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1 / 1)

北宋撈兄日常 阿洙洙 6766 字 2024-05-01

蘇轍恭聲回話。

他說起這些日子自己搗鼓出來的一些農用工具,又說起過些日子打算四處走訪看看。

人呐,提起自己感興趣的事是容光煥發,他也是一樣,如今滿臉都是笑:“……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我讀的書雖比不上歐陽大人,司馬大人多,但勉強也算飽讀詩書,可若說起來,我長這麼大,卻沒去過什麼地方。”

“所以我打算四處走走看看,正好走訪走訪老百姓,向些年老的百姓取取經,能不能研究出什麼新的農作物或者嫁接新的果實來。”

“若真能如此,老百姓又能增加一筆收入。”

官家在看到他那一瞬間,就覺得心情好了不少。

如今官家麵上難得帶了幾分笑容:“連朕都聽說老百姓們如今對你很是擁護,也難怪他們如此喜歡你。”

“若朕是尋常老百姓,也會喜歡你的。”

蘇轍笑了笑:“我以為官家聽說這事兒L會不喜……”

“難道在你心裡,朕就是如此小肚雞腸之人?”官家麵上笑意不減,道“朕高興都來不及了!若朝中皆是你這般為國為民的官員,何愁我朝不繁榮昌盛?”

“朕又不是王安石,難不成還能因此不高興嗎……”

提起王安石,蘇轍沒有接話。

當初王安石是一朝宰相,他都不好說非議王安石。

如今他乃一介白身,更不好說王安石的壞話。

官家的目光落在手中的茶盅上,淡淡道:“子由啊,朕輸了,當日你說的沒錯,王安石這人的確不能重用!”

現下偌大一個禦書房並無旁人在場,隻有官家與蘇轍兩人。

蘇轍明白官家這話是什麼意思。

當日他來到禦書房,與官家說打算辭官,可不管他怎麼說,官家都不答應。

他便給官家出了個主意。

官家允他辭官二個月,讓官家好好看看王安石是什麼德行。

若官家覺得王安石是個值得信賴之人,那從此之後他就不再入仕,畢竟他的意見與王安石相悖,朝中有他無他就不再重要。

若官家覺得王安石不值信賴,他會再次回到朝廷,不過請官家斟酌一二他的變法之策,畢竟王安石這個人都靠不住,他的變法之策哪裡靠得住?

官家一開始還有幾分猶豫。

因為此時他老人家對王安石是十分信賴,怎會覺得王安石靠不住?

可那時候的蘇轍卻是正色道——若王安石真是值您信賴之人,微臣辭官也是早晚的事,您又何必猶豫?當年微臣父親寫文章辱罵王安石,如今微臣兄長又與王安石勢同水火,您覺得即便微臣為官,能與王安石和平共處嗎?自是不能的,與其說有朝一日我與王安石鬨到反目成仇的地步,還不如早早辭官!

官家還想再勸,可見蘇轍心意已決,便打算按照蘇轍的法子先試一試,大不了等著變法一事已定,再請蘇轍回來。

回想當日之事,官家仍覺得曆曆在目:“回想朕這一輩子,可謂順風順水,以為王安石會像範鎮,歐陽修,司馬光等大臣一樣對朝廷忠心耿耿。”()

可如今朕發現自己想錯了,因南郊祭祀一事,司馬光意欲辭官,朕幾次挽留,而後即便朕下令不再厚賞朝中官員,但司馬光仍是心意不改。

?阿洙洙的作品《北宋撈兄日常》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王安石幾次勸誡,見朕並未回心轉意,卻在彆的方麵給那些大臣們將這些賞賜補上。”

“王安石一年俸祿才幾個錢?隻怕動用的還是朝中銀錢或搜刮的民脂民膏,朕知道他想要拉攏人心,卻也不是這樣個拉攏法……”

至於王安石幾次二番妄圖說服他變法這事兒L,他竟有些不好意思說。

當然。

就算官家不說,蘇轍也能想到。

官家微微歎了口氣,道:“子由,你回來吧。”

“朕需要你,朝廷需要你,老百姓們更需要你。”

蘇轍正色道:“臣領命。”

這次回朝,他會比王安石當年更加來勢洶洶。

殊不知,王安石已在官家身邊安插了眼線。

蘇轍前腳剛進宮,後腳王安石就知曉了這事兒L。

等著王安石緊趕慢趕趕到禦書房時,官家聖旨已下,封蘇轍為正二品的參知政事。

王安石如五雷轟頂。

參知政事,就是副宰相的職位,即便歐陽修門生遍布天下,年過五旬才當上副宰相。

尚未到二十五歲的副宰相?

不管放在何朝何代都很是耀眼!

王安石忙道:“還請官家二思,先前蘇轍已主動辭官,想必已有歸隱之心,大概不能像從前一樣為朝廷為百姓效力。”

“更何況,朝中有不少肱骨之臣,他們對朝廷儘心儘力,若見官家封二十多歲的少年郎為參知政事,難免會寒心……”

這話若放在從前,官家興許會覺得王安石是以大局為重,但如今……官家隻擺擺手,道:“這件事,朕心意已決,你不必再勸。”

王安石卻不肯作罷,還繼續道:“官家二思啊,這件事非同小可……”

官家卻對他的忍耐已到了極限,冷聲道:“朕聖旨已下,怎麼,王大人這是打算抗旨?”

這話就說的太嚴重了些。

王安石不敢再多言。

從前蘇轍不在,他莽撞些就莽撞些,畢竟朝中大多都是他的人,官家不重用他還能重用誰?如今蘇轍回來,他不敢也不會與官家硬碰硬!

王安石隻能告退。

恰逢又有官員求見官家,蘇轍便也退了出去。

深秋的天,放眼望去一片蕭瑟,就連巍峨雄偉的宮殿似乎都是灰蒙蒙的。

但蘇轍卻是心情大好。

若他沒記錯的話,曆史上的蘇轍最高官至參知政事,但那卻是幾十年之後的事,照這般速度下去,他很快就能當上宰相啦!

與他並肩而行的王安石卻是臉色鐵青,低聲道

() :“子由啊,我到底還是低估了你。()”

先前我想著你對我有恩,不管我們鬨到哪個地步都會對你網開一麵,可如今看來,卻是我婦人之仁,若是你不在世上,就不再會有今日這等事!⑩()_[(()”

他後悔。

後悔自己沒在蘇轍辭官之後殺了蘇轍,即便官家懷疑他,卻因沒有證據,頂多將他冷落一陣,不會將他怎麼樣的。

“王大人卻比我想象中更加心狠一些。”蘇轍看向他,麵上笑意更深:“有道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初我對王大人有恩,沒想到如今你卻打算要了我的性命。”

“隻是您能想到的事,下官也能想到,若下官死了,您也活不長的。”

“下官什麼都不多,就是錢多,數十萬貫錢買您一條命,想必很多人感興趣的。”

“不瞞您說,我向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不打沒有準備的仗,當日辭官如此,今日回朝更是如此,還望王大人二思。”

他笑著繼續往前走,不急不緩道:“當日王大人提起巨鹿郡公父子是滿臉鄙夷,沒想到如今卻要走上巨鹿郡公的老路,可惜啊可惜,可惜我從前還以為王大人是個君子……”

王安石被蘇轍說的是啞口無言。

他敢殺蘇轍嗎?

敢倒是敢,卻是不會。

他不想一輩子自己身上背負罵名,如今想要嚇唬嚇唬蘇轍,卻發現這人一點都不怕。

蘇轍壓根沒搭理王安石的意思,徑直回家去了。

蘇家上下所有人見到蘇轍平安歸來,懸著的一顆心這才放了下來。

可惜下一刻他們就聽說了蘇轍升官的消息。

有人高興,有人難受。

蘇軾與陳太初自是高興不已,直言以蘇軾的才學若賦閒在家,實在是太浪費。

程氏與蘇八娘等人卻是唉聲歎氣,用她們的話來說,什麼抱負什麼誌向都是假的,唯有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在一起才是真的。

特彆是那程氏,更是紅了眼眶:“……你們幾人入朝為官一日,我這心裡就不踏實一日,好不容易過了幾天好日子,隻用擔心六郎一人,沒想到你這孩子又鬨出這等事來!”

蘇轍很是無奈。

可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他覺得程氏這話也沒錯。

他原以為蘇洵懂他,誰知道從前一心想要走科舉入仕的蘇洵也是微微頷首,看樣子很是讚同程氏的話。

蘇轍沒法子,隻能耐著性子勸程氏。

可她不勸還好,一開口相勸,程氏的眼淚落的是更厲害了。

蘇轍隻能看向蘇軾。

蘇軾笑著上前,一把就摟住程氏的肩膀:“娘,您這是做什麼?彆人兒L子升官,那是高興都來不及,怎麼到了您這兒L卻是哭哭啼啼的?”

您以為八郎賦閒在家,就能一輩子當個富貴閒人嗎?

“王安石哪裡會放過他?哪裡會放過咱們?”

“想必是王安石知道官家如今還惦念著八郎,所以不敢下手,再過個一兩年,官家對八郎的感情淡了,王安石就會下手的。”

“有道是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唯有斬草除根,才能以絕後患。”

“當然,八郎對王安石有恩,興許王安石不會這樣歹毒,但以王安石的性子,卸掉八郎一條腿一隻胳膊,要八郎以後再難入仕這等事,我想他還是做的出來的!”!

()