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承乾對此也算早有預料。
從一開始得知這件事的時候,他就知道李世民會在最終將這件事情交給自己來做。
至於其中緣由,那就相當簡單了。
李世民要在自己退位之前,再留給李承乾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
不可否認。
李承乾在八歲時就跟著隊伍上戰場,十幾歲時就開始獨立領軍作戰。
二十歲時更是在西突厥,獨自一人指揮兩國兵馬,將不可一世的盎撒帝國擊退。
但是誰會嫌棄自己的功業多呢?
而且更重要的是,隻要李承乾能夠順利的平定薛延陀與骨利乾的叛亂。
那麼李世民想要直接傳位給李承乾也會順利很多。
猜出了李世民的心思。
李承乾自然而然也要開始努力起來。
既然從一開始,他就注定了躲不開要繼承皇位。
那麼不如就順其自然,儘情的施展自己的拳腳,在那個位置上,將自己的才華全部發揮出來。
而等回到了東宮。
李承乾就立馬開始了行動。
若說玩文政,李承乾是真的不行。
因為,他一開始,就將自己的技能點給點偏了。
而且還是嚴重偏科的那種。
以至於,他手下能夠從事文政的人極其的少。
可若要說起武政來,李承乾可就不困了。
現如今歸附在他身邊且能夠獨擋一麵的武將可太多了。
老的有李積,李道宗,李孝恭,程咬金等一眾從李淵與李世民的時代裡走過來的人。
少的還有李恪,高至行,程懷亮,段瓚,秦懷玉,張驍,薛禮等等一大票人。
而在回到東宮的第一時間。
李承乾就將這群人全部都給調集到了東宮。
李積等人為首,一眾年輕小將則都站在李積等人的背後,按照輩分與官職排列整齊。
而這些人也都不是簡單的人物。
此刻見到場內這架勢,就知道是有大事發生。
同樣也知道,到了自己該登場的時候了。
說真的,對於上戰場這件事兒,他們這些人裡麵就沒有一個害怕的。
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一股子難以掩飾的興奮。
武將,終究還是在戰爭年代的時候,才能派的上用場。
同樣也隻有在戰爭年代,他們才能夠一展拳腳,獲得升官加爵的機會。
李承乾環顧滿場眾人一周。
見到大家的精氣神,他滿意的點了點頭。
“今日我叫大家來的目的,大家想來也已經猜到了。”
“就在不久之前,漠北道傳來消息。”
“薛延陀與骨利乾聯合一處,向我漠北邊境發動了多次襲擊,致使我漠北道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而漠北道,乃是我大唐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漠北百姓更是與我大唐血脈相連的同胞。”
“如今,他們受到外族欺辱,我大唐兒郎怎能坐視不理?”
“而我在與父皇商議之後決定,即刻馳援漠北道,驅逐外敵,為死傷的漠北百姓報仇雪恨!”
李承乾單手按在桌麵上,左右環顧了一眼,又道:“大家都是我大唐能征慣戰的猛將,也是我選定的出征人選。”
“而今日我叫大家來。”
“就是想與大家一起商議一下,接下來的戰略部署與行軍路線。”
“若有人想要退出,現在可以提出來!”
退出?
怎麼可能?
他們這些人裡可是有很多人好幾年沒上過戰場了。
尤其是李積等一杆老將,聽見這話的時候,眼睛都快冒綠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