【謝琅正是謝無念的父親。】
【他和慧妃以及景德帝二人間的感情糾紛很難用一句話概述,暫且不提。隻需知道,神昭大帝對此事的態度非常堅決!】
【那真是冒天下之大不諱,哪怕頂著彆人的謾罵也要入陵將慧妃的棺木移出來另葬他處,至於後來葬在了哪裡沒人知道,這在曆史上是個未解之謎。】
“砰——”
“不孝子啊!!!”
景德帝氣的摔了茶盞,恨不得殺了蕭臨淵。
他能容忍蕭臨淵不封他的生母為後,也能容忍他為南宮靖柔的麵子著想,因為南宮靖柔也曾待他好過,甚至蕭臨淵就是想讓南宮靖柔和他同葬都可!
因為他們是帝後,葬在一起,就葬在一起了,大不了他拋卻卑不動尊的事情,為了慧妃他犧牲一點不算什麼。
但是,他決不容忍蕭臨淵如此踐踏慧妃死後的尊嚴。要知道,那可是生他的母親!!!
【因為執意將自己生母的棺材移出,另葬他處,當時神昭大帝遭到的謾罵可不是一星半點兒,幾乎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為什麼要如此絕情、不講倫常,就算慧妃和景德帝對他沒有養恩,也有生恩吧?怎麼也算是自己的親娘。】
是的,就是這麼個道理,大宸多數人心裡表示認同。
【但,如果慧妃其實並不是真心想生下這個孩子呢?】
一群人怔愣,這話是什麼意思?
連景德帝自己也是愣住。
而在謝府靜靜聆聽著光幕之言的中年男子也是身體短暫的一僵,從今天光幕開播為止,他第一次抬頭看向了光幕中的人。
祥慶殿裡,白芷攏在袖中的手微微顫抖,垂著頭,不敢抬起,生怕叫人看出自己此刻神情的不對。
【唉……】
古古歎了口氣,說道,【眾所周知,慧妃當年進宮本就不是自願,後來據史記載,有了孩子後她也與景德帝有過一心一意共渡餘生的時期。但是最後她難產死了,可她到底為什麼會難產而死呢?】
不知不覺,謝琅慢慢站起了身子,旁若無人般的仰望著頭頂的光幕,空洞的眼眸深處好似迸發出一點微光。
而坐在他對麵的謝無念,無聲的在心裡一歎,未有言語。
【在這裡,就有了大宸十大憾事之一:‘青梅乘車入宮去,無人再識謝天驕’。】
【曆史無法佐證神昭大帝到底是出於對生母的恨,還是對景德帝的怨,亦或許是想成全生母生前的心願,但他最終就是不畏人言的這麼做了!】
【現代知道這段曆史的大多數人的想法是:神昭大帝想放生母自由,願意成全慧妃的心願。】
【可當時的人們不理解,也不明其中真相,隻是一個勁兒的指責神昭大帝不孝,甚至連他的老師柳尚亦是如此,還為此氣的二月不上朝,將神昭大帝臭罵一通,可這麼做的原因神昭
大帝始終隻字不提。最後,師生二人冷戰了近一年關係才總算是緩和了下來。】
【但是我想,如果讓慧妃自己選,她也是想走出那座皇陵的吧?】
一群人震驚,還有罵蕭臨淵的話說到一半兒,給卡在嘴邊的人。
柳尚剛覺得蕭臨淵無藥可救,轉瞬聞言驚的猛然坐起,瞪大了眼珠子,不可置信。
“這是為何?”
“不可能!孤不相信!!”
皇宮裡,景德帝狀似瘋狂,大罵著光幕中的古古,“你在胡說!知慧因為生那個孽障喪命!她為什麼不想和孤葬在一處?!她心裡有孤!不然也不會拚了命的生下蕭臨淵!生下孤與她的孩子!!!”
話落,猛的吐出一口血。
這可嚇壞了一旁的大監,連忙急呼讓人傳醫正過來。
景德帝的標識太好認,而且還是他口中說的話題主人公,古古也順勢接了一句。
【你真的這麼認為嗎?】
“不可能有假!!!”景德帝咆哮。
古古看不到他的回複,但卻是淡笑著,不急不忙,好似手中握著什麼證據,勝券在握一般。
【可據史書記載,不是的喔~】
【想知道神昭大帝出生的真相是什麼嗎?來,舉個手,主播看看有多少人想知道,如果人多的話主播下一期就先講這個了,想知道的扣1,不想的扣2。】
正好他也沒決定好下一期該先講誰的故事,正好來一個投票。
“快!讓宮裡所有人說1!”
宮裡的人上上下下加起來,少說上千。
景德帝已經完全陷入偏執,根本顧不上其他事,他是這座皇宮最大的主人,他的命令沒人敢不聽。
縱使是他要拉著所有人發瘋,彆人也不能違抗他的命令。
唯有在祥慶殿中的蕭臨淵略感頭疼兒。
雖說他不懼這件事被人知道,但也不想那麼快就被人知道,最好的等到他離宮後再說。
看到評論區裡從上到下一片的1,古古震驚了。
【不是?你們對人家父輩的二角戀這麼熱衷的嗎?就喜歡聽狗血故事???】
【好吧好吧……那主播下一期就先講這個了。】
他也是無語子,是他跟不上現在網友們的愛好了嗎?
為什麼這麼喜歡聽狗血二角戀的?
他這麼想著,卻不知,另一時空裡的無數人都在無言歎息,他們有預感,一場盛大的暴風雨,要來了……
【言歸正傳啊,神昭大帝和柳尚之間師生關係鬨的最僵的就是這次,除此之外,算是一輩子君臣和睦、師生關係融洽。】
和睦兩個字他咬的極重,一聽就是彆有深意,就神昭大帝這不愛學習的態度,他們這對師生能和睦的起來才怪了,不成天吵架就算不錯了。
哦,不對,按神昭大帝的性情來說,怕是吵都不想吵。
【但要是說,柳尚隻憑教授神昭大帝文才這一方麵
呢,他當然也不能夠入傳世閣,當然也要有實打實的成績做出來。】
【前頭說了柳尚有才,特彆是在寫文著經方麵,才能尤其突出。但按他那個前期古板後期暴躁的性子,要讓他做個什麼有實權的大官兒,那顯然不合適。】
【什麼樣的人,那就乾什麼樣的活兒。】
古古搖頭晃腦,嘿嘿一笑,好似在說相聲。
【誒,神昭大帝顯然就很懂這一點兒了,不會做官,但柳尚肯定懂讀書啊。於是,就直接安排柳尚編著天下大典,重整百家學說,剔除沒有用的雜學,梳理天下文學典藉!】
“轟——”
一個驚雷落下,掀起軒然大波。
此刻不知有多少人如被巨浪打翻離水的魚一樣,悚然起立,左右翻騰,還有的人眼睛一錯不錯的盯著光幕,生怕漏聽了某一個字。
【知識點來了啊家人們,考試絕對要考的!都給我記住了。】
【天下大典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集二十六門學說於大成的類書。全篇一共八百綱,可分二千六百卷,每卷又可分一百小卷,集法、農、儒、道、工、商等各家學說於一體,囊括了上萬藏書綱列,基本大宸神昭年間之前所有書籍都能在上麵找到名字。】
【如果找不到書名,那大概率是被剔除了,不配編入大典,屬於歪門邪道的雜書。】
【這項在古代十分艱巨的任務,卻真的被以柳尚和元鴻二人為主導,集其餘兩百零九位學士之力,嘔心瀝血,耗時十八年正式完成!並且,後續還在不斷增添新書綱目。】
【在此,我不禁為先輩的智慧歡呼,下麵請看這詳細的兩百零九位學士之名,曆史將永遠銘記他們的貢獻!】
古古神情嚴肅,眼神裡也滿是認真和崇拜。
接著,光幕上出現一幅長長的卷軸封頁圖片,頁麵上記載了一個又一個熟悉的人名和他們的籍貫。
光幕下,無數人的眼睛都在快速瀏覽著,試圖從中尋找到自己的姓名。有看到自己名字在上麵的人頓時露出激動的神色,而沒找到自己之名的人也難掩失落和心酸的神情。
“是我?是我嗎?!我真的在曆史上留下了姓名?!!”
“快看!馮競!他竟然也在上麵!!”
“唉,真是叫人羨慕啊……為何史書上無我之名啊……”
有看到熟悉之人姓名的人忍不住驚呼,但也有人沮喪的不行。
這一刻,大宸各處都熱鬨起來,議論紛紛,悲歡不一。
“老夫是不是耳朵出毛病了?!”
“柳尚乾了什麼??”
京都的學宮當中,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衣襟被茶水打濕,可他卻顧不上管,隻急著追問身邊的中年文士。
而包括他在內,學宮之中的所有文人學士此刻俱是張大了嘴巴,滿臉震驚的表情。
“……老宮長,柳尚重整了天下之書!百家的典籍!!!”
最後幾字聲音隱有破音,但沒人嘲諷他的失態
,因為此刻不管是換做哪個讀書人都無法做到淡定和平靜。
老人先是滿臉驚愕,驚了好一會兒後,開始放聲大笑,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好!好哇!!真是好哇!!”
“不愧是我學宮中出來的弟子!!!有出息!!”
“此事一成,莫說當今天下,就是後世誰人敢不記得柳文正啊!!”
看呐,那光幕中的小輩之言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柳文正,當真名垂青史,不負文正之稱啊!
他臉色通紅,眼中俱是喜色。
柳尚曾是他親自教出來的學生,但那個古板的性子讀書時自己就不知說過他多少回了,讓他要知變通,可對方就是死倔不改,還以為最後一身才華肯定要埋沒了,沒想到得遇明君,乘雲上天了啊!!
其他人:八卦是徹底聽不下去了,也鹹魚不住了,柳尚這是要卷死他們的節奏啊!
要知道那可是重整天下之書!換個說法,說是革新整個文道也不為過!!!
地位等同於文道之首,一代開山人,後代文學之風該朝哪邊兒吹,基本由這兩人說了算!不說完全掌控,但他二人的主觀態度絕對很重要!
彆說其他人了,就是柳尚自己也被這天降的餡餅給砸暈了。
“我沒聽錯?蕭臨淵命我重理百家學說?編著天下大典?!”
關鍵是整理學說典籍嘛,每朝每代都有人在不停的乾,但能不能乾出成績,具體是乾出什麼樣的成績,那就全看當權者的野望和辦事人的能力。
可那聽起來就像天文數字的典籍卷數又很好的佐證了,就是他想的那樣,不是淌淌水就糊弄著過去了,而是真真正正實際意義上的重整天下所有之書!
柳尚一時還沒反應過來,整個人好似喝醉了酒一樣,呆愣的坐在原地,連下意識脫口而出直呼蕭臨淵的姓名亦沒發覺有何不對。
柳夫人同樣明白此舉意味著什麼,替自己夫君歡喜的同時,也沒忍住抹起了眼淚。
“夫君,你沒聽錯!是真的!”
從氣憤轉換為潑天之喜,柳尚顯然腦袋還沒反應過來。
光幕上關於參與天下大典的編著工作人員名錄整整展示了兩分多鐘,然後才重新出現古古的臉。
他的神情說不出的肅穆和莊重,顯然還有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