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願你夙願終成(1 / 1)

祝餘 白叔桐 2231 字 12個月前

書生想上京,但因為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加上帶的口糧不夠,還沒等見到山那邊的太陽,就迷失在山裡暈倒了。

書生暈倒的這座山叫招搖山,緊鄰西海,山上生有許多常綠闊葉喬木,高可達十多米,其樹冠覆蓋頗廣,根係發達深長,常人謂之“桂樹”。

書生就這樣在桂樹下昏睡了幾日。

直到,一個姑娘救醒了他。

書生:姑娘恩情,在下銘記於心。

姑娘:銘記於心又有何用?

書生:自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姑娘:我要你報甚?不過舉手之勞,你且多待幾日,與我作伴即可。

書生看了看散在地上的書箱,沒有拒絕。

書生想要上京趕考衣錦還鄉。

姑娘用手指輕輕將葉上的露珠撥到竹筒上:何必呢,凡塵榮華皆是浮雲。

書生:本來明日還想陪你去西海岸邊看日出的… …

姑娘:這個,孔子雲,不義而富且貴,於其如浮雲。所以還是要視情況而定的,若你有不得不為的理由,我自不能做多阻礙。

書生:姑娘真是深明大義,受在下一拜!

書生就這樣,一邊陪伴著姑娘,一邊熟讀書簡。

路程伊始,書生為抄近道方踏上這招搖山。

先前還多番猶豫。據村民們對招搖山的描述,此山多妖多怪,夜裡異光灼灼,時不時還有歇斯底裡的獸叫聲。

但自來了之後,招搖山上一片寧靜,除了姑娘時而鬨騰,糾纏著不讓他看書之外,無任何異常。

姑娘:昨天的日出真是太美了!

書生:… …

姑娘:喂!你們讀書人會怎麼形容這樣美的日出呢。

書生: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姑娘:真是好詩!

書生今年二十剛出頭,正是最好的年紀。書生有時候會想,若自此隱退於林,就這樣與姑娘相伴廝守,每日晨起,采露,讀書,共食,時而吵吵嘴,與她逗樂,豈不快哉?

可是不行!

在很多年以前,少年還是個小少年的時候,父輩商賈,家境殷實,打小兒樂善好施,救鄉扶鄰。後家道中落,霎時間家破人亡,空留孤寡留世,日子好不難過!

姑娘問過書生:若我留你多待時日,你作何打算?

書生沉默了一會兒:那就多待幾日。

姑娘又問:若是不讓走了呢?

書生:我有要事在身,不可長留。

姑娘:我若是強留呢?

書生:腳在我身上,自然是想走便走。

姑娘:那我就把你的雙腳砍斷,再將你綁在身上,讓你哪兒也去不了。

書生:那我便是爬,也要爬出去。

書生之所以要上京趕考,是因為相依為命的老母親被當地縣令冤枉處死,書生想衣錦還鄉,一是為了懲治縣令為母報仇,二是想接替徇私枉法的父母官,真心為老百姓做點好事兒。

可是這些,姑娘不知。

距離開考的日子很近了,書生找到姑娘。

書生:時間到了… …

姑娘:你要走?

書生:是。

沒等姑娘的淚落下,書生就背起書箱走了。

招搖山太大了,桂樹之下還蘊藏著許多金屬礦產和玉石。但書生一心上京,並未注意。

奇怪的是,玉石竟然跟著書生跑,書生每歇腳處金光閃閃。

即便如此,書生沒有拾撿任何。

這次一走,大概再也見不到她了。

書生想姑娘了。

最後,書生還是走出了招搖山。

村落裡又開始流傳招搖邪山的傳說。

每在日出時,山上獸鳴迭起,西海岸邊光芒刺目,常人難以靠近。

書生路過山村,還嘗與人爭辯,說招搖山不邪,說招搖山上還住有人家。

他沒說,他曾和山上的姑娘朝夕相處過。

因為這種無定論的爭辯,書生的上京路分外艱難,沒有人家願意施舍飯菜。

書生饑寒交迫,在一間破草廟裡避雨,開考日越來越近了,他還未踏進城門口。

他忽然想起姑娘嘟著嘴說的那句“我若是強留呢?”。

書生掖了掖舊衣,換了個更舒適的姿勢開始想姑娘。

想她坐在西海岸邊的背影,想她衝他笑,想她大喊著搶走他的書簡。

想到這些,他忍不住笑了。

屋外雨聲淅瀝淅瀝,突然夾雜了一句:後悔了嗎?

書生目瞪口呆。姑娘帶著眼淚衝他喊:如果真把你的雙腳砍斷,你還走不走了?

書生笑笑:那就不走了。

姑娘跑上前抱住他,淚語凝噎。

沒一會兒,屋外雨停了。

看著懷裡哭睡過去的姑娘,書生忍著僵麻的手臂。

要不就此彆過吧。

書生輕聲說:這一生,注定要負你。

書生將姑娘輕放下,挎上書箱走出廟門。

卻見姑娘背立於廟門口,書生大驚,轉頭看向方才起身的地方。

哪裡還有什麼姑娘?

剛剛相擁的地方此刻枯草堆積,生不見人,死不見魂。

姑娘回過頭,慢慢走向書生。

隻見她將一株開有青色小花的山草放置書生掌心,緩緩道:自此一彆,永不複見。

姑娘:願你夙願終成。

姑娘:上京之路艱險,若無飯疏,食此草可飽腹。

姑娘說著,化作一道青煙寄於山草之上。

終了,破廟上空傳來一句纖柔之音:

“彆忘了,它叫祝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