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十錢神 一(1 / 1)

地煞七十二變 祭酒 7083 字 11個月前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rg

打生意開張,凡事都好似變得順風順水。

雖不見銀錢入兜,但賬麵上的數字卻節節攀高。

就連白天賣靈符,都少有差人來攆了。

今兒,又送了一位客戶在飛來山腳下安家,歸來富貴坊,已是夜半三更。

黃尾等鬼們自去邸店歇息,李長安則輾轉進了慈幼院。

他晚上要製符,靈光四射,不方便與其他鬼魅同住,便在慈幼院裡租了一間漏風漏雨的廢棄偏房,稍稍修繕,將就入住,也好就近照看小女娃娃與和尚的肉身。不過,一來因李長安是鬼,二來怕招致鄰裡閒言碎語,何五妹對外宣稱,李長安是請進門的家神,偏房於是成了神堂,不許他人尤其是孩子們隨意出入。

家裡的大人曉得是托詞,平日隻裝裝樣子。

但孩子們卻信以為真。

總時不時的在李長安的房門前放上一些小小的貢品。

他每日的樂趣之一,便是在一整天的勞累後,看看孩子們又拿來了哪些小玩意兒。

今夜。

一秒記住m.26ks.

石階上最顯眼的是一個酢漿與紫菀紮成的花環;旁邊應有幾個鳥蛋,被饞嘴的偷吃了去,隻剩幾片蛋殼;蛋殼邊兒上是一個鼓囊囊的錢袋……

咦?

道士拾起錢袋,手裡墊了掂。

嘩嘩作響。

打開一看,估摸著有個百十枚銅子。

還夾雜個紙條。

他展開掃了一眼,揉成一團,丟回袋子,而後屈指往牆上叩了三下。

黑漆漆的屋簷上亮起一對亮晶晶的圓眼睛。

炭球兒跳下地來,圈起尾巴蹲著,拿爪子梳理著胡須上的蛋液,衝李長安嗷喵叫喚。

道士晃了晃手裡錢袋,又指了指地上蛋殼。

那貓兒不情不願喵了喵,然後慢悠悠起身,勾著尾巴尖兒示意道士跟上,領著他,一貓一鬼從半開的窗戶鑽進了孩子們的廂房。

今夜何五妹沒有找到活兒,孩子們也早早入睡,大通鋪上是此起彼伏、大大小小的呼嚕聲。睡相都不好,有的蹬開了被子,有的抱著彆人的腳流口水,有的懸在床簷搖搖欲墜。

李長安順手幫他們板正的擺好,最後與炭球兒停在了一個半大小子跟前。

這小子約麼十一二歲,在慈幼院算大孩子了,過個三四年,就該出去自謀生路。

此時雙眼緊閉,看似睡著了,可道士俯身細聽,卻能聽著他故意放緩的呼吸。

嗬。

小娃娃想騙鬼哩。

……

半大小子叫何秋,八年之前,何五妹從路邊爛泥溝裡撿回來的,當時話都不會講,更彆說問年齡、籍貫、父母之類的了,於是就進了慈幼院,跟著何五妹姓。因他生得精瘦精瘦,黑不溜秋,平日裡左瞅右看眼珠轉個不停,從裡到外,都似個小泥鰍。故此,取了大名沒人叫,都喚他何泥鰍。

道士門前的錢袋子就是他放的。

正忐忑著怎麼突然沒了動靜。

腦門上忽的挨了一個爆栗。

禁不住,剛吐出半聲痛呼:

“唉……”

後領一緊,仿佛騰雲駕霧。

再睜眼。

痛呼成了驚呼。

“……喲?”

夜風清涼,院子裡老銀杏的枝葉探進毛絨絨的月亮裡,微微晃動。

“小泥鰍。”

聲音伴著熟悉的錢袋落進懷裡。

扭過頭去。

短發的道士與貓兒並排蹲在庭前的石階上,貓兒豎著尾巴,道士揣著手。

“老實交代,捅了什麼婁子?”

…………

錢唐的頑童之間流傳著一種背著大人們舉行的遊戲——祭神。

最近的一次舉行在三日前的富貴坊。

所祭拜的神靈喚作“十錢神”。

這位神靈十分慷慨,隻需信徒奉上十文錢,祂便願意聽取一切願望與訴求。

神名像是玩笑,神職更像玩笑,當然,祭拜儀式也像玩笑。

除了作貢品的幾壇酒、幾盤肉,那神台是石頭搭的,神像是稻草紮的,神牌是泥巴捏的,幡旗是芭蕉葉,紙錢則是樹葉剪成的。

因著缺香少燭,唯恐氣氛不夠神秘,又拿雜草堆捂了暗火生煙,煙繚霧繞熏得“信眾”直抹眼淚。

饒是如此。

何泥鰍仍然穿著法衣——不曉得哪個混小子從家裡偷來的花裙子,頭戴法冠——亂七八糟插滿腦袋的鳥毛,在煙氣彌漫裡張牙舞爪、連蹦帶跳,頑強地引導著場內二十來個小夥伴完成清壇、請神、獻禮、祈願等一係列步驟。

動作間,頭上鳥毛亂飛,他覺得自己就像飛進了灶孔裡的掉毛雞,又倒黴又滑稽。可是有什麼好抱怨呢?他既是巫師,又是社首(為祭神組織起的團體叫社,頭領叫社首),這些個花樣本來就是他自己搞出來的。

好在儀式終於走到了最後一環——送神。

他挑了個煙熏不到的位置趴下。

一邊瞄著神台上的豬頭肉,尋思著哪片最肥,待會兒分祭肉的時候好扒拉進自個兒碗裡。

一邊唱著最後的送神詞:

“十錢神上天,十錢神入地,十錢神老爺歸位去。”

後頭孩子們稀稀拉拉的跟著念:

“十錢神上天,十錢神入地,十錢神……”

這時。

一個胖大小子突兀改口喊道:

“十錢神老爺愛放屁!”

厥起腚來噗噗放氣。

而後嘻嘻笑著,夥同幾個男孩兒衝上“祭壇”,向著豬頭肉伸出了魔爪。

何泥鰍愣了愣,氣得直跳腳。

“不能吃,還沒送走十錢老爺,你耍賴!”

可孩子們早就不耐煩,見有人帶頭,都嘻嘻哈哈一擁而上,來搶供神的酒肉吃。

何泥鰍無奈何,再糾結下去,恐怕連盤子都舔不著了,一把扯下礙事的法冠,也加入進去。

至於十錢神。

吃喝打鬨的頑童們擠歪了神台,神像傾倒,兩顆鵝卵石點出的眼珠滾落出來,黑洞洞的眼眶幽幽對著場中放肆歡笑的孩子們。

無人在意。

……

不曉得什麼時候,場中悄然湧起淡淡的霧氣。

錢唐總是多霧的。

清晨升起河霧,黃昏湧來海霧。

不足為奇。

奇怪的是,幾口酒水下肚,孩子們漸漸發現眼睛裡好似蒙上了一層水汽,遠近朦朦的都看不清。

人似踏進了棉花池,腳總自個兒往地裡陷,站不穩立不實。

還有土牆,茅頂,同伴,雲與太陽,香燭與神像,天與地間的一切都開始圍繞著自個兒盤旋。它們或唱或歎,嘈切說著聽不懂的話。

而更奇怪的是。

桶裡的酒水一碗接一碗總喝不完。

神台上的豬頭肉一盤連一盤總吃不儘。

胖小子忽的癡癡笑起來。

“我明白啦,十錢老爺顯靈啦!”

小夥伴們一同歡呼。

“顯靈啦!”

於是乎,愈加敞開胃口,大碗喝酒大碗吃肉。

……

我吃醉了麼?

何泥鰍呆呆問自己。

不。

自己壓根沒有喝酒,又如何會醉呢?

那麼,是他們都喝醉了麼?

不。

那酒的成色他還不知道麼?不說是摻了水的酒,壓根是摻了酒的水!吃這種東西怎麼肯能會醉?!

可是若不是醉了。

他們為了都匍匐在水溝邊上,喝著汙水,吃著爛泥,嘴裡吧嗒有聲,仿佛享用著什麼瓊漿玉液、人間珍饈。

“吔?泥鰍竟沒吃哩。”

兩個平日相善的玩伴從水溝邊抬起了頭來。

“來吃酒。”

一個舀來一碗汙水,水中漂浮著青苔與蟲卵。

“來吃肉。”

一個抓來一把黑泥,半截蚯蚓在指縫間掙紮求脫。

他們異口同聲。

“不要客氣,莫要害羞。”

他們抓住了何泥鰍,朝他口中灌進了“酒與肉”。

直到汙水嗆進了嗓子,蚯蚓在口舌間蠕動,何泥鰍終於從巨大的驚悚呆滯中醒來,他大叫著推開玩伴,哭喊著,嘔吐著,連滾帶爬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