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人家,富各有各的富法,窮卻大抵是一個樣子。
譬如家徒四壁。
譬如食不果腹。
譬如人家的媳婦兒生產後,喝的是雞湯,吃的是雞子,你家就隻能熬一碗稀粥了事。
千恩萬謝送走了產婆。
王婆喜滋滋抱著剛出生的孫兒,坐在廊下,像是抱著個稀世珍寶。
瞧這皺巴巴的小臉,多像她那死去的老頭;瞧這小鼻子、小眼兒,多像她那外出未歸的兒子。
“祖宗保佑。”
“有後啦!有後啦!”
她臉上的歡喜簡直抑製不住。
“從水鏡真人那裡求來的‘求子符’真真管用。”
“等明日老母雞下了蛋,家裡的雞子就有十枚了,整好去集市換了銅錢,再去上柱香還個願哩。”
她如此尋思,滿懷著歡欣雀躍。
然而。
這點歡喜轉眼就被打擾了。
“婆婆。”
旁邊的茅舍裡,剛剛生產完的兒媳呼喚著,聲音怯生生的。
王婆一張老臉立馬繃了起來,不耐煩道。
“作甚?”
“我餓咧。”
“不是才吃了碗粥麼?”
“餓得燒心哩。”
要是擱往常,兒媳這般“不懂事”,她老早就一頓打罵過去了。
可今天,看在兒媳剛生完孩子的份上,她還是一邊嘀咕著,一邊去刮了刮鍋底,盛了半碗粥端進了房裡。
可是,沒一陣。
“婆婆。”
“又作甚?”
“還餓。”
“粥已經沒了。”
“餓得要命咧。”
王婆氣得破口大罵,可瞧在自己乖孫兒的麵子上,她還是掏出了昨天吃剩的半個餅子。
她心想:這次總能堵住嘴了吧?!
然而。
“婆婆,還是餓……”
“沒了!沒了!粥吃完了,餅子也吃完了。”
這一次,無論兒媳怎麼喊餓,怎麼哀求,王婆就是咬定牙關不鬆口。
她算是看出來了。
這賤婢分明是仗著生了孩子,要貪嘴咧!
果不其然。
沒過一陣,房子裡就沒了喊餓的聲音。隻是,懷裡的娃兒卻哇哇大叫,喊起了“餓”來。
王婆趕緊把孩子抱去吃奶。
但是剛推門進去,就詫異地發現,自家瘦小的兒媳正趴伏在撐牆的原木上,也不曉得在做什麼,隻是發出了“嘎吱嘎吱”,好似老鼠磨牙的聲響。
興許是聽到了孩子的啼哭。
兒媳慢吞吞轉過臉來,咧開嘴,露出木頭上沒了樹皮光禿禿一塊,以及一嘴殷紅的牙齒。
此情此景。
王婆卻是啐了一口。
“你這瘟喪,嚇唬誰呢?!”
她三兩步就跨了過去,把孩子小心遞到兒媳懷裡。
“我孫兒餓了,趕緊喂奶。”
兒媳低眉順眼應了一聲,用舌頭舔去牙上的血,混著口水吞回肚子,這才撩開衣襟,露出隻乾癟的ru房。
娃兒頓時停止了哭鬨,本能地摸索上去,吮吸起來。
王婆滿意地點點頭,再囑咐了兒媳幾句,便自顧自忙碌去了。
於是乎。
房中就隻剩下這個餓得發慌的母親,和小口吮吸母乳的嬰孩。
漸漸的。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她一動不動地看著孩子,眼也不眨地盯著孩子。
這就是我的娃?
看起來是多麼柔軟,又多麼稚嫩啊。
小巧的腳趾頭像是剛剝出來的蠶豆。
短短的手腳好似脆生生的蓮藕。
圓鼓鼓的小肚皮像是剛蒸好的米糕。
水盈盈的眼睛好似去了殼的荔枝。
“咕隆。”
她的喉頭滾動了一下。
…………
日落月升。
王婆迷迷糊糊半夜起解。
剛出了房門,冷不丁的,眼角便窺見一席紅色在牆頭一閃而沒。
她大吃一驚,忙不迭扭頭看去。
可哪兒有什麼紅影?隻有一方黃暈暈毛刺刺的勾月懸在牆頭而已。
她鬆了口氣,暗道自己疑神疑鬼,可經過這麼一打岔,睡意也去了個七七八八。
這時。
她才發現夜裡不知何時泛起了霧,淤積在院子裡,如煙似水。
王婆沒在意,隻管踩進來,深一腳淺一腳,淌著霧氣往茅廁過去。
也在此時。
“嘎吱、嘎吱。”
“這死材!又在作怪!”
她立刻認為是兒媳故態萌發,又在啃吃樹皮,可一轉眼,卻瞧見兒媳的房間門半掩著。
夜風吹進來,搖著房門。
“嘎吱、嘎吱。”
這聲音終於換起了她的記憶,想起了那個流傳在街頭巷尾的恐怖傳說。
糟糕!
孫子還在裡麵咧!
稍後。
一聲哭嚎驚散霧夜。
…………
“此刀長二尺七寸,重一斤八兩。百煉成鋼,淬火為鋒。天寶四年秋,吾鬥殺琅琊柳一刀於大江之畔,而後得之。”
遊俠兒橫刀於前,霜刃如雪,秋光冽冽。
誠然是柄好刀!
而此時此刻。
淡漠的人,鋒銳的刀,無需再過多言,便自有股肅殺之氣。
當然。
前提是這地方不是人聲鼎沸的市集。
觀眾們投來的目光不是像在看猴戲。
對麵的人也不是個**歲的小丫頭。
嘴裡下一句更不該是:
“隻賣五兩銀。”
這話一出,好似一場相聲講到了精彩處,抖開包袱惹得周圍人哄笑不已。
若不是顧忌到遊俠兒手裡的刀子,恐怕一些難聽的話就得不陰不陽地鑽出來。
人堆裡,一個老夫子一邊笑,一邊搖頭,又衝遊俠兒說道:
“你這後生好是糊塗。”
“一小丫頭哪兒來5兩銀子買你的東西?”
“再說這清平世道,誰會花這大價錢,隻為弄個沒用處的鐵疙瘩,放在家裡當擺設?”
笑夠了的圍觀者們紛紛應和。
但人群中央的兩個卻全然充耳不聞。
小丫頭隻管眼巴巴瞧著遊俠兒手裡的刀子,遊俠兒隻管冷淡淡等著小丫頭掏出一筆壓根掏不出來的銀子。
直到邸店的老板兒聞訊趕到,揪住小丫頭的耳朵就回了店裡,臨走還不忘吐上口唾沫。
這理所當然地又引得圍觀群眾一時歡喜。
遊俠兒卻隻微微搖了搖頭。
“不識貨。”
說著,自顧自收刀歸鞘,站在那裡動也不動,隻把目光投向了旁邊的兩層閣樓,也是城中最有名的食肆,有個古怪的名堂,叫做“狸兒樓”。
…………
沒了熱鬨,人群散去,隻留下個短發的道人。
這道人自然是李長安,而那遊俠兒不是彆人,正是衙門裡照過麵的“義士”之一——遊俠兒張易。
李長安今天起了個大早,拜了祖師,做了早課,祭了劍胚與雷神,便又去城中四下探查起來。
等到挨近中午,仍是一無所獲。
正回邸店吃飯,就在大門口瞧見這麼又正經又滑稽的一出。
說實話,道士方才在人群中看得分明。
張易的刀用料講究、鍛工精良,是把好兵器,五兩銀子真算是賤賣了。
隻不曉得為何挑了這麼個地方,挑了這麼個買家,結果演了這樣一出滑稽戲。
不過也巧。
道士正想找他們幾個,叫喚一下線索。
……
片刻之後。
狸兒樓中。
李長安與張易相對而坐,隔著一桌子豐盛酒菜。
菜是張易點的,錢卻是李長安付的。
先前,道士上前邀遊俠兒吃酒,還擔心對方為了麵子拒絕,誰知他當場就一口答應下來。
進了食肆。
更隻是拋下一句:欠你一次。
便毫不客氣點下了一桌子的酒菜。
眼下,正甩開膀子胡吃海塞。
說來這人也有些意思,縱使吃相宛如餓死鬼投胎,臉上還維持著那副冷淡的“高手臉”。
反觀道士就拍馬難及了。
三兩杯黃湯下肚。
即便是身醉心不醉,也是歪歪散散沒了正形。
人在鬨市,捏著酒杯,神思卻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
隻是忽然。
道士冷不丁發現周圍安靜了下來,便連同桌的遊俠兒也停下了動作,理了理胡須,正襟危坐眼巴巴瞧向了食肆深處。
再往四周一看,食客們莫不如此。就是鄰桌那個先前醉得不省人事的酒鬼,也噴吐著酒氣瞪大了眼睛。
李長安正莫名其妙,就聽得遊俠兒壓抑著激動,小聲說著:
“來了!”
“什麼?”
道士沒等到回答,隻瞧見店小二站在大堂上,把手攏在嘴邊,聲音像是唱大戲,低回婉轉。
他朝樓上喚道:
“三娘子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