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堂。
從古到今的君主都對其諱莫如深。
因為敢組建一言堂,或者是有往組建一言堂方向想法的君主,基本上都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例如始皇帝,例如早期和中期的武皇帝。
他們無一例外,全都被掛上了暴君的標簽。
要不是後來的光武帝為武皇帝摘去了很多標簽帽子,隻怕武皇帝最後也會叫人黑的體無完膚。
而作為帝王。
李世民當然也知道一言堂的害處。
同樣也知曉,若是為李承乾組建了一言堂後,李承乾將要麵對的是什麼。
但是沒辦法。
他了解自己的兒子。
他也知道,李承乾將來從政,一定會將他那些天馬行空,旁人根本無法理解的政治理念搬到朝堂上來。
但是李承乾與他李世民不一樣。
李世民的功績以及對朝臣的威懾力,致使他可以在絕大多數時候占據主導。
可是李承乾沒有他那樣斐然的政治履曆,也沒辦法壓住那些朝臣。
若是保持一成不變,就意味著李承乾根本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與理想。
所以。
李世民就想到了一言堂。
他了解自己的兒子,他也知道自己的兒子不會在乎那點名聲。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言堂就是最適合李承乾的執政體係。
而看見了李世民的操作之後。
李承乾大致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
但也正如李世民所想的一樣,他並沒有提出任何意見。
甚至還在李世民為他組建一言堂的時候,提供了一份人員名單上去。
既然都已經準備好了組建一言堂,那自然就得一做到底。
而等朝廷進行完大換血,時間也已經來到了深秋時分。
這天早朝。
李承乾如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太極殿外等候。
而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自然是當仁不讓的站在了文武百官的首位。
李恪這位有實權,並且也是李世民和李承乾商議後定下的頭號輔政者則是站在李承乾的背後。
早朝還未開始。
李恪就湊到李承乾的背後,低聲說:“皇兄!東北道那邊的消息應該已經傳到東宮了吧?”
“嗯。”
李承乾點了點頭:“昨晚上就傳來了。”
所謂東北道的消息。
無非就是關於李崇義在東北道的事兒。
在抵達東北道後,李崇義便在東北道的沿海掀起了一片的腥風血雨。
短短一個月之內便有不知多少個盜匪團夥,叫李崇義給滅了滿門。
而這樣的行為,也直接將那些個海上盜匪給打成了驚弓之鳥,如今連敢露頭的都沒有。
可李崇義卻沒有要放過這些人的意思。
他將隊伍化整為零,在海上到處尋找盜匪的蹤跡,一經發現,直接消滅。
而除了消滅這些盜匪之外。
李崇義也嚴格按照李承乾的指示,在海上展開了一場示威之旅。
“聽禮部的人說。”
“百濟,新羅,還有倭國的使者都到了。”
李恪抿了下嘴唇,低聲道:“瞧他們這架勢,應該都是來找崇義麻煩的。”
這點。
李承乾早有預料。
畢竟,這也是他給李崇義下的命令。
叫他走到一個地方,先放個三五十炮開路。
而這裡麵難免有一些炮彈會落在這三個國家的領土上。
炮彈又沒長眼睛,難免會炸毀一些房屋,炸死幾個人什麼的。
李承乾勾了勾嘴角,道:“我倒是不怕他們找麻煩,就怕他們不敢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